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61.
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青海东北部自然环境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且本区史前文化发达、序列完整、遗迹丰富。因此本区是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史前文化影响的典型区域。利用气候和考古研究结果,采用GIS和数学分析方法,发现:4 kaBP本区气候向干冷化突变,齐家文化在3.9 kaBP突然衰弱,在干冷形势基本稳定的3.6 kaBP,出现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址数猛增;齐家文化是农耕文化,辛店文化继承了齐家文化的生产活动,其地域范围缩小,向低海拔和向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沟谷地带退缩;而卡约文化在适应气候突变后,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畜牧业,并向西和更高海拔的中山地、高山地等扩展,地域范围达到史前文化最大。因此气候突变,史前居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气候突变是本区史前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分异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本区大型聚落难以维系,文明进程受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2.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空间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旅游研究往往从"供给"的角度探讨农村和农村居民,而忽视其"需求"角色.该文探讨农村居民旅游流的集中、分布及其空间扩散行为.借助三角图解法从静态尺度上揭示其空间集中现象,引入统治流分析技术考察其基本空间模式,并借助方向性倾向从动态尺度上考察其空间扩散行为.结论如下:1)农村居民受旅行花费限制,出行腹地主要涵盖本省;"省内旅游"发展理应提到战略高度,虽然针对旅游"无边界行为"进行人为的"有界划分",但却符合当前国内旅行的基本特征.2)省际旅游流主要涌向京津辽、苏浙沪、粤琼和陕西四大旅游区域.3)方向性倾向揭示出农村居民旅游流空间扩散的基本特征:城市指向为第一位,滨海地区指向为第二位.  相似文献   
363.
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主梁纵向列车制动振动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主梁纵向列车制动的振动反应进行了研究。天兴洲大桥是目前在建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由于具有四线铁路,其主梁在列车制动及行车移动荷载作用下会沿纵向产生大幅振动,因此对其列车制动及行车移动荷载反应进行研究尤为必要。文中,首先根据车辆动力学的原理建立了列车制动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列车制动力纵向荷载及在制动过程中列车行走所产生的竖向荷载,并建立制动力传递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获取钢轨上制动力及列车行走时引起的桥梁结构节点上的作用力时程。最后对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主梁纵向列车制动及行车移动荷载的振动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了其主梁纵向列车制动反应具有位移大且速度极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4.
我省再添一处地质奇观--济源市王屋山脚下小浪底岸边惊现大型溶洞群!
  “陶山溶洞形成于距今4.5亿年前后的奥陶纪石灰岩地层中,该溶洞属于‘饱水带溶蚀-侵蚀成因’,最大的特点就是钟乳石比较发育。”6月26日,在小浪底岸边的陶山村,对该处新发现的陶山溶洞,省地调院旅游地质调查中心专家初步判断说。  相似文献   
365.
近日,为加强西藏地区地质找矿工作,扩大找矿成果,河南省地矿局集中力量在西藏青藏铁路沿线和班公湖-怒江重要成矿带部署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示范项目,2013年度共安排示范项目1项6个子项目,重点项目1项6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366.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完成的“河南省淮河上游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河南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周口地区)”两项目,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评审获优秀。  相似文献   
367.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的探索与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强  张玉柱 《地理学报》2015,70(11):1774-1787
在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考古发掘中喇家史前灾难遗址的发现让人震惊,其灾难的成因是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地球科学的视角入手,在详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第四纪地质地貌学、沉积学、古洪水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关于喇家遗址史前聚落毁灭原因的各种观点进行科学辨析,尤其是对剖面中红色粘土层与喇家遗址北部大红山脚下的岗沟源区沉积物及其上游积石峡黄河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3950年前,伴随着强烈地震发生了暴雨山洪,源自于北侧谷坡大红山地区的大规模泥流,沿着岗沟、吕家沟倾泻而下,彻底的掩埋毁灭了这个重要的古村落,造就了喇家史前灾难遗址。  相似文献   
368.
<正>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召开"走出去"工作会议,推出以"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新水平"为核心的新一轮"走出去"行动计划(简称"4G"计划),旨在提高"中原崛起"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对外开放、地质科技交流与进步,促进全局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69.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middle and late periods,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Qinghai Lake,the western edg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Zoig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towards warm and humi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  相似文献   
370.
5月17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带领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委办公室、市委督查室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河南省地矿局地调一队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