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219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0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新疆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光照,光热资源取之不尽,但严重缺少水源,显示干旱气候类型,春秋季水的利用问题严重,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南疆农牧业生产不能顺利开展,引水保证率不合格,缺少灌溉工程,工程设备年数已多,灌区和下游生态环境不能保障。分析了新疆农牧区的水利工程现状,重点论述了新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区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博斯腾湖1955—2012年湖水位变化资料,利用树木年轮法分析了博斯腾湖年和月水位变化与湖滨柽柳(Tamarix ramosissina)年轮生长关系,利用敏感度指数得出博斯腾湖滨柽柳年轮生长的敏感水位范围。结果表明:(1)1955—2012年博斯腾湖年平均水位经历了3个明显变化阶段,即1955—1987年下降至最低,1987—2002年上升至最高。受向下游生态输水影响,2002—2012年博斯腾湖水位快速下降。输水对博斯腾湖月平均水位和季节性水位变化有影响。(2)博斯腾湖滨柽柳年轮指数与当年的湖水位变化和前1年的湖水位变化均显著相关(p0.05)。柽柳年轮指数与前1年10月至当年4月各个月份的湖水位表现出显著相关(p0.05)。柽柳年轮指数与前1年冬季湖水位相关显著(p0.05),与当年春季3—4月月平均湖水位相关性显著,与当年夏季和秋季湖水位的相关性不显著。(3)博斯腾湖滨柽柳年轮生长对月湖水位变化响应比较敏感。当湖水位在1045.3m时,柽柳年轮指数灵敏度指数(Sk)存在最低值;当湖水位在1 046.3m时,Sk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3.
利用1981—2018年喀什地区11个国家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喀什地区夏季降水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夏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原和山区均增多趋势显著,从年际变化来看,2010年以来一直处于降水偏多期。按南亚高压中心位置不同,南亚高压可分为东部型、西部型、双体型、带状型,1981—2018年喀什地区夏季大降水双体型为42%,东部型为39%,西部型为16%,带状型为4%。典型个例分析表明: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大降水天气有短时强降水,也有持续性降水天气,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产生的降水性质和强度、落区等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4.
利用1961~2010年喀什地区所属喀什市、莎车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县等4个代表性站50a的年最大冻土深度、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低地温等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对1961年以来喀什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平原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为48.1 cm,年际最大值与最小值深度差为82cm,随年际变化总体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3.8cm/10a,年代际变化呈阶梯状逐渐减小,冻土深度减小主要受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影响,气温每升高1℃,冻土深度减小7.75 cm;山区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为148.8cm,年际最大值与最小值深度差为88cm,随年际变化总体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5cm/10a。  相似文献   
135.
江苏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0年江苏省20个土壤水分站的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分析了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差值、相关系数和各自的方差等.结果表明:人工观测值平均高于自动站观测值,两者在浅层的平均差值最小,相关性最好.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人工与自动观测对比差值增大,相关性减小,在出现强降水时尤为明显.在有效降水较少时,各层人工观测方差均明显大于自动站观测.自动站观测方差在浅层为最大,随深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因为受降水影响很小,而表现比较稳定.人工观测却受降水影响相对较大,方差平均值在各层表现波动均较大,在较深层波动更明显.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六合站为例初步建立了土壤干旱预报模型并检验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6.
奥陶纪Ammouoosuc火山岩及相当的岩石沿着新罕布什尔州北部和康涅狄格州南部之间的BronsonHill复背斜(BHA)分布的OLiverian穹窿出露。在新罕布什尔和相邻佛蒙特和马萨诸塞州,岩系的下部以镁铁质斜长角闪岩为主,上部以长英质变质石英角斑凝灰岩为主。在局部地区两种岩性呈互层,且两者都被奥长花岗岩岩床、岩墙及岩颈侵入。奥长花岗岩还构成若干小穹窿或深成岩体内部的片麻状“核心”。奥长花岗岩高硅(SiO_2=73—81%),低Al_2O_3(11.3—13.5%),一般K_2O<1%,从而类似于某些岛弧或大陆边缘环境的奥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和Ammonoosuc火山岩两者化学成分变化基本属于钙—碱性趋势。几个穹窿中的奥长花岗岩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变化,反映沿Brinson Hill复背斜有些不同的物质来原。可是,从总体上看,奥长花岗岩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组成都很类似于Ammonoosuc石英角斑凝灰岩。由玄武质源岩的部分熔融或分离结晶作用都能够产生这些岩石,但根据该区存在大规模双模式玄武岩-石英角斑岩的Ammonoosuc组合,其中实际上缺少安山岩和其它中性成分的岩石,故部分熔融模式比较合理。正如对纽芬兰的非常相似的奥长花岗岩-角闪岩组合(Twillingate奥长花岗岩,Little Port杂岩)所假定的那样,比较簿的Ammonoosuc剖面似乎排除了奥长花岗岩在目前暴露出的岛弧底部产生。而正如现代板块构造模型所主张的那样,长英质Ammonoosuc岩石的形成更可能发生在BHA以下,沿着向东倾斜的俯冲带的较深部位。硅铝地壳与Ammonoosuc火山岩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并置。可以解释后者的钙-碱趋势,并揭示古构造环境为收敛型的海洋-大陆板块边缘,可能横跨该岛弧有明显的地壳缩短。  相似文献   
137.
台湾省地理学的发展很活跃,因为它关系到台湾省1800多万人的利益,专攻各类地理专业的学生们在公共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某些方面,台湾省的地理学研究比美国还好,如对中国悠久传统的地理研究方面,台湾省把它列为学术界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38.
一、引言由于均匀磁化的二维和三维长方体与通常遇见的许多地质特征相似,因而在磁异常的解释中,它们常被用来当作模型。在二维情况下,长方体底部为无限延深,只要磁化方向和磁化强度相同,则长方体所产生的磁异常与具有相同水平顶面的平行侧面倾斜棱柱体所产生的磁异常是一样的(据Bruckshaw和Kunaratnam)。所以这类倾斜棱柱的磁异常也可以利用长方体模型来分析。在运用长方体近似的磁法解释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实测异常与按不  相似文献   
139.
淡水中使用的双船底拖网西德的淡水渔业由于缺少劳动力不得不改善其效率。拖网提供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1964年在一些湖泊开始第一次试验。由于那些船大部分是一些小马力的(大约10~20匹马力),所以只有采用双船拖网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在捕鳗季节(5月至10月)发展捕捉鳗(Anguilla L.)的双船底拖网。鳗是淡水渔业价格较高和最重要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0.
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了系统论述和综合评价,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