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2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浙江江山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对浙江江山石头山剖面船山组、栖霞组碳酸盐岩进行了 C、O同位素测定. Mn/Sr比值、δ18O值和δ18O-δ13C散点图检验表明,所得同位素数据反映了碳酸盐岩的原始沉积特征.δ13C和δ18O值变化范围分别为- 5.4‰~ 4.4‰和- 12.2‰~- 5.6‰,平均值分别为 0.5‰和- 8.4‰ .在石炭纪-二叠纪分界线附近没有发生明显的同位素漂移现象.本区碳同位素地层曲线与根据沉积微相推断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十分吻合,表现为δ13C高值区海水变深.海水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是浅-中等-较深-中等,相应的δ13C演化曲线表现为波谷段-具次级起伏的相对平缓段-波峰段-平缓段.栖霞组台坪相δ13C值大于船山组台坪相,而且曲线较平直,反映海水较深且环境较稳定.研究区地层记录中的海平面从早到晚逐渐增高,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不一致,可能与浙皖海盆发生过整体沉降有关.这一区域性差异也在碳同位素记录中得到印证,本区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δ13C值从老到新慢慢增大,最后再略为下降,演化趋势与 Veizer et al.的碳同位素年代演化曲线相反,说明碳同位素演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区域地壳演变状况.  相似文献   
22.
23.
对浙江江山碓边下寒武统上部—下奥陶统下部碳酸盐岩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定。δ1 3C、δ1 8O值变化范围和均值分别为 - 1.9‰~ 3.7‰、- 13.0‰~ - 1.3‰和 0 .86‰、- 9.76‰。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与 Veizer et al.(1986 )的同位素年代演化曲线形状相似 ,在寒武纪—奥陶纪界线附近没有明显的δ1 3C、δ1 8O漂移现象。δ1 3C地层曲线具旋回性变化特征 ,大陈岭组、杨柳岗组各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化旋回 ,与根据露头层序地层研究推测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吻合性较好 ,表现出δ1 3C值的高值区是海盆水体变深的反映。一个明显的碳同位素正漂移发生于晚寒武世早期 (华严寺组下部 ) ,与 Matthew etal.(2 0 0 0 )报道的在美国内华达州中东部、哈萨克斯坦 Malyi Karatau地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和湘西桃源瓦儿岗等地发现的 δ1 3C正漂移记录 (SPICE— The Steptoean Positive CarbonIsotope Excursion)和 Veizer et al.(1986 )碳同位素年代演化曲线中的正漂移波峰一致 ,为晚寒武世全球性碳同位素正漂移提供了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24.
赣中乐安麻鸡嶂地区产出了一些与钨、锡多金属矿化有关的细粒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侵人体,统称为山心单元。本文通过对山心单元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52.5±1_3 Ma,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矿物化学分析表明,山心单元中的云母属铁白云母(褐黑色云母)和白云母,长石为钠长石和正长石。山心单元花岗岩富硅富碱过铝,贫钙、镁,富集Rb、Th、Ta等,Ga/Al值较高,亏损Sr、Ba、Ti、P、Eu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为"海鸥型",ε_(Nd)(t)值为-8.9,T_(2DM)=1662 Ma,地球化学特征与南岭地区铝质A型花岗岩相似,可能是高分异的铝质A型花岗岩。其高的Rb/Sr、Rb/Ba值,低的Nb/Ta、Zr/Hf、K/Rb值暗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有挥发分流体参与,并经历了强烈的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后期的产物。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拉张构造背景下,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参与。山心花岗岩的含钨特性及其与钨锡成矿时代的一致性,显示其与钨锡成矿有关,而山心花岗岩的高分异属性及大量伟晶岩、石英脉和云英岩脉的发育,暗示深部可能存在大的隐伏岩体,具有良好的钨锡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5.
江西乐安县咸口花岗岩体的锆石LA-ICP-MS定年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乐安县咸口花岗岩体主要由中粗粒巨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中粗粒少斑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另有较多细粒碱长花岗岩脉,总体呈偏心式环套状分布。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230±4Ma、235±3Ma和235±3Ma,形成于中三叠世。岩石具有高硅(SiO2=70.35%~76.89%),富碱(Na2O+K2O=6.77%~11.40%),弱过铝-强过铝(A/CNK=1.00~1.18,平均1.07)的特征。主体花岗岩富集稀土元素[∑REE=(121.52~383.33)×10-6]和高场强元素(Y、Zr、Nb等),晚期强分异并受流体作用的细粒碱长花岗岩稀土含量低[∑REE=(25.85~43.75)×10-6]。具有S型-铝质A型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i为0.7082~0.7120,εNd(t)值介于-7.07~-8.10之间,平均值为-7.48,t2DM为1585~1669Ma,平均1618Ma,显示其物源以地壳物质为主,混有地幔组份,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也显示壳幔混源的特征。提出咸口岩体形成于后造山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遥感图像解译、地质调研和物探等技术手段,对甘肃疏勒河断裂带中段的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对疏勒河断裂带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通过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发现崇安地区存在一较大的环状构造。经区域地质分析和野外验证,该环状构造始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有多次活动,燕山晚期活动最强。在环状构造的影响下,形成了古楼-床沙透镜状地质体,成为该区铀矿化分布的区域控制因素,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成矿单元。其中铀矿化和异常片的分布大致显示了中心对称和两翼对称特点,成矿远景好,今后应深入加强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8.
高放废物处置场断裂带稳定性遥感图象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预测江西铀矿远景区的两个试验是将迭代自组逐步聚类法用于一般地质图的尝式。第一个试验运用断裂构造因素聚类,结果将具有相似构造地质特征的地区聚为同类,可以预测钨、铀成矿远景区。第二个试验运用断裂构造、岩性、矿化情况及温泉条件等多因素聚类,预测铀矿比较清楚。单因素聚类与多因素聚类相结合可相互补充,有利于选区、找矿。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利用遥感图像资料对茅排区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金矿床矿的关系系进行了解译,综合分析构造解译成果和金成矿构造条件,对茅排金矿区外围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圈定了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