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1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测绘学   745篇
大气科学   697篇
地球物理   902篇
地质学   2919篇
海洋学   849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531篇
自然地理   75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31.
双差定位法在地震丛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对北美Loma Prieta 地区的分属于3个地震丛集的47个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采用交叉谱法精确求取信号的走时差;同时采用人机联做方式在时域调整、修正按自动方式无法准确提取时差的信号,确保每个事件对的走时差精度.重定位后,在几百米的范围内,原来相互重叠的震源位置聚集为三个明显分离的丛集;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平均误差为8.5米,震源深度方向的平均误差为23.4 m.  相似文献   
332.
井地电阻率法歧离率确定高阻油气藏边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油气藏的特征,抽象出地球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FEPG对三维油气藏模型的稳恒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井地电阻率法计算结果,定义了一种新的参数歧离率,分析了不同深度油气藏和油气藏偏离钻井位置时歧离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该参数及其梯度确定油气藏边界范围.理论分析表明,参数歧离率可很好地突出油气藏异常并确定其横向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333.
通过42天饲喂添加有不同浓度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NJ1701(5.0×10~9、1.0×10~(10)、5.0×10~(10)和1.0×10~(11)cfu/kg)的对虾饲料,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抗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凡纳滨对虾的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凝结芽孢杆菌添加浓度5.0×10~9~1.0×10~(10)cfu/kg时效果较佳。不同凝结芽孢杆菌添加浓度对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的差异较大。其中,1.0×10~(10)cfu/kg添加浓度下,对虾血清中溶菌酶(LSZ)、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5.0×10~(10)cfu/kg添加浓度下,对虾血清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添加凝结芽孢杆菌不影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iNOS活性则随添加浓度的提高而升高,以1.0×10~(11)cfu/kg添加水平下最高。副溶血弧菌攻毒后,5.0×10~9和1.0×10~(11)cfu/kg处理组(分别为40.0%和13.3%)对虾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但1.0×10~(10)和5.0×10~(10)cfu/kg处理组(53.3%)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各处理组间比较,以1.0×10~(11)cfu/kg处理组对虾累积死亡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凝结芽孢杆菌可有效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和对副溶血弧菌的抗病力。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凝结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量为1.0×10~(10)cfu/kg。  相似文献   
334.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圆板在空气中接触爆炸具有理论解;而在水介质中,近场条件下很难推导理论解。 通过 LS-Dyna 近场条件下全过程模拟计算技术研究水下爆炸载荷对水面圆板冲击作用,得到自由场压力、气泡脉动周期及最大半径、水射流速度等典型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揭示了气泡第一周期内脉动形态发展变化过程,获取了结构应力响应、圆板结构变形。 该技术可进一步应用于近场水下爆炸对水面舰船的毁伤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335.
Argo资料已成为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重要的实测资料来源和基础数据支撑。自2007年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成以来,每年产生的Argo资料稳固增长,数据总量呈现出海量增长趋势,如何实时有效地对Argo数据进行组织管理与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Argo资料共享的关键难题。本文针对Argo数据多源异构的时空特性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综合运用分布式混合数据库架构,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球Argo资料组织管理的弹性扩展云存储模型,建立了基于Matlab的Argo网格化产品高效可视化方法,构建了基于Flex RIA的WebGIS服务框架,并研制了"全球Argo资料共享与服务平台"实例。平台实现了对全球Argo资料的查询浏览、快速下载及可视化分析等功能,并已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部署及对外服务。  相似文献   
336.
有色溶解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是水体中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是水色遥感的重要研究对象,如何构建适合特定区域的近海二类水体CDOM反演模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难点。本文利用2017年5月26~29日对南海西北部海域湛江湾20个站位采集的水样和测量的光谱资料,分析归一化遥感反射率与CDOM浓度a_g(400)的相关性,发现最大负相关系数出现在586nm处,选择580、585、590、595nm这四个波段处的归一化遥感反射率与a_g(400)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和RBF(Radial-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模型,并与其他算法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远小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其他算法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要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湛江湾有色溶解有机物的遥感估算。  相似文献   
337.
为了得到海洋平台疲劳失效风险最大的焊接区域,提出了以有限元网格单元应力为基础的谱分析筛选方法,并开发了程序。程序采用并行计算架构,单次完成数万个单元的累积损伤度/疲劳寿命计算,并通过有限元软件以云图方式显示疲劳寿命。采用该程序计算双浮筒半潜式平台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该型平台疲劳失效风险较高的区域为立柱与上壳体下浮体连接对角线转角区域、浮筒中纵舱壁与立柱连接区域。并行计算方法的引入,大大缩减疲劳损伤度计算的分析时间,采用22核心的CPU,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18.5,17小时完成全平台外壳单元谱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38.
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MW 示范工程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北方第一个海上风电场,风电场共75台西门子4MW 风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了“三航风华”、“三航工5”、“港航平9”等大型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了提高风机吊装施工效率,降低船机设备成本,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塔筒翻转装置,并首次应用于“港航平9”自升式平台船上,取得了成功。文章着重分析探讨了塔筒翻转装置在北方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的应用方法与总结,为后续海上风电施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39.
贵州泥堡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边缘的碳酸盐岩台地相区,矿床属受断裂、背斜和地层等多重因素控制的复合型卡林型金矿床。文章从矿区金矿化地段发育的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和方解石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矿床构造—热液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0.
文章以窑庄勘查区钻孔成果数据为基础,对主要可采煤层在横向平面上的煤层稳定性及煤层结构的总结,并利用煤质化验数据对各可采煤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3号煤层全区基本稳定可采,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贫煤(PM)、无烟煤(WY)。9+10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属低灰、高硫、高发热量无烟煤(WY)。11号煤层全区基本稳定可采,属中灰、高硫、中高发热量贫煤(PM)、无烟煤(WY)。结合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的分析,最终对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大致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