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刘子琳  宁修仁 《海洋学报》1997,19(6):109-115
1992年笔者对象山港水域浮游植物现在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理一个高生物量的海湾,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3.50-5.93mg/m^3;初级生产力瑞为444.5-871.0mg/(m^2.d),湾内不同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区域和时间季节性,港顶部陆缘影响显著,水体交换缓稳定性好,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高;港口受邻近海水的不断调节,海汉较不体交换快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43.
浙江潮下带海域秋季初级生产力和叶绿素α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The investigation of phytoplankton standing stock, euphotic layer and photosynthesis rate were carried out in 19 27 of January, 2000 at three longitudinal sections (70°30′E, 73°00′E and 75°30′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 value of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was in inshore bay, polynya and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investigated sea area. At various investigated stations, averag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t sub surface layer (25 m)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surface layer; its concentration at the deeper layers of over 50 m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 At anchor station, the maximum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ppeared at surface layer in Antarctic summer's afternoon while the minimum value appeared in the morning;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t water layer of 0 25 m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at deep water layer, being related to the releasing of ice algae. High productivity was in inshore bay and polynya of continental shelf.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at surface layer i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seawater. The sea area with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of over 1.0 μg/dm 3 may be the convergence of CO 2 and that of below 1.0 μg/dm 3 may be the source of CO 2.  相似文献   
45.
2002年5~7月对杭州湾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农发养殖实验场的4口大小不同、放苗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淡化对虾养殖虾池水体中的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养殖过程中,4口虾池的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各虾池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变化幅度不一,所测数值中有68%超过富营养化阈值,因而该水体在养殖期间已呈富营养化状态,但此间没有发生赤潮。(2)4口虾池水体中的脱镁叶绿素与叶绿素a含量比值的变化有所不同,1、4号虾池在养殖过程中该比值呈下降趋势,表明1、4号虾池水质相对正常、稳定;2、3号虾池在养殖中期该比值急剧上升,表明2、3号虾池在养殖中期水质曾发生剧烈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养殖对虾的减产。因而,养殖水体水质的剧烈变化较其富营养化程度更能直接影响对虾的产量。  相似文献   
46.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产力是海洋生态系食物网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环节,是供养其摄食者——浮游动物的物质基础,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区鱼、虾、贝等经济渔业资源的变动。对浮游植物粒度分级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研究海洋生态系自然群落结构、功能及其环境调控,并可对了解其捕食者群体的特性和营养关系提供重要信息。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生态环境的季节变化显著,同时渤海周围又是人口相对集中,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区域,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初,科学家们曾在渤海进行过不少初级生产力的观测(费尊乐等,1988;朱明远等,1993;吕端华等,1999),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生产力粒度结构方面的资料尚为欠缺。而近年来渤海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因此在该海域进行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别是浮游动物种群动力学的研究时,必须同步开展初级生产力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过程研究。 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研究渤海春末、夏初对虾产卵期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初级产力的粒度结构、周日和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浮游动物摄食之间关系,从而为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式的建立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杭州湾——舟山渔场秋季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1995年9月在杭州湾和长江口至舟山海区进行了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水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22.68±63.33)×104个/dm3;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2.80±3.46μg/dm3,小于20μm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对叶绿素a的贡献占71%;平均初级生产力(C)为692.5±1192.4mg/(m2·d),小于20μm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对总生产力的贡献占68%.河口区悬浮物质浓度高,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光的限制,各项生物参数与真光层深度紧密相关.生物锋区位于真光层深度10~20m、盐度26~32的长江冲淡水稀释区.同时探讨了浮游植物细胞活性(R)与光合作用同化数(AN)、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与海面光谱反射率的相互关系,为海洋水色遥感在初级生产力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9年4月至1990年1月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生态基线调查资料,对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潮流急,潮差大,营养盐丰富,悬浮泥沙含量高,且叶绿素α含量比较低。 光合作用同化数随季节而异,平均值为3.07mgC·mgchla~(-1)·h~(-1)。水域现场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和水体强烈混合的限制,平均值仅为27·00mgC·m~(-2)·d~(-1)。而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初级生产力为60.14mgC·m~(-2)·d~(-1),高于秋、春两季,冬季最低,仅为2.31mgC·m~(-2)·d~(-1)。  相似文献   
49.
象山港微微型光能自养生物丰度与分布及其环境制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1992年2月和8月作者在浙江象山港对海洋微微型光能自养原核生物——蓝细菌Synechococcus和微微型光能自养真核生物的丰度与分布、环境制约、时空变化及蓝细菌种群的表观增长率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微微型光能自养生物的细胞丰度均为夏季(蓝细菌丰度平均为3.29×103cell/cm3,真核生物平均为1.61×103cell/cm3)高于冬季(蓝细菌平均丰度为1.23×103cell/cm3,真核生物为0.37×103cell/cm3).冬季蓝细菌丰度港口部低于港中、顶部,而真核生物丰度的空间分布则相反;夏季两类生物细胞丰度在港口部与港中、顶部相近.周日连续观测表明,细胞丰度的周日变化与潮汐和悬浮体浓度明显相关.表观增长率夏季高于冬季.实验表明,水温、悬浮体浓度和光的可利用率是制约这两类微微型光能自养生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0.
渤、黄、东海初级生产力和潜在渔业生产量的评估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1984年8月、11月和1985年2月、5月,笔者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即28°~34°N、127°E以西海域进行了初级生产力及其有关环境要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现存量、生产力和生理活性均为春、夏两季高,秋、冬依次降低.春、夏两季高值区多出现在跃层附近和水团交汇处;秋、冬两季由于水体的强列混合,各要素分布趋于均匀.真光带叶绿素a平均值四季均为沿岸水>陆架混合变性水>台湾暖流及黑潮水.初级生产力春季沿岸水最高,陆架变性水和台湾暖流水相当;夏季陆架变性水>台湾暖流水>沿岸水;秋、冬则为台湾暖流水>陆架变性水>沿岸水.文章还评估了年有机碳生产量,并结合同期调查的渤海和黄海北部的结果,评估了渤、黄、东海的年初级生产量和潜在渔业生产量.3个海区总年有机碳生产量约为198.9×106t,总潜在鱼类生产量约为5.4×106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