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陵背斜中新生代多期次隆升的构造-沉积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低温热年代学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陵背斜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四个规模不同的构造隆升阶段,其动力学机制均与区域性构造事件紧密相关.中三叠世至中侏罗世(240-160 Ma),黄陵背斜周缘没有发生褶皱变形,主要是受基底的不规则活动控制而出现缓慢的差异隆升作用,表现为多个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和构造古地理格局差异;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早期(160-95 Ma),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雪峰陆内造山带双向挤压作用的影响,中上扬子盆地的沉积中心和燕山期弧形对冲构造带均自东向西会聚迁移,NNE向的黄陵背斜形成并作为独立构造单元发生强烈的隆升作用;晚白垩世至始新世中期(95-45 Ma),黄陵背斜相对稳定并缓慢隆升;始新世晚期以来(45-0 Ma)的构造事件主要表现为新近系与古近系间的角度不整合和相应的构造形变,使得包括黄陵背斜在内的中上扬子地区整体发生较快速的隆升剥蚀作用.其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是黄陵背斜构造格架定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2.
王东坡  李沁泽  毕钰璋  刘浩 《岩土力学》2020,41(4):1323-1332
桩群是一种可有效耗散碎屑流运动能量,抑制碎屑流运动距离及速度的山地灾害防护结构。在碎屑流沟口与受灾体之间构建一组桩群减速带,可达到保护受灾体的目的。以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开展弧型桩群、方型桩群和圆型桩群的沟槽型碎屑流冲击动力响应研究。讨论了3种不同类型的桩群对沟槽型碎屑流运动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弧型桩群的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桩群结构可有效减小沟槽型碎屑流堆积距离并抑制其运动速度;3种不同形状桩群之间,弧型桩与方型桩的拦挡效果明显优于圆型桩;弧型桩由于凹槽式外型,对沟槽型碎屑流堆积面积、淤埋深度的抑制效果稍优于方型桩;在相同高度、直径等几何参数下,弧型桩体积比圆型桩小22.6%,比方型桩小39.2%,因此弧型桩的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弧型桩排数从1排增加到3排,桩群拦挡率分别提升7.2%、4.5%;适量增加槽口与桩之间距离Ld可以有效提高弧型桩群防护结构的能量耗散效率。该研究可为桩群在沟槽型碎屑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刘浩  许文姗  尹宝树 《台湾海峡》2010,29(3):402-407
应用1个改进的含有动边界技术的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泉州湾洛阳江口的潮汐潮流.结果表明M2分潮在洛阳江口的主河道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潮波向浅滩的传播,其能量通过海底摩擦作用或非线性耗散作用逐渐转移至浅水潮,其中尤以M4分潮的增长最为显著.浅水分潮的增长又会引起天文分潮涨、落潮流的不对称性.进一步检验洛阳江口的潮流历时(月平均的涨、落潮流历时分别为6 h 1 min 30 s和6 h 19 min 58 s)和潮汐余流特征发现:该水域以涨潮流为主,由此产生的涨、落潮流的不对称可能有利于潮滩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54.
关峰  刘浩  曹巍 《测绘科学》2012,37(3):93-95
灾情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辅助应急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二三维GIS各自的优点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可视化系统中,并通过一定的联动机制使2者的数据显示与操作同步,着重介绍了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二三维混合结构的GIS,同时包含二、三维GIS环境并支持二三维联动模式下的灾情可视化和相关分析工作,最后以巨灾综合信息集成显示系统为例,并给出了二三维联动实现的基本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5.
