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711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顺煤层断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曹运兴  彭立世 《地质论评》1993,39(6):522-528
顺煤层断层是指顺煤层发育的断面与煤层层面的交角较小或近于平行的断层。它的主要识别标志是断层面、构造煤和煤层厚度的强烈变化。顺煤层断层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其它地质构造相互转换,相伴出现。顺煤层断层具有特殊的选层性,这一特征与煤体较低的力学强度、煤层瓦斯压力及形变期顺煤层的剪切作用有关。顺煤层断层在煤田中分布广泛,它所产生的构造煤是瓦斯高聚集区,亦是瓦斯突出的危险区,其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次复测资料,在时间-空间的双度坐标上跟踪分析.结果指出,大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谱的特征主要有:(1)呈传导电流为主的同步电场干扰型;(2)频谱分布的窄带性(0.5—20s);(3)振幅的奇异性(电场干扰脉冲幅值为正常值的10~2数量级);(4)一定程度上显示孕震源的方向性;(5)幅射的间发性(临震3天中出现3个高峰时段).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高峰期至发震时刻之间约有48小时的相对平静间歇,此间观测者就能够在现场迅速响应,作出临震预报的判据.MT 监测所获得的临震电磁幅射信息主要是传导电流,而地下较为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可能为该传导电流回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便于被较远的 MT 监测点所接收.  相似文献   
93.
94.
95.
测定少量锗的较好的方法是用苯基氧杂蒽酮(?)比色法,它具有大的灵敏度,而且并不复杂.笨基氧杂蒽酮(9-笨基-2,3,7-三烃基-6氧杂蒽酮)试剂和四价锗在酸性溶液中组成红色的络合物沉淀而析出.在络合物里,每一个锗原子需要与试剂的二个分子相结合.和锗含量很少的情形下,沉淀组成悬浮体,加入保护胶质能够使之稳定.在这种情形下,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不存在锗时的纯黄色(试剂酸性溶液的颜色),经过各种色度的橙黄色到锗含量大时的玫瑰红色.  相似文献   
96.
位于南海北缘的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作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钻井地热测量数据分析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现今地温场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通过古温标反演和拉张盆地模型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揭示了白云凹陷新生代以来的热史,总结了不同地热地质条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热幔冷壳”的特征。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始新世以来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拉张强度较大,凹陷中心基底热流快速上升至~82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主体在 13.8 Ma达到最高古基底热流,此后进入热沉降阶段,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及锆石(U-Th)/He联合反演给出了最高古地温在13.8 Ma附近达到,后期温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7.
为了測定至对岸水边綫的水面寬度,或测定至岸边冰、浮冰或浮标的水面距离,以及当進行水文地理、水文測驗和測量工作时都可采用这个方法(圖1)。  相似文献   
98.
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30,000平方公里。西起孟津东到连云宽约700公里,北接燕山南界桐柏、大别长约1,000公里,平均拔海在100米以下,为亚洲东部最广大最肥沃的泛滥冲积平原。开封区位于平原的中部黄河大冲积扇的南翼,平均拔海73—74米,地势从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此降1/6,000。当第三纪时这里是地壳沉降区,第四纪时黄河三角洲成长,逐渐成为现代所见的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99.
1998年开始的"海洋半球观测研究计划",目前正实施着极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宽频带地震观测、GPS观测、电磁观测和超导重力观测,以及深海底宽频带地震观测和使用海底电缆的电位观测.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观测资料特成立了"数据中心",并于1998年4月开始运行.现在已经能够利用的还只是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其他数据待完成编辑工作后亦将陆续予以公开.现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方法概要地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最新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对鸡西群、龙爪沟群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两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阿尔布中期。同时采用层序地层、盆地形成动力学、事件地层学、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等方法.对两群进行了综合对比.证实两群为同一构造-沉降旋回背景下的等时异相关系。笔者认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组,即裴德组、七虎林河组、下云山组、朝阳组,其在横向上分别对应鸡西群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这一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讨论黑龙江东部中生代海陆变迁机制、地层、构造格架建立及煤矿预测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