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海洋学   34篇
自然地理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亚湾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8年9月-1989年1月在大亚湾潮间带采集底栖动物标本,经分类研究发现,共有547种,其中藻类91种,多毛类120种,软体动物209种,甲壳动物83种,棘皮动物19种,其他动物25种。研究表明,其区系性质以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占多数,有许多热带种发展成优势种。在水平分布上,岩石相种类(316)>沙滩种数(222)>红树林泥滩(51);在垂直分布上,中潮区种数(398)>低潮区(221)>红树林  相似文献   
22.
南极长城湾浅海底栖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3.
琼州海峡及雷州半岛沿岸浮标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海洋污损(附着)生物是港湾、港道、海洋经济开发区和军事设施区的有害环境因素之一,因而受到军事和交通部门的重视。船舶、航标污损生物调查及挂板试验是研究污损生物的两种主要手段。航标是海洋附着生物的一种特定栖所,调查航标污损生物,不但对于海洋生物的种群或群落生态研究有意义,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4.
地处陆、海交界的潮间带,底栖生物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一旦受污染,生物群落结构将发生变化,影响到生态平衡。位于杭州湾北岸中部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投产后对该湾环境质量是否有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将是个重大问题。为了比较本厂投产后对本区域生态学的影响,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领导下,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相互协作,自1975年5月开始在该湾软相潮间带设五个断面,逐年定期地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制的WSB_1型底栖动物漩涡分选装置。它是一种大型底栖生物定量调查船用分选样品装置,可以在有动力设备的室内使用,该装置若用非金属材料制作,还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调查。该装置经多次试验并在东海、福建海岸带和台湾海峡842站次底栖动物定量调查中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它是底栖动物定量取样时样品分选较先进的设备,使用该装置既省功、省时,分选效果又好,对生物体无损坏。  相似文献   
26.
1984年4月—1985年2月,我们在台湾海峡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罕见的哈特曼科一新种,共获标本8个,分布水深5—74m。现描述如下: 福建哈特曼(新种)Hartmaniellia fujianensis sp.nov. (图1—14) (一)模式标本正模(标本号H9A-1),1985年1月31日采于台湾海峡中部,水深10m、底质软泥;副模(标本号H81A-1),1984年5月12日采于台湾海峡北部,水深17m,底质泥沙。以上标本均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7.
Based on the data of four seasonal surveys in 1980 and 1981,this paper analyses,forthe first time,th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benthic fau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benthic fauna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thic fauna communities in the survey area are quite complicated with eight community distribution areas,three ecological community types and four community structure types.  相似文献   
28.
多毛类是某些海洋经济鱼类和虾、蟹类的重要饵料,也是从事海洋钓鱼业农牧化的优质活饵,有些种类又是贝类养殖的敌害。此外,多毛类中的一些种还可作为评价海域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因此,系统而深入地进行多毛类生态的调查研究,对人类开发海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台湾海峡西部及台湾浅滩附近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4~1985年台湾海峡底栖生物4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峡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文中使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和群落结构指数,把调查海域分为7个群落分布区,讨论了各群落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首次报道在台湾海峡南部大面积深水区发现短刀偏文昌鱼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群落,为资源开发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0.
本文据 1 987年 1 2月 - 1 988年 3月对南极长城湾底栖生物的三航次 1 9个定量采泥站和4个拖网站的调查资料 ,研究了该湾底栖生物数量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变化。指出该湾底栖生物资源量特别大 ,有 2个大范围的高数量区和 2 - 3个小范围的低数量区。沉积物不稳定是造成低数量区的原因。暖季是各种底栖生物生殖期 ,数量月变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