吴丹  李美琪  郭蕊  贾小卫  刘浩  柳泉 《干旱气象》2021,39(5):785-795
基于逐小时地面常规观测资料、L波段探空资料、风廓线雷达风场资料和日本葵花气象卫星数据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15—25日琼州海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海雾过程分为4个阶段、3种类型,即15—17日辐射雾、18—20日和24—25日平流雾、22日锋面雾。辐射雾期间,琼州海峡为均压型环流控制,夜间气温降低,水汽处于饱和状态,1000 m以下存在双层逆温结构,雾顶出现在第一逆温层底部。两次平流雾期间,琼州海峡为入海变性高压脊后部偏强的东到东南风控制,气温(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不变(饱和),但18—20日的低空湿平流较24—25日强,水汽辐合层较厚,且比湿持续增大,致使平流雾持续时间较长;600 m以下较大的垂直风切变使雾层混合均匀,雾顶可发展至1000 m以上。锋面雾期间,徐闻站为4 m·s^(-1)以上的偏北风且伴有弱降水,琼州海峡附近低空为湿平流(水汽辐合)中心和冷暖平流交汇的锋区。海雾各阶段,气-海温差在-2~3℃之间,当气-海温差增大时,海雾消散。  相似文献   
56.
识别并研究扬子陆块北缘古-中元古代的岩浆-变质-沉积事件,是全面理解该陆块古-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基础,也是重建其在Columbia 超大陆向Rodinia 超大陆转变阶段角色和位置的前提。本文对扬子陆块北缘桐柏地区马鞍山岩群的3 件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 定年和原位Lu-Hf 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岩群下部a 岩组片岩中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谐和年龄为1725±30 Ma,上部b 岩组大理岩中最年轻的一批锆石谐和年龄为1626 ~ 1606 Ma,大致分别限定了其最早沉积时代,表明扬子陆块北缘桐柏地区可能存在中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地层。马鞍山岩群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范围是2643 ~1606 Ma,呈现出显著的1820 Ma单峰频谱特征,其潜在物源区可能主要来自于扬子陆块北缘外部的桐柏-大别-苏鲁地区(现已卷入中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现有资料指示,扬子陆块北缘在古-中元古代时期可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二者在古元古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单元内中元古代早中期地层的物源区显著不同,可能分别靠近伸展环境的超大陆核部和汇聚环境的超大陆边部。  相似文献   
57.
地震CT勘探在昆石公路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地震CT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信息量大、图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于线路、场地、隧道、边坡等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和病害诊断。在昆石高速公路清水沟2号隧道的地质病害整治中应用地震CT进行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广东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营销策略SWOT分析方法,对广东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目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并确定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结果表明,景区具有“近市”区位与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也存在宣传不足、保护不周与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劣势。因此景区如何抓住侨乡故里情结浓、葵乡文化集聚与政府支持等机遇,迎接住来自附近景区竞争压力与城镇经济落后的挑战,发挥优势,避开劣势,树立形象,打响品牌是目前景区旅游发展中面I临的重大问题。对此提出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四大战略,如打造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推行五邑联游,制定优惠政策,实施规范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59.
矿渣胶凝材料固化软土的力学性状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矿渣胶凝材料固化软土,既可利用工业废渣,又能减少水泥的用量。以矿渣胶凝材料固化黏土、砂土二种软土。发现矿渣胶凝材料加固软土的效果远好于水泥、石灰,其9 %掺量的固化土28 d的无侧限强度达到2.0 MPa以上,普遍高于15 %掺量的水泥固化土,且其28 d固化土的软化系数普遍高于90 %以上,固化黏土后CBR值远高于同掺量的石灰固化土。X衍射结构分析表明,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时产生的高强难溶的矿物晶体是其固化软土效果好的主要原因。因此,矿渣胶凝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软土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主要油层进行储量统计发现,断层控制了80%的已发现储量,断层圈闭勘探中断层封堵风险相对较小。针对番禺4洼断层封堵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泥岩发育结构的概念,通过对主要油层的泥岩发育结构的统计发现,当泥岩发育结构中厚度>2 m的泥岩含量占60%以上时,断层涂抹封堵效果较为理想;而当厚度<2 m的泥岩含量超过40%时,地层多表现为砂泥岩薄互层,对泥岩涂抹封堵不起建设性作用。综合认为泥岩发育结构是影响番禺4洼地区断层封堵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