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德国Chiemsee湖磁性细菌干湖泥的磁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历过实验室磁性细菌培养的Chiemsee湖的4块干湖泥样品进行了磁学参数、粒度和XRD测量,结果表明样品中的主要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硫铁矿。培养深度1~2cm处的样品在磁化率、百分比频率磁化率、无磁滞剩磁、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等磁学特征上表现出和其余样品差别较大,分析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该层位的样品受到较多的磁性细菌产生的磁小体影响所致。样品的低温饱和剩磁测量表明样品中除了单畴(SD)磁铁矿之外,还存在多畴(MD)磁铁矿颗粒,利用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对沉积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表明Chiemsee湖的沉积物可能主要是沉积在湖泊周围的一些风积物在地表水流作用下,与一些粗粒级沙粒一并进入湖泊所形成,样品中的粗粒多畴磁铁矿可能是这些沉积物所携带的,与后期的磁性细菌关系不大。因此,沉积物中的磁学信号除了磁性细菌产生的磁小体的贡献以外,其他物源沉积物的贡献显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2.
复杂地表条件的煤层气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对静校正有较高要求。折射静校正具有较好的静校正效果,但对于地表起伏大、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复杂地区则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立横向速度变化大且基岩裸露的地震模型进行理论试算,分析了层析静校正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指出了层析静校正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层析静校正更适合复杂地表煤层气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3.
基于Petrel和OpendTect两个软件平台,总结出一套在倾角和方位角控制下的蚂蚁体追踪技术,并在油田和煤田进行了微裂缝预测的实例研究。研究认为,蚂蚁体技术在油田勘探上能有效地识别普通方法显示不出的微裂缝,实现断裂系统精细分析和裂缝性储层的有效预测;而在煤田勘探中对小断裂有较好识别,并可对煤层导水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4.
黄土广泛分布在东欧和西亚地区, 但位于欧亚大陆连接地带的土耳其未见风积黄土的报道, 本文对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西北的Nallihan新发现的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研究, 结合粒度参数和稀土元素指标, 讨论土耳其黄土的成因和磁化率变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土耳其Nallihan S0~L3黄土剖面与典型风积的西伯利亚和中国西峰黄土的粒度特征图形态相似, 暗示它们的成因相似性; 稀土分配模式与黄土高原黄土基本一致, 为上地壳平均值, 指示了风积黄土在搬运过程中经过充分混合, 整个剖面上下稀土模式分配高度吻合, 说明研究区黄土堆积期间物源区相对稳定。热磁和磁滞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是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磁赤铁矿。该剖面磁化率在古土壤获得高值, 在黄土层获得低值, 磁化率与成土作用和指示细颗粒磁性矿物贡献的χfd % 、χARM正相关, 说明成土作用生成的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是磁化率增强的主导因素, 土耳其黄土剖面磁化率总体上低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该黄土剖面中有一层古土壤层S2, 其顶部覆盖一层砾石层, 说明在该间冰期发生过洪水作用, 将高坡风化的砾石层冲到土层中堆积下来, 在该砾石层之下的古土壤层, 磁化率降低, 可能与该时期土壤层湿度大, 形成湿润氧化环境, 导致部分强磁性的超顺畅/稳定单畴(SP/SSD)颗粒磁性矿物转化为弱磁性矿物, 使得磁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5.
楼良盛  刘志铭  张昊  钱方明  黄艳 《测绘学报》2020,(10):1252-1264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6.

黄土高原中新统-上新统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是记录东亚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的重要载体。红粘土沉积前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风化过程,准确区分物源区原生信号和沉积后次生成壤信号是红粘土古气候重建的基础。偏光显微镜下土壤微形态可直观反映沉积结构和成壤程度。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西部董湾剖面厚约73.7 m的中新统-上新统(7.1~3.52 Ma)红粘土及其中的钙积层为对象,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剖面上部12 m厚度的红粘土进行详细的土壤微形态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并与上覆第四纪黄土沉积对比。结果显示,大部分红粘土及碳酸钙淀积层中,光性定向粘土不显著,粘化程度低,次生碳酸盐及晶体沿根孔和裂隙分布,古土壤总体为中等或弱发育程度。部分红粘土层中存在粘粒胶膜或铁锰结核,指示土壤发育相对较强。碳酸钙的淋溶淀积形式和红粘土序列中普遍存在的铁锰胶膜,与红粘土的透水性差、裂隙发育、地形和地下水位波动等因素有关,与古气候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红粘土序列中水的参与度高于第四纪黄土,流水侵蚀和地下水位波动影响区域之间地层对比和红粘土理化性质,亟需综合多种研究手段更准确认识红粘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27.
趋磁细菌依靠其体内生物合成的磁小体颗粒沿地球磁场定向排列和游动,称为趋磁性。沿磁场的定向排列被认为可以使磁菌更有效地到达最佳生存环境,即趋磁性对磁菌的优势所在。目前对趋磁性优势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水环境或培养液环境下,而对于自然沉积物中趋磁性优势的理解还停留在假说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磁菌在沉积物中的行为方式与水环境中所观测到的现象差别很大,因此,对趋磁性优势的研究也需要在沉积物环境中进行。本文我们通过对比在地磁场、近零磁场和反转磁场条件下两种磁菌:球菌和杆菌(Candidatus Magnetobacterium bavaricum)的时空变化,揭示在沉积物中趋磁性对趋磁细菌的作用。结果显示趋磁性对两种磁菌存在不同的作用,M. bavaricum 在近零磁场条件下数量明显下降而在地磁场下又重新恢复,说明趋磁性优势对M. bavaricum 的积极作用,然而球菌在近零磁磁场条件下的数量和分布与地磁场条件下相似,可能说明球菌在利用趋化性和行为方式上与M. bavaricum 有很大不同。M. bavaricum 在反转磁场条件下数量减少,而球菌则接近消失,说明球菌受极向趋磁性的影响比M. bavaricum大。两种磁菌因受沉积物环境和自身趋化性的影响在趋磁性上表现不同,可能M. bavaricum存在不同的趋磁性特点。本文实验结果说明对趋磁性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复杂的沉积物环境。  相似文献   
128.
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数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增加了2.32%,数量减少了2.26%,其中以小型湖泊(< 1 km2)和大型湖泊(>50 km2)面积变化最为剧烈,中型湖泊(1~50 km2)面积则相对稳定,1995-2005年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的变化速率相比2005-2015年较快。②1995-2015年热带、亚热带、温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在增加,其中以热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剧烈,其面积上升了20.62%,数量上升了25.32%,亚寒带与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减少,其中以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减少了11.3%,数量下降了18.97%。可为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9.
多毛类环节动物对柴油污染效应的模拟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年6~8月,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濒海的大池中进行了模拟底栖生态系油污染实验,使用0号柴油以5、25、125、625mg/dm3浓度污染底质。本文报道了各处理组中多毛类动物的群落变化。结果说明油污在自然消除的两周内,尽管上述浓度未根本改变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但群落的总重量明显减少,动物个体小型化。不同油污梯度下的动物平均个体重量与底质含油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