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 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Ba、Sr、Ti、Eu、P 负异常,暗示其经历了斜长石、磷灰石和钛铁矿分离结晶作用。流纹岩的(87Sr/86Sr)i(0.705265 ~ 0.711895)值变化范围较大,大多数εNd(t)为正值(1.83 ~ 3.38),Pb同位素比值相对集中,(206Pb/204Pb)i=18.09~18.32,(207Pb/204Pb)i=15.50 ~ 15.54,(208Pb/204Pb)i=37.80 ~ 38.10。研究表明,岩石的源区为大比例年轻成分与少量古老地壳的混合部分熔融,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松辽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为板内伸展环境喷发的产物,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2.
地表基质是自然资源部于2020年1月18日在印发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首次提出的概念;同年12月2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地表基质分类方案(试行)》对地表基质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加深。2次提出地表基质的概念既有共同点,即都是强调孕育和支撑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但同时存在很大的区别,即在空间范围的限定和内容的界定上存有一定的差异。笔者对该概念的本质内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与相关概念如土地、土地资源、森林立地、风化壳及土壤之间的比较辨析,更为准确地重新阐述、完善地表基质的定义及其分类,并指出未来地表基质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3.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有关资源观测监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明确了观测监测体系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状态或未被加工的状态下通过生产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可将其分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及地下水资源3类开展研究;(2)总结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的对象、内容及观测方法;(3)分析自然资源观测监测在资源间及资源与环境间、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上的具体作用。【结论】文章最后指出自然资源观测监测是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间作用,资源资产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创新点:(1)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定义,解决自然资源在部门管理上、分类上以及数据获取上不统一的问题;(2)分析自然资源观测与监测的内容和指标,结合系统调查、观测实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四位一体”的探测技术,有效掌握自然资源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管理,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国土规划治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34.
钾盐矿作为农业三大肥料中钾肥的主要原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紧缺的七大宗矿产资源之一.当前可供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可溶性钾盐资源,现场勘探和开采急需相关仪器和快速分析技术的支持.项目组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锂钾分析仪,在对钻探钾盐样品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消解的基础上,选择K的分析谱线波长为766.49 nm,建立...  相似文献   
435.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频谱激电测量(SIP)、大地电磁测深(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深部矿体常赋存于控矿断裂沿倾向的倾角变缓段,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这一模式是地质构造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的要点是:在地表通过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的深部结构和倾角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预测深部矿的位置、规模。【结论】阶梯成矿模式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核心技术前提和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SIP、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能够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是阶梯找矿方法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36.
近年来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快速、无损、精确探测矿物的技术手段而倍受关注,针对斑岩型矿床蚀变矿物高度叠加、蚀变分带界线不明显、细粒蚀变矿物多、黏土蚀变矿物多等特征,该技术在蚀变矿物识别和勘探信息解读等方面优势突出。本文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区钻孔ZK1801岩心进行矿物识别和蚀变分带划分的研究,识别出钾硅酸盐化带、绿帘石-绿泥石化带、绿泥石-伊利石化带、石英-伊利石化带和泥化带。研究表明:普朗铜矿整个钻孔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根据矿化特征,发现铜矿体广泛赋存在钾硅酸盐化带和绿帘石-绿泥石化带中,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矿物"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和"绿帘石+绿泥石",可以作为普朗矿床勘查的标型蚀变矿物组合;研究区广泛发育的绢云母Al—OH波长随钻孔深度增加而逐渐从2210~2205nm减小到2202~2198nm, Al—OH波长2210~2205nm(长波绢云母)与矿化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普朗矿床勘查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