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Ⅰ类以 Na_2O/K_2O 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 Eu 异常和低 Sr、高 Y 为特征,具有 S-型花岗岩的属性,Ⅱ类以 Na_2O/K_2O 比值大于1、弱负 Eu 异常到正 Eu 异常和高 Sr、低 Y 为特征,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反映了它们的源岩及成因上的差异。锆石 SHRIMP U—Ph 定年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花岗岩的年龄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龄为446.3±3.9Ma,第二组年龄分别为408.6±4.4Ma、403.3±3.8Ma、401.8±3Ma,第三组年龄分别为374.5±1.6Ma、372±2.1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一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柴达木陆块与中南祁连板块碰撞的时代,第二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三组年龄可能反映了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上不同块体之间的伸展、滑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2.
何照波  刘涛  杨宗  余红平 《云南地质》2007,26(2):175-182
萨尔布拉克金矿为北疆地区重要金矿之一,位于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矿床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走向延伸长,规模大,从地表向下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分带明显。明显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属构造一热液蚀变岩型微粒金矿。  相似文献   
143.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在2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随着同位素测年和示踪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学家对地幔和壳幔相互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同样,随着研究案例的日积月累,对A型花岗岩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人们所讨论的A型花岗岩已经不再局限于狭义的花岗岩,事实上已经扩大到花岗质岩类(如闪长岩和辉长岩)甚至喷出岩(流纹岩、流纹-安山岩),其识别标志像埃达克岩(adakite)那样越来越依赖于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纹,其物源的多样性和成因的多种模式得到多种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的不断支持,但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仍然以伸展体制为主。  相似文献   
144.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化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南一里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23.1±2.6 Ma(MSWD=1.4),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晚于勉略构造带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环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全国1∶50 000数据库更新项目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入库数据更新的方案,实现更新1∶50 000数据库和地图符号化两项功能。同时介绍一套基于AutoCAD MAP开发的1∶50 000数据库更新程序。  相似文献   
146.
张桥平 《测绘工程》1998,7(2):64-67
对地籍信息系统中地籍图的显示与变换、注记、地籍实体的捕捉等的实现进行了探讨,运用一些有效的算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用BaCl2沉淀分离SO^-4,消除大量硫酸盐对Sr的干扰,以实现饮用天然矿泉水中Sr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水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6.70%,加标回收率97-104%。  相似文献   
148.
内蒙古达拉特旗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及找水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量的植物孢粉、C14、水土样等样品的取样测试,分析了黄河断陷盆地的形成与发展,重点研究了达拉特旗平原区主要供水目的层—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环境,结合其它勘察手段取得的成果,指出找水方向应为罕台川以西山前地带承压水及罕台川冲、洪积扇与黄河近岸潜水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9.
西藏东部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The Xizang Plateau, with a common altitude of more than 4000 m sbove sea level,has long been celebrated as “The Roof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study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meteoric water in the Xizang Plateau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ttitude, we made an investigation tour to the Xizang Plateau, starting from Guizhow, during 1979 from July to October, and 79 meteoric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brook, well, lake, snow, firn, spring and running water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Oxygen isotop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isotopie composition of meteoric water in the areas more than 4000g and in the western parts of SichuanGaizhow shows remarkable altitude effec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28O and altitude, which is reflected by --δ^18O = 0.0026H 7.75. The average δ^18O value for metcoric water in the areas: more than 4000m above sea level turns out to be --18.15‰ is evident that δ^18O value for lake water on the plateau is related to its water supply. δ^18O value for lake water, in which the evaporation is greater than supply,is approximately three or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upplied water, averaging -5.74‰. Oxygen isotopic compasition of geothermal water can be compared with that of local meteoric water, but shows certain δ^18O-shift, suggesting that the main water-supply source seems to be meteoric water in the same area.  相似文献   
150.
日本气象厅的台风路径预报从1953年开始使用扇形方式表示,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深入发展,最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扇形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气象厅预报部从去年开始着手研究改革的方案并且在1981年的台风季节结合实际的台风预报,在内部对改革的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