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7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安·布蒂默教授是国际上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2000-2004年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席,现任欧洲科学院副主席,并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其研究领域涵盖科学哲学史、城市与社会地理学、移民与认同、环境经验、自然与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等,著作涉及社会空间、城市规划、历史观和环境政策等方面。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理论性的著作被翻译为荷兰文、法文、德文、日文、拉脱维亚文、波兰文、葡萄牙文、俄文、西班牙文、瑞典文等多种文字。布蒂默教授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曾在10余个国家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在2012年8月27日召开的第32届IGU大会上,布蒂默教授应邀作了题为"Diverse Perspectives on Societyand Environment"的主题演讲,本文是在演讲稿的基础上由布蒂默教授本人作了大幅增改而成的。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回顾了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研究的发展,着重梳理了从中国古代、古希腊直至目前的历史长河中的多元化观点,分析了人地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国内人文地理学者提升人地关系认识的高度和视野。本文的基调延续了布蒂默教授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基本思想,该思想来源于法国白吕纳的人地关系理论。文中评述了人地关系理论中的4种主要世界观,并将其对应为4种根隐喻,最后将3种地理学思维模式符号化,进而呼唤人地关系研究的创新。文章得以在本刊以中、英文形式发表,得益于周尚意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周教授不仅与布蒂默教授进行沟通协调,帮助《地理科学进展》取得了独家刊登修改后演讲报告的授权,还组织完成了中文稿的翻译,并补充了大量注释以帮助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英文中含有大量西方文化知识,非对西方文化发展历史有深刻了解不能胜任翻译工作。白凯博士、王亦文博士、张萌女士在翻译过程中亦提供了热心帮助,一并致谢。本刊首次尝试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发表文章,以便既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深奥的思想,也为读者提供直接从英文中汲取营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2.
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白凯  周尚意  吕洋洋 《地理学报》2014,69(8):1190-1206
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的不断“分化”与“变迁”,典型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已成为学界所持续关注的研究领域。在初步总结国外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过去10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关注,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本土社会文化特质的地理学研究、权利与资本对社会文化空间形态与地方建构的影响、城乡与区域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流动现象与规模效应等,是未来社会文化地理学应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同时强调了,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注重知识贡献的普适性与中国自身社会文化特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3.
周尚意 《地理研究》2012,31(10):1928-1928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今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还会加快,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在中国城市已日渐突出, 这对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带来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 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带领的行为地理研究团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与空间引导研究”的支持下, 撰写出版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科学出版社, 2010年)一书。该书关注了中国城市中的老年人群体, 利用大量第一手数据, 研究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特征, 弥补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界对城市老龄化现象与问题研究的不足。全书36.9万字, 共分10章, 前3章为理论与方法铺垫, 后7章为实证研究结果, 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与扎实的实证研究相结合, 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44.
城市商业空间变化是城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老城不再是城市唯一的商业区和商务区布局地.在唯一性地位丧失后,老城的商业空间特性将发生变化.本研究选择北京老城的一条南北剖线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整理.结果显示,1996到2006年的10年间,商业中心地空间格局发生了演替,同时出现了专门化的商业区.本研究以中心地理论、柔性专门化概念和中心城市演变理论来分析商业空间演替原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用"职能数"划分商业区等级,用同类店的"线密度"划分专门化商业区.本研究的另一探索是用野外景观调查法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①北京老城商业空间的演替可以从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变化来分析.自1996到2006年,调查剖线上二等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减小,连续的专门化商业区出现.②剖线上中心地格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交通的发展.③柔性专门化布局趋势促使调查线上专门化商业区的出现.城市扩展,城市边缘新型商业业态与老城商业业态的竞争,导致高档专门化商业区向高级商业中心地的靠拢,也顺应了老城高级中心地职能提升的需要.由于数据资料的原因,仅取南北纵向的街面上的店为分析对象.由于未获得各业种在北京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只能绘出剖线附近的中心地等级变化,目前的结论尚不能推断老城其他地区商业空间演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5.
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笔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陆大道等人的号召下,中国地理学界发起了地缘政治研究复兴的第二次尝试。这次复兴有明确的主题:地缘环境研究。通过召开数次地缘环境研究会议和建立地缘环境研究中心,自2010年以来我国地缘环境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研究,特组织此次笔谈。基本结论如下:(1)地缘环境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是其构成中至少包含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等;(2)地缘环境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各学科理论如何与地缘环境相结合仍缺乏系统的探索;(3)地缘关系研究将成为当前地缘环境研究的重中之重,各种流空间将具有时空耦合规律;(4)国家并不是地缘环境研究中的唯一地缘体(行为体);(5)加强地缘环境顶层框架设计和数据技术的支撑将促进地缘环境研究;(6)不同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地缘环境分析与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地缘环境系统模拟、地缘环境空间分异、海洋地缘环境演变等。  相似文献   
46.
47.
高野山之行     
周尚意 《地图》2013,(6):141
高野山位于日本和歌山县,是一片山峰的总称.层峦叠嶂之中,散布着佛教寺院117间.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日本“纪伊山地圣地与参拜道”列为世界遗产,高野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8.
我一生中到上海的次数已然数不清,然而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暑期前,我在复旦大学史地所访学,所以有时间跟所里的学者在上海的里弄里转来转去.豫园是上海的地标景观,毗邻它的一条老街在旅游手册里被称为"上海老街",而这条老街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塔林二人游     
周尚意 《地图》2014,(6):141-141
今年春天,我与美国的布朗教授参加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授予活动,之后我们临时决定前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参观,塔林据说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古城。从赫尔辛基到塔林的交通极为方便,渡轮每小时一班,到码头买上船票就出发了。布朗持美国护照,前往10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我作为中国人,因为持有申根国家的签证,所以去芬兰和爱沙尼亚时与他没有差异。然而,后续的旅游却时时体现出我们两人的差异。  相似文献   
50.
周尚意  理池图 《地图》2014,(2):141-141
在韩国参加完亚洲文化景观学会的会议后,我跟随首尔国立大学金晟均教授考察了河回村。在河回村考察的第一个地点是村头的三龟亭。小亭建在村头的小岗上,青松掩映。登上高阜,脱鞋方能迈入三龟亭。亭中无他人,我们一行人便席地而坐。环顾亭内,四沿悬挂着黑色木牌,上面的白漆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汉字,多为旧时诗会留下的美文和诗歌。其中一块木牌上的文字是“三龟亭重修记”,落款时间为“崇祯纪元丙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