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4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是现代地籍管理的要求。目前,国家没有制定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一些地方开发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技术路线、技术标准、系统功能等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难点,从理论上对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路线、技术标准、系统功能、系统结构、数据组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豫西下冶地区上、下石盒子组三角洲旋回沉积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早期,豫西下冶地区发育了多旋回海退型河控为主的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纵向上沉积特征的变化规律和从建设相开始到破坏相结束的识别标志以及旋回沉积规模,可将本区的三角洲旋回沉积划分为2个大旋回和8个中型旋回。纵向上旋回沉积的变化规律显示,该地区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的发展过程。在豫西下冶地区的三角洲旋回沉积中,厚煤层不发育,在各个煤段仅可见少量的薄煤层或煤线,这与本区在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的古地理面貌(中条山和岱嵋寨隆起)及周期性分流河道的迂回变迁而造成较强的河流冲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3.
针对宜兴试验区128波段OMIS—Ⅰ机载成像光谱数据,在平原区、山区分区基础上建立多级分层决策树综合分类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对土地利用/覆盖一级类(林地、园地、水域、耕地)自动分类,精度达88.15%,Kappa指数为0.82,园地漏分率最高(20.23%),耕地漏分率最低(2.24%);耕地、林地、园地、水域的错分率分别为21.87%、21.98%、0.66%、0。土地利用/覆盖二级分类也可采用分层自动分类,其总体精度达86.16%,Kappa指数为0.81。采用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辅助和人工目视解译对部分二级类别进行细分,可获得更加可靠的分类结果。研究表明,分区控制下的多级分层决策树综合分类方法应用于OMIS—Ⅰ高光谱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4.
以IKONOS影像为例,从常用的五类融合方法的缺点出发,通过分析植被对融合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顾及植被影响的基于变换融合和滤波融合的组合融合模型,并总结出影响融合质量的三个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集成了改进方法,以提高融合质量。结合真实影像融合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改进组合融合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方法,基于组合模型的融合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采用改进植被指数固定阈值植被分离法、变换融合改进方法和滤波融合改进方法的组合融合方法具有最优的融合效果,是一种能有效提高IKONOS影像融合质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5.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和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分别作为典型山地、平原试验区,开展了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能力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属性精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非耕农用地图斑面积精度,以及最小可监测图斑面积,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业务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6.
谱段设置是资源卫星传感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对资源卫星光谱分辨率的需求。详细分析了收集和采集的主要土地利用/覆被光谱数据的特征,从主要地物的光谱可分性出发,提出了满足土地资源管理需要的资源卫星传感器谱段设置方案,并利用机载成像光谱数据进行波段优选和在轨资源卫星数据的模拟验证,分类对比研究表明,该优化谱段模拟图像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效果好于TM和CBERS-1影像。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露头及钻井资料的研究,河南省晚古生代煤系可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08~252 Ma);以太原组上部灰岩段底界面为区域性沉积间断面,将该一级层序又分为Ms1和Ms2两个二级层序;进而依据次级层序界面又细分为20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本区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本溪组沉积早期,本区海侵方向为自东向西进行,海侵中心由南向北迁移,而到本溪组沉积晚期,海侵范围扩大,海侵中心部位继续北移,海侵方向由NEE向SWW进行;自太原组沉积开始,区内海侵逐渐达到高潮,海域扩大;到山西组沉积期,区内大面积海退,海域范围向东南退缩,经历了滨海-潮坪-泻湖-下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演化;到下石盒子组至上石盒子组沉积期,海水基本退出华北盆地范围,致使河南境内沉积演化最后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下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演变过程。研究成果对分析研究区晚古生代成煤、古地理、古环境及聚煤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综合模型的先验知识与光谱信息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联合决策方法:首先依据光谱信息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分类,然后利用先验知识修正预分类结果,以减少因"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造成的分类错误,抑制因空间分辨率较高造成的类内噪声较大等现象.试验表明,通过引入先验知识,分类精度显著提高,单纯应用光谱信息总体分类精度为81.89%;引入数字高程模型,总体分类精度提高至88.75%;引入土地利用先验知识,总体分类精度提高至94.41%.  相似文献   
39.
空间分辨率是资源卫星传感器设计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文分析了目前及未来10a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应用领域对资源卫星数据的基本技术要求,对土地利用制图最小上图单元、最大成图比例尺与资源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后续资源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0.
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基于CBERS-02B星数据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监测方法,综合评价了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法的应用精度和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像素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分类精度基本可满足土地宏观监测精度,在保证影像质量和训练样本质量情况下,分类精度可达到 8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