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7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尚意  张晶 《地理科学》2015,(11):1357-1363
以地方性理论为切入点,提出历史事件为地方性的来源。在洞庭碧螺春原产地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地方性在洞庭碧螺春生产销售方面的作用。运用级差地租理论和垄断市场理论说明了当地通过占据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地方性"而获得了级差地租和垄断利润。研究结论为:1历史事件和传说具有空间不可移动性,可以成为形成级差地租的因素。2历史传说赋予地理标识产品的质量无法通过理化手段测量,因此会出现原产地之外的茶叶假冒当地茶叶销售获利。派生的建议是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地理标识产品的宣传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2.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相似文献   
83.
在这儿我想把我的话题集中在乡愁的价值观上。  相似文献   
84.
周尚意  理池图 《地图》2014,(1):139-139
初秋,我到韩国参加亚洲文化景观学会的会议。会后,东道主、首尔国立大学的金晟均教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研究对象——河回村。2010年7月31日,这个小村庄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美国的老布什和小布什总统都先后造访过此村。据说,  相似文献   
85.
周尚意  理池 《地图》2014,(4):141-141
5月下旬,我来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参加该校授予美国布朗教授哲学荣誉博士的仪式.四年一度的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隆重至极,竟有四天连续的活动.赫尔辛基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主任马库·洛特南教授是我的邀请者.经过四天的交往,我从他身上感受到,芬兰人的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空间层次.我在赫尔辛基大街上走了几遭,没有发现芬兰人服饰的明显特色.若一定要说出比较普遍的特色,那便是人们偏爱白色黑沿的学生帽.每年“五一”节(现改为4月30日举行)是赫尔辛基市著名的“戴帽节”,那天,成千上万的市民戴着学生帽,聚集在市中心南码头广场上,为矗立在那里的哈维斯·阿曼达塑像戴上学生帽.据说该节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这个活动也成为芬兰旅游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86.
韩加强  周尚意 《地理教学》2019,(6):22-25,39
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方性的四个层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的策略。该策略梳理了乡土地理资源的类型及开发措施,形成了乡土地理资源深度加工的方法,构建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原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周尚意理池 《地图》2023,(3):144-144
孔庙是中国各地常见的文物建筑,其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营建是多主体互动的结果。历史上有一则故事印证了孔庙的多主体互动机制。清代彭定求等人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了一首七言绝句《题酒户修孔庙状》,作者是冯道的幕客。冯道(882一954年),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县西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