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8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青岛近海的海草场及其附生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青岛近海的海草场海草场是遍布世界浅海水域最显著和广泛的群落类型之一.由于海草能利用根和根茎从基质中吸取和贮存养料,因而形成一个特有生产力的系统,碳的固定率几乎和热带雨林相似.海草为附生的微观藻类、硅藻和附着动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固着基层.作为沉积物和悬浮微粒的植被都存在于这一群落生境;此外,海草场也为小型动物提供了独特的微生境.青岛近海的海草场分布较广,见于胶州湾西岸的张戈庄、红石崖、黄岛,东岸的双埠、女姑口、沦口以及胶州湾口的薛家岛,市内沿海各区和大麦岛、石老人、姜戈庄等处,其中姜戈庄为虾形藻场,其余多为大叶藻场.虾形藻的主要组成种类是红须根虾形  相似文献   
102.
This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Qingdao Cove intertidal zone sewage discharge area i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December of 1989 and 1990 macrobenthos investigations there, and uses pollution indicator species and computer aided cladistic analysis to divide the area into a polluted area and a semi-polluted area. The study showe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1990 improved over that in 1989.  相似文献   
103.
Conspecific foot mucus,excessive[K~+] and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showed different metamorphosis-inductive effect on the veliger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The inductive effect of excessive [K~+]and GABA was developmental stage-dependent and dose-dependent,while that of conspecific foot mu-cus was only developmental stage-dependent.At 20℃ the veliger larvae became competent within 4 daysafter fertilization H.discus hannai larvae showed gregarious settlement pattern on the conspecific foot mu-ou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ither presence or absence of KCI or GABA.The present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conspecific foot mucus on abalone larvae metarnorphosis could be dose-independent.  相似文献   
104.
沈寿彭  吴宝铃 《海洋学报》1990,12(6):765-772
特矶蚕属Euniphysa原为矶沙蚕科Eunicidae的一个属,Wesenberg-Lund建立于1949年,代表种为特矶蚕Euniphysa aculeata Wesenberg-Lund,模式标本采于波斯湾(Persian Gulf)和阿曼湾(Oman Gulf),1970年Pettibone根据“Siboga”于1899-1900年采于印尼的巽他群岛和爪哇等水域的标本,再次报道了该种,长期来仅一属一种.1981年吴宝铃等在南海水域发现有眼特矶蚕Euniphysa oculata.1986年三浦知之(T.Miura)将其在1977年发表的采自日本鹿儿岛的一新种刺片矶沙蚕Eunice spinea订正为刺片特矶蚕Euniphysa spinea后,该属便增为三种.  相似文献   
105.
山东济阳凹陷下第三系多毛类虫管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木  吴宝铃 《海洋学报》1979,1(2):338-341
目前国际上在多毛类、苔藓虫和棘皮动物等的分类研究中,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古今结合,因为新生代第三系中的无脊椎动物接近现代.多毛类虫迹、虫管化石的研究,可提供探讨系统发生的化石依据,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在生产上(勘探油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钙质蠕虫管从寒武纪至现代都有广泛的分布,主要产于海相沉积内.多毛类化石在我国湘鄂西晚震旦纪末期已有发现,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下第三系齐姆根组的海相地层中产丰富的龙介虫(石灰虫)科化石.1974年我们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江苏北部金湖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二段地层中丰富的多毛类虫管化石(咸水、半咸水的海相生物)时,曾提供不少现代龙介虫科的资料.国外奥地利维也纳盆地、法国巴黎盆地、英国伦敦盆地的第三纪地层中都有龙介虫科的化石根导,均产于海相层或半咸水的河口堆积中.  相似文献   
106.
107.
前言据1977年Fauchald报导,现已发现的多毛类缨鳃蚕科有290种,其中45种分布在北美西海岸(Hartman, 1969; Banse, 1972,1979),它们多数栖息在浮动船坞下周丛生物间、岩岸和潮下带的贝壳、卵石及软泥等底质中.从数量上看,它们在很多区域中是底栖群落的优势种(Kendal,1979; Bell,1982).虽然缨鳃虫科种数多而分布普遍,但我们仅掌握了很零星的有关它们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有关其幼虫发育的详细报告有:wilson(1936)的Megalomma(=Branchiomma) vesicuIosum,1946年奥田四郎(Okuda,S.)的potamilla myriops和Chone echaudata (=teres), Forsman(1956)的Manayunkia aestuarina  相似文献   
108.
南海盘管虫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木  吴宝铃 《海洋与湖沼》1980,11(3):247-250
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盘管虫Hydroides是附着生物的主要种类之一,体外有钙质栖管,营附着生活,大量附着在船底,影响航行速度,有的附着在海珍贝类如鲍、珍珠贝、扇贝等的贝壳上,妨碍其正常生长,是经济贝类养殖的敌害。1978年5月和8月,1979年6月我们先后在福建漳浦、东山和广西白龙尾的贝类养殖场,发现在解氏珠母贝Pinctada chemnitzi(Philipp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的贝壳上附着盘管虫属的两个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10.
黄海原环虫的研究Ⅱ——好转虫科和原须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转虫科是典型的小型底栖生物,体长在1毫米以下。主要特征是无头触手和疣足,刚毛退化或无,体腹面具有一条纵走的腹纤毛带。好转虫科有3个属,我们在青岛潮间带采到了好转虫属Dinophilus的圆毛好转虫D.gyrociliatus O.Schmid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