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内蒙古八大关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八大关矿区主要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其镜下鉴定结果显示该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6件样品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主要在243.87~231.63Ma。结合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矿区主要侵入岩均形成于印支期,并不存在海西期或燕山期侵入岩体。根据岩体年龄的分布情况,将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划分为243.87~237.11 Ma和231.63~229.00 Ma2个阶段,早阶段岩浆活动主要形成矿体围岩;而铜钼矿化主要与晚阶段岩浆活动有关。此外,整个鄂霍次克造山带两侧的印支期岩浆活动也具有两阶段的特点,且与鄂霍次克洋的俯冲密切相关,考虑到两侧已查明的印支期超大型-大型斑岩型矿床,认为八大关矿区外围及额尔古纳地区存在寻找印支早期斑岩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综合分析了1976年唐山地震前大范围显示出的部份前兆手段趋势异常变化,指出当岩层在区域应力场变化或受震源应力场前期影响作用下,只要其应力变化达到几个10~5帕〔斯卡〕的大小,对处于活动断层附近的不緻密岩层特别是含水层将会发生孔隙含水量相对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造成浅层大面积前兆手段趋势异常的一种物理原因。文章还根据这种设想估算了重力△g、重力位二次微商W_△、视电阻率和水氡的变化量大小,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3.
滇池水体不同形态磷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rc GIS空间插值的方法,通过2013年逐月监测(12个月)36个站点水量及不同形态磷浓度,揭示滇池水体磷浓度和磷负荷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不同形态磷负荷的组成贡献,旨在为进一步实施滇池水污染治理及污染负荷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滇池水体总磷(TP)浓度在0.13~0.46 mg/L之间,其中颗粒态磷(PP)浓度占TP浓度的72.6%,溶解性活性磷(SRP)浓度占TP浓度的12.8%,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占TP浓度的14%;2013年水体TP负荷为251 t/a,其中PP负荷为190 t/a,SRP负荷为26 t/a,DOP负荷为34 t/a;滇池水体PP负荷对TP负荷的贡献最大,为76%,其次为DOP和SRP,贡献分别为13%和10%;TP及不同形态磷浓度与其负荷在季节分布上差异显著,负荷随季节变化呈现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而浓度呈现夏、秋季较高,冬、春季相对较低的趋势.定量评估滇池水体不同形态磷负荷及其组成贡献,对进一步揭示滇池藻源和泥源内负荷对水污染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质控的小时气温资料,据不同时期气象观测规范、气象站历史沿革、资料完整性、均一化影响和空间分布代表性,在贵州区域内选取44站构建1951—2020年均一化气温序列。应用趋势系数法分析贵州区域气温倾向率,逐累年平均值分析气温的升降时段,T检验检测气温变化稳定性,Yamamoto、Mann-kendall法检测气温突变年份,结果表明:70年和60年间贵州区域气温分别以0.13 ℃/(10a)、0.17 ℃/(10a)速率升温。1951—1986年处于降温时期,1987年开始升温,2012年后升温发生突变,1984年、2015年、2016年气温与其他年份气温存在显著差异。贵州各区域气温倾向率差异较大,近70年、60年变化区间分别介于0.06~0.19 ℃/(10a)、0.09~0.26 ℃/(10a)。城市自身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存在增温效应,县级观测站到省行政中心所在地,气温升温速率差异在0.3~0.8 ℃/(100a)。升温速率总体上呈现出南低北高,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分布。升温主要是最低气温升温导致,各区域升温速率差异原因与地理区位、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水汽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5.
随着当前气象行业的硬件、数据、系统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气象基础设施资源云平台已经成为省级最重要的两个基础平台之一,为了让省级基础设施资源池在气象行业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对传统虚拟化技术与超融合架构两种不同技术构建的资源池开展架构灵活性、扩展性、技术特点、差异性等方面的对比,重点分析在气象行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出超融合架构在虚拟化存储和安全方面优势明显,为省级基础设施资源池的技术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后六九矿区在我省龙江县境内,2003年,地勘六院承担了2000米岩芯钻探工作任务。这里工作环境艰苦,地层岩石条件复杂,承担施工任务的三江公司钻探队的二十余名职工在此经受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38.
1.前言在地方性微弱地震的观測中,通常总是采用高灵敏度电流計記录地震仪借照相紙感光方法进行記录。但是采用电流計記录方法有它的弱点:首先,仪器的放大特性,在向更高的放大倍数,較寬的頻率特性方向的改善,受到了种种技术条件(如磁鋼強度等)的限制。其次,在高灵敏度电流計記录地震仪中,摆与电流計間的耦合系数口σ2不得不做得很大,因之无論在仪器的理論分析或实际測定它的工作常数,都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39.
邱小平吴春京  陈方远 《地质学报》2004,78(5):699-703,i010
应用高温显微镜和显微加热装置及自动录像等设备,对广东凡口铅锌矿区的铅锌矿石进行退火生长实验。退火实验条件为:500℃,12h;540℃,132h;600℃,12h。样品仓通氩气保护试样表面、电炉加热、循环水冷却。实验表明闪锌矿在540℃退火静态重结晶过程中,有些颗粒长大,有些颗粒则缩小甚至消失,颗粒的凸界面趋于退缩,凹界面趋于变凸,向球状闪锌矿方向演化。虽然总体积基本保持不变,但ZnS组分在局部得到明显富集,类似于自然界的成矿过程。退火实验后的球状闪锌矿颗粒,与实验前样品的主成分对比,Zn、Fe含量明显增加,S含量却明显降低,证明退火重结晶作用直接导致Zn元素的进一步富集。600℃时方铅矿和部分闪锌矿矿物出现蒸发现象。凡口矿区中生代晚期热事件的加热和保温层的覆盖,使得早期贫矿体经历退火静态重结晶作用,使贫矿体向内部收缩和圆化呈截然边界,总体演变成为高品位的超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0.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是一个空间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DAMPE的有效载荷包括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Bismuth germanate)量能器、中子探测器(Neutron Detector,NUD)以及载荷数管5个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协同完成宇宙线事例信息的采集.卫星发射之前需要对有效载荷的功能进行系统性验证,因此基于Lab Windows/CVI(C programming language Virtual Instrument)开发平台建设了一套用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测试的地面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有效载荷系统测试的集成化、自动化,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测试效率,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的顺利交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