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3篇 |
免费 | 1173篇 |
国内免费 | 12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9篇 |
大气科学 | 720篇 |
地球物理 | 962篇 |
地质学 | 3007篇 |
海洋学 | 871篇 |
天文学 | 46篇 |
综合类 | 536篇 |
自然地理 | 7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233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271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50篇 |
2014年 | 353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04篇 |
2008年 | 270篇 |
2007年 | 274篇 |
2006年 | 285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理论推导和对工程实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对天然场地和存在邻近建筑物时2种情况下的墙后地表沉降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上海软土地区墙后地表沉降经验公式,对存在建筑物超载情况下的地表沉降曲线进行了良好的拟合,直观地表示出地表沉降槽的大小及形状、墙后最大沉降点的位置等。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的存在能显著改变天然场地的地表沉降曲线形态,是否考虑建筑物存在的影响,将影响到对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82.
浙江省常山县苦麻岭地区位于钱塘台褶皱带华埠-新登陷褶带上,具备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条件,但地形起伏大、构造复杂、植被发育茂盛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探矿效果。为此采用双频激电法,通过对称四极测深对该勘查区进行勘探。针对视电阻率测深曲线出现的跳跃、波动等异常形态,结合地层岩性、构造裂隙发育情况及视幅频率反映,对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并依据视电阻率曲线拐点异常及增大趋势确定区内花岗岩岩体埋深及边界变化规律,指出该花岗岩顶部界面较平缓或下凹处,其围岩接触带为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由视电阻率ρs和视幅频率Fs断面图推断,矿化异常等值线未封闭,异常中心位于测线以东,该结论对勘查区及类似地区扩大找矿规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提要:成都平原晚更新世成都粘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不同剖面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平均75.24%)、Al2O3(平均14.12%)、Fe2O3(平均5.81%)为主,地球化学特征与UCC基本相似。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具有较高的TiO2/Al2O3、Zr/Al、Zr/Ti和Y/Al以及较低的Eu/Eu?鄢、LaN/SmN和LaN/YbN比值,这些特征与成都平原第四系深层土壤样品组成一致,表明成都粘土来源于当地,与北方黄土物源不同。成都粘土CIA平均值为78.59,高于北方黄土平均值(69.34),经历了中期的K迁移阶段,在风化过程中Ca、Na、Mg和K是主要的活动性元素。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Na、Mg、K和Ca亏损较大,表明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新疆土地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分析,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调控理论以及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必须向土地资源适宜性提高和利用结构优化与功能趋强方向转变,提出了有约束力条件下的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85.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优质烃源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小而肥”,目前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超出早期估算的地质资源量,早期对烃源岩的认识不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仍缺少精确刻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该洼陷勘探潜力的认知。以该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利用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采取层序地层学开展了番禺4洼烃源岩的预测工作。通过地震资料上识别的各种反射特征,结合区内已有钻井资料识别的旋回特征,将番禺4洼文昌组划分5个三级层序,进而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沉积学最新技术手段,精细揭示了番禺4洼文昌组文三段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番禺4洼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较为广泛,尤其在北次洼和西次洼,优质源岩面积均超过了以往预期。这一研究成果对本区和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87.
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及爆发性增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7年12月18—19日,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20h的浓雾过程,其中能见度低于50m的强浓雾几乎占到整个雾过程的1/3。利用同期在南京市北郊的外场观测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该次雾的演变过程、微物理结构及边界层特征,探讨了地面雾爆发性增强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次雾在西南平流的增湿作用下触发生成;日出后,平流输送和地表蒸发提供了充足水汽来源,贴地层逆温因高空下沉增温而向上抬升且稳定存在,因此大雾得以维持;整个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平均直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谱曲线均呈指数下降分布,雾滴集中在小滴端;两次地面雾爆发性增强均发生在夜间,其特征为各微物理参量明显增大,滴谱上抬拓宽;爆发性增强的原因是地表气温陡降、贴地层逆温增强及可充当雾滴凝结核的气溶胶大粒子数增多。 相似文献
88.
89.
甘肃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床隐爆角砾岩体的发现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质研究发现,南金山金矿区出露的下石炭统白山组上岩组的部分岩石为隐爆角砾岩,其中厚层-块状变花岗质砂砾岩为隐爆岩浆角砾岩,厚层-块状变凝灰质砂砾岩为隐爆凝灰角砾岩。隐爆角砾岩体呈近EW向带状分布,隐爆岩浆角砾岩分布于岩体中部,构成岩体的内带,隐爆凝灰角砾岩对称分布于岩体南北两侧,构成岩体的外带。经矿床地质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隐爆角砾岩体及隐爆断裂构造的控制,金矿体分布于隐爆角砾岩体外带的隐爆凝灰角砾岩及隐爆断裂中;提出了隐爆角砾岩体外带成矿、对称成矿和双层成矿等3条矿体分布规律。采用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仪进行了深部地球物理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隐爆角砾岩体控矿及其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