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41篇 |
地球物理 | 30篇 |
地质学 | 120篇 |
海洋学 | 52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23篇 |
自然地理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由于高海拔和高降水,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全球少有的积雪集中分布的亚热带地区。其积雪覆盖的变化受到亚洲夏季风的强烈影响,同时积雪覆盖又能通过改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效应,对亚洲夏季风的动态造成影响。然而当前器测记录的积雪覆盖面积只有几十年,限制了对高原积雪面积变化和亚洲季风动态关系的探讨,尤其是在年代际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文首次开展了基于树轮的青藏高原积雪覆盖重建的研究。通过收集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25个树轮年表,发现其中9个树轮年表和积雪覆盖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树轮年表和积雪覆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年代际波动上,在年际尺度上的波动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这9个树轮年表的年代际波动在历史时期也能很好的吻合,进一步说明这些树轮序列受到共同的积雪覆盖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年代际尺度上比较稳定。积雪覆盖和干旱指数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以及9个年表均表现出干旱响应,说明积雪覆盖可以通过调制土壤湿度来影响树轮生长。年际尺度上树轮生长主要受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年代际尺度上,积雪覆盖通过调控区域气候和土壤湿度,对树轮生长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基于这些树轮年表,定量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300年来积雪面积的年代际波动,并讨论它与亚洲季风动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为贯彻新闻出版暑、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人事部颁发的《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根据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和新闻出版署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对科技期刊主编岗位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 相似文献
84.
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数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增加了2.32%,数量减少了2.26%,其中以小型湖泊(< 1 km2)和大型湖泊(>50 km2)面积变化最为剧烈,中型湖泊(1~50 km2)面积则相对稳定,1995-2005年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的变化速率相比2005-2015年较快。②1995-2015年热带、亚热带、温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在增加,其中以热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剧烈,其面积上升了20.62%,数量上升了25.32%,亚寒带与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减少,其中以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减少了11.3%,数量下降了18.97%。可为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5.
2013年4月,2014年5月,2012年6月和2015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北部苏拉维斯蓝碧海峡(Lembeh Strait)进行了4个航次的海洋生态调查,研究了蓝碧海峡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四个航次的调查中记录了5类浮游植物和416个种(类)。调查区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2348cells/L,硅藻和甲藻种类最多。蓝藻种类最少,但丰度很高。季风转换期的4月份和10月份浮游植物丰度总量较低,东南季风期间5月份和6月份的浮游植物丰度较高。除了束毛藻(Trichodesmium)之外,常见种是浮游硅藻。浮游植物的丰度和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海链藻(Thalassionema)、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和蓝藻类的束毛藻对群落的不相似性贡献最大。由于蓝碧海峡南部营养盐浓度较高,南部水域的硅藻和甲藻密度稍高于海峡北部。虽然,南北两个水体中蓝藻的分布趋于均匀,但蓝碧海峡南部也有较高密度。与雅加达湾以及中国的一些海湾相比,蓝碧海峡的浮游植物丰度相当低。分析表明,SE季风期间上升流营养盐是左右浮游植物丰度月变化的重要因素。蓝碧海峡浮游生态系原始,且接近天然本底,人类活动背景噪声低,能够清晰地响应大环境的变化,是研究浮游生态系统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86.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为定量反演这一区域第四纪时期降水量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西北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研究,表明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出现在一定的降水范围内.其界限是年平均降水量200~ 300mm:高于这一界限,表土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百分比频率磁化率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低于这一界限,磁学参数与气候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减弱,或者变得不明显.这是因为在该气候条件下,1)风化弱,成土组分贡献小,同时2)风积磁颗粒粒径粗,对磁化率影响较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87.
88.
根据我国滨海电厂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本研究评述了我国火电和核电厂直流冷却需水量以及电厂规模化直流冷却用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取水卷塞效应导致生物伤害及其机理,卷载和温排水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估算了取排水导致的卷塞和卷载损失量。同时,以大亚湾生态系统变化为例,探讨了取排水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底栖贝类食物链形成的假设。由于电厂取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实际和潜在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缓解电厂取水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对电厂的取排水海洋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电厂可以利用最佳实践技术(Best Technique Available, BTA),避免或减轻取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护冷却海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减损措施不仅有利于海洋生态保护,也有利于电厂的冷源安全。 相似文献
89.
ZSQ—1(123)型天气图传真机已逐步配置到部分县气象站,投入业务使用,本站使用以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快速简单的调机对相法如何调到最佳的频率信号,按操作规程,是应提前10—15分钟预热收讯机或定频接收机以及123传真收片机。此时可利用123传真机上的示波管,观看是否调到最佳频率信号。调谐接收机时,在示波管上会出现二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