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4篇 |
免费 | 743篇 |
国内免费 | 7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7篇 |
大气科学 | 723篇 |
地球物理 | 795篇 |
地质学 | 2206篇 |
海洋学 | 566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276篇 |
自然地理 | 4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251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65篇 |
2006年 | 174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165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29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125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9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91.
892.
湖南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发育大量的混积岩及混积层系,其沉积特征、成因及时空分布,对研究寒武纪中上扬子地区东南缘的沉积环境及碳酸盐台地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野外观察、微观岩石学分析方法对混积岩时空分布、沉积特征、矿物组分进行了研究,首次系统总结了湖南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发育的混积层系类型与组合方式,及其分布的6类不同的岩相分区,并按照成分分类依据划分出4种混积岩类型。研究表明,混积岩分布在湘西北地区及湘中地区,靖州—涟源—隆回—宁乡一线以北的区域。混积层系的沉积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受周期性强风浪、风暴作用影响的浅水混积陆棚环境或风暴浪基面以下的深水混积陆棚环境,主要成因为机械成因的相缘渐变沉积混合及事件突变沉积混合。混积陆棚的存在,表明寒武纪第三世时期,中上扬子东南缘湘西北地区不发育台缘相带,未建立起完整的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而为相对平缓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海混积陆棚模式,混有碎屑岩沉积物。 相似文献
893.
关于降水干旱指标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当前几种常用的基于降水量的干旱指标的优点和不足作了比较与分析,结合非参数统计方法和游程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旱指标,与其它几种指标相比,具有适应面广、使用灵活、便于不同地区的统计分析、便于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94.
896.
中下扬子早 中三叠世膏盐层是对早印支运动的沉积响应,本文从膏盐的成因、中下扬子膏盐层位的差异、沉积环境的变迁、膏盐的厚度变化和产状特征、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的分布等方面,分析早印支运动的表现形式。中下扬子早 中三叠世依次出现陆棚台地(碳酸盐岩)、潟湖—潮坪(白云岩与膏盐)和滨海(碎屑岩),这种大规模海退,正是早印支运动表现为构造抬升的结果。抬升过程中,残留海水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蒸发形成膏盐层,而中扬子的膏盐层位比下扬子低,据此推测中扬子先于下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而抬升。平面上,现今构造格局(主要由中印支—早燕山运动形成复向斜、复背斜和推覆构造)的坳陷区主要为白云岩与(硬)石膏互层或石膏夹少量白云岩或云质石膏,膏盐层厚度大,现今构造的隆坳过渡区主要为石膏假晶、含膏云岩、石膏质白云岩、白云岩夹石膏等,膏盐层厚度小,而膏盐的厚度和产状与沉积时的水深和地势直接相关; 另外,地层等厚图显示膏盐层主要分布于当时的沉降中心。这些沉积特征显示膏盐沉积时的地势与现今隆坳相间的构造地貌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说明膏盐沉积时的地层已经发生了轻微的褶皱变形(未见角度不整合和地层缺失)。 相似文献
897.
伽马能谱测量在侵入体岩石谱系单位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可利用γ能谱测量仪在现场测定各类侵入岩的U,Th,K含量,U/Th,K/Th,U/K比值和γ照射量率等参数。通过对地面γ能谱测量资料与区域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将攀枝花地区侵入体划分为19个单元,6个超单元及一个超单元及一个超单元组合,还确认了色腰和矮郎河花岗岩为印支期,花滩花岗岩和同德闪长岩均为太古代古陆核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8.
7月14日,国土资源部在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主持会议,山东省副省长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局长赵龙、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司长刘随臣、部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平、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斌出席会议。姜大明部长一行听取了刘俭朴厅 相似文献
899.
人类活动引起的岸线变化影响着近岸海域的潮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运动特征。本研究基于瓯江口与乐清湾5个验潮站,时间跨度为1984−2019年的逐时潮位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潮波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解构造成潮汐不对称性的主要分潮簇的贡献度。研究发现,温州湾海域瓯江河口与乐清湾潮形有明显的不同,潮汐不对称性在瓯江河口涨潮占优,且向上游方向持续增大,但在乐清湾内则落潮占优。该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6−7月、12月至翌年1月时$ \gamma $值达到最大。该海域潮汐不对称性主要由分潮组合M2/M4、M2/S2/MS4、M2/N2/MN4等分潮簇控制,分潮簇如M2/S2/MS4、M2/N2/MN4、O1/K1/M2的不对 称贡献度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2000年起,温州湾海域涨潮占优的潮汐不对称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这与瓯江河口频繁的海岸工程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