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41篇 |
海洋学 | 51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采自Faulty Towers(47°57.447'N,129°6.568'W)硫化物烟囱群一个不再活动的烟囱体硫化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样品从外壁往内壁方向可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带,分别为重晶石-无定形硅-铁氧羟化物带;白铁矿-黄铁矿-无定形硅-重晶石带;白铁矿-黄铁矿-闪锌矿-纤锌矿带;纤锌矿-黄铜矿-白铁矿带。从底部到顶部,样品通道形态主要有3种:不规则、不连续的多通道;椭圆形单通道;封闭的通道。矿物学研究证实,烟囱体以低温矿物组合白铁矿、纤锌矿为主,高温矿物黄铜矿少见,仅局限分布在流体通道附近。210Pb定年结果表明,烟囱壁形成经历较短时间(约3 a),而通道的闭合则经历了相对长的过程(约17 a)。结合矿物学研究,最终恢复了整个尖塔结构的生长历史。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本文报道了天然Ⅱ型CaCO3 矿物。该矿物发现于海洋表层沉积物,成分与方解石、文石及六方球方解石相同,但结构完全不同,它们共同组成了天然CaCO3 的同质多象变体。天然Ⅱ型CaCO3 矿物的空间群为P21/c,单位轴长为a0= 0.6290±0.0002 nm,b0= 0.4934±0.0002 nm,c0= 0.7979±0.0003nm,β= 107.571°±0.002°,Z= 4,单胞体积为0.23605±0.1749nm3;理论密度为2.82 g/cm3,实测值为2.76 g/cm3;实测硬度H= 4.天然Ⅱ型CaCO3 矿物是在深水环境中较高静水压力下形成的珊瑚体生物矿物。 相似文献
76.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区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对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区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该区域营养盐和叶绿 素a浓度分布特征,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营养盐及 叶绿素a浓度均较高;而且靠近岛屿、红树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溶解无机氮(DIN) 含量要低于距离岛屿较远、红树植物较少的区域;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无机氮 化合物之间相关性较好,与磷(PO4-P)、硅(SiO3-Si)之间却无明显相关,说明无机氮 化合物与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之间关系密切,氮元素及其循环对红树林生态系统 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和不同形态硫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3个站位(QA-11,QA-9和QA-14)的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还原硫(酸可挥发性硫,黄铁矿和有机硫)、总有机碳(TOC)和孔隙水中SO42-,甲烷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且利用稳态扩散模型计算其中2个站位(QA-9和QA-14)硫酸盐还原通量[1.74和1.14 mmol/(m2.d)]和甲烷厌氧氧化通量[0.34和0.29 mmol/(m2.d)]。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潮间带沉积物受到SO42-供给的限制,因此位于潮间带的QA-11站位硫酸盐还原带较浅(约16 cm);在潮下带的QA-9和QA-14站位,随离海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加,硫酸盐还原通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硫酸还原逐渐受到可利用活性有机质的限制;甲烷厌氧氧化对硫酸盐还原的贡献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由19.2%增加至25.5%。三个站位沉积物中按不同形态还原硫含量由大到小列出,它们是有机硫(OS)、黄铁矿(DS)、酸可挥发性硫(AVS)。沉积物中AVS的空间分布与硫酸盐还原通量有正相关性。QA-11和QA-14站位的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大于3,分别为7.9和3.6,表明两个站位的黄铁矿形成可能受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控制;QA-9站位黄铁矿与AVS硫的含量比值为2.2,暗示AVS向黄铁矿转化受到可利用活性铁的限制。 相似文献
78.
大洋富钴结壳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研究富钴结壳的地质构造背景时,发现富钴结壳的形成与板内地幔柱活动胡关,并与基岩类型和基岩的风化程度有关。由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对富钴结壳的结构造,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特别是各种微区观察测试技术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的应用,使富钴结壳的高分辨率部面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以此为基础,生长速率缓慢,在无沉积物时期生长的富钴结壳近年来被尝试用于古海洋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它不但能反映千万年级的环境变化,而且能弥补深海沉积物所不能反映的沉积间断的历史,因此正成为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富钴结壳的成矿物质来源方面,逐渐认识到包括火山,热液和低温水岩反应等在内的内源物质供应的重要性。在结壳的成因机制研究方面发现微生物在结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珠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底层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珠江口伶仃洋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粒级变化大。频率分布曲线形态的变化揭示了珠江河口不同区域泥沙来源的差异。在平面分布上,粗粒级含量从西北部和北部向东南部迅速降低,而细粒级含量高值往往出现在河口中部。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梯度变化方向与珠江口悬浮物的运移方向大致吻合。反演获得的底层海流不同区域的优势速度与实测资料相符。两者较好地指示了沉积物多年平均优势海流速度和方向,表明利用沉积物粒度数据比较成功地反演出了珠江口沉积物推积前的搬运水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80.
云南抚仙湖水体营养元素分布及其对人为扰动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云南抚仙湖水体营养元素和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大洋协会在湖区进行的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试验,探讨了采矿系统在湖底行走而导致的人为扰动对湖区营养元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湖区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主要受湖区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矿系统行走时所扰动的沉积物对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尤其是近底层水体的营养元素分布,影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再悬浮的沉积物将原先吸附在沉积物上的营养元素再次释放到水体中而导致的,因此,在评价人类湖底采矿试验活动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时还应关注湖底沉积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