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作者对转基动物的出现背景及优点,转基因过程的基本程序,转基因鱼研究的现状,鱼类基因的大量克隆,基因启动子的快速分离技术,分析启动子活性的瞬时转基因测试,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鱼作为观赏鱼的潜力,转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转基因技术在对虾中应用的展望,作了较全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232.
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坡向坡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GIS软件对郑洛地区三个连续文化时期的史前聚落遗址的坡向、坡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大部分聚落遗址分布在坡向朝南、坡度小于3°的地点,但是仍然有少部分遗址处于光照差、坡度较大的地点。  相似文献   
233.
牛纯  侯国本 《海岸工程》1998,17(3):72-73
试验首先通过自流引水沉沙,将淤临淤背区各抬高2m.再通过堆沙,将现黄河堤加宽50m,临背淤区各淤宽300m,把黄堤加固成梯形台阶状,达到加固黄河堤防及综合利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234.
介绍了田野考古制图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针对田野考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用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获取野外数据和GIS开发平台的三种制图方法:即摄影制图、扫描制图和电子制图,得到田野考古所需的各种探方图。其中,摄影制图是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田野考古的原始影像,然后直接经几何纠正生成的正射影像上数字化得到田野考古所需的各种探方图;扫描制图基本原理与摄影制图相同;电子制图是基于GIS开发平台,在已知野外制图数据条件下的电子制图方式。同时,制定了野外工作规范和流程。实验证明田野考古制图信息系统不仅使考古制图更简单方便,改变了传统纸质保存地图的方式,而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5.
冰成沉积构造是在冰直接控制下而形成的沉积构造,冰融沉积构造是其中的一类。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的野外地质考察,发现并描述了7种冰融沉积构造:冰融水流痕、冰成裂流痕、冰融丘(冰融痕)、冰成泥沙片、冰成泥沙笋、冰成豆粒和冰成根状构造。冰融沉积构定的指示意义。最后,系统总结了冰成沉积构造的分类。  相似文献   
236.
237.
以南天山中段萨恨托亥-大山口成矿带内控矿韧性剪切带为例,对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特点、变形演化过程的分析表明,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属性控制了金矿的产状及规模,金矿化阶段与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矿化类型、矿化强度及矿化方式受韧性剪切带发展阶段制约,剪切带内物质组分迁移变化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与金在剪切带内的迁移富集、沉淀成矿的内在联系.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是南天山成矿带中段重要的金矿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38.
冈底斯中段达布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在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含矿斑岩为一套高钾钙碱性岩系,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组成非常类似,如高w(Sr)(401×10-6~1 060×10-6)与w(Sr)/w(Y)、[w(La)/w(Yb)]N比值,亏损重稀土元素Yb与Y,无Eu异常、具正Sr异常等.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中,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认为达布埃达克质含矿斑岩起源于富钾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是在中新世后碰撞构造环境中在板片断离作用下受到软流圈热源上涌影响而触发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交代同时期形成的超钾质岩浆,使二者产生混合交换反应,一方面导致埃达克质岩浆的w(MgO)增高,一方面埃达克质岩浆萃取超钾质岩浆中的金属元素,有利于成矿.达布Cu、Mo成矿作用与高Mg#埃达克质岩关系密切,表明在冈底斯地块上寻找与高Mg#埃达克质岩有关的Cu多金属矿床是一个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39.
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缓冲区分析常重影响范围轻影响力值、重静态缓冲轻动态缓冲、重缓冲半径轻约束条件,缺乏顾及多方要素的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的问题,该文基于分析对象、距离属性及约束条件3个基本要素构建了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设计了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的实现方法,并从河面宽度、哨岗监控以及噪音扩散不同应用视角验证了综合模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缓冲区分析综合模型可有效综合多种缓冲要素的复合作用,适用于多样化的缓冲区分析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40.
田野考古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探方剖面图、底面图线图的自动获取与数据处理;通过线图等资料构建发掘现场的原始三维场景,再现人类古环境;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和GPS、GIS的数据相融合,建立空间数据快速采集集成处理系统等集群技术。本文给出了该三组集群技术的设计方案,同时设计出了三维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三维体视化与无线网协同工作、虚拟环境构建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三个研究阶段的主要实施流程。已完成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施流程是正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