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青岛滨海水温的异常变化,发现存在28~50个月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在山东南部沿海普遍存在,并与黑潮流域水温异常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还与南方涛动有一定的遥相关,对埃尔尼诺事件有明显的响应。因此,这种低频振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2.
移民对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瑛  李芬英  马斌 《地理科学》2018,38(9):1483-1490
基于中国对美国各州的移民和直接投资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得出:美国华人移民的人口重心和集聚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重心变化区域也位于美国东、中部地区,二者在空间上的重叠性和耦合性日益增强。进而运用灰色关联法实证华人移民对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处于中等水平,且影响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3.
地震仪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仪是地震监测中最关键的仪器,负责对地震信息进行采集和记录,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可靠与否.因此,了解不同原理地震仪的性能和适用环境,对于地震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不同类型地震仪的原理出发,简要概括了其优缺点,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现状,以便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目前本课题组正在研究的一款激光多普勒地震仪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4.
国际大都市Sub—CBD建设刍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际大都市的Sub-CBD(副中心)建设正在形成方兴未艾的热潮,以往比较重视CBD(中央商务区)的系统研究,而忽视Sub-CBD的理论建设,本文从分析CBD与Sub-CBD的关系入手,研究了Sub-CBD的形成机制,提出了Sub-CBD的定义和对相关问题的理论认识,探讨了以步行街、过街天桥系统、地下街市为主要内涵的Sub-CBD建设新趋势,最后,本文还提出了Sub-CBD建设中必须引起注意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5.
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纵贯辽宁省,现今仍然活动,1975年海城MS7.3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系统上.利用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布设的渤海湾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结合辽宁省固定地震台网数据,重新拾取了780个区域小地震,并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获得了546个地震事件的定位结果.通过自助法得到双差定位的平均水平误差和深度误差分别为1.5和1.9km.结果显示在观测周期内,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主断裂地震不活跃,但是主断裂东侧的海城河断裂和太子河断裂小震沿断裂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利用gCAP(general Cut and Paste)方法计算了区域地震震源机制解,选取出4个可信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前人已有结果,认为研究区的小地震震源机制主要以走滑与正断为主,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吻合良好.海城河和太子河断裂的地震活动深达中下地壳,结合热流数据和岩石物理实验,推测研究区中下地壳由干燥的镁铁质岩石组成.  相似文献   
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2016与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COFDI)流量与存量先后跃升至全球第二位,由外商直接投资吸收国转变为世界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在中美双方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入背景下,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位东道国。投资是落于具体地域的,不同尺度地域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导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时空分异的重要原因。立足于中国(投资母国)视角,以美国州内各选区为研究地域尺度,利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美国典型州——得克萨斯州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格局与演变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引入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COFDI在得州内各选区间投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得州内COFDI存量持续增长,但阶段性特征明显;(2)得州内COFDI以国有企业并购为主,且主要集中在能源产业;(3)COFDI州内集聚程度较弱,局部选区间多呈现出相异属性集聚特征;(4)市场规模、劳工人数、交通通达性、华人移民数对COFDI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成本、教育水平、税率、经济密度对COFDI具有不同程度的负向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政府、跨国企业在...  相似文献   
27.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HM指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08—2019年中国与加勒比国家的贸易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与加勒比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中国与加勒比国家贸易合作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集中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大国;(3)中国与加勒比国家的贸易联系强度较低,但贸易关系正向紧密方向发展;(4)中国在加勒比国家主要进口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5)加勒比国家商品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显著高于中国商品出口对加勒比国家的依赖程度,呈现出非对称性结构;(6)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创新水平成为影响中国与加勒比国家贸易的重要因素,双因子交互探测解释力高于单因子探测,包括“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两种类型,其中“双因子增强”占主导。  相似文献   
28.
近10年以来中国出境旅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增长率、地理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和旅游偏好等指标分析了2004年~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年际变动指数分析表明,中国出境韩国、泰国、柬埔寨、美国和印尼客流的年际变动较大。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出境旅游的整体呈波动式增长态势,根据各国增长率的历时性变化可将其分为稳定型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波动型和衰退型四大类,其中,印尼、韩国增长率均值排前两位,马来西亚、蒙古排后两位。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分析表明中国出境旅游空间分布经历了"大分散—小集中"并逐步趋于分散化的特征。旅游偏好指数分析表明,中国出境游客偏爱港澳,出国旅游对新、马、泰、日、韩、美的偏好较高(其中,泰、新、日排名前  相似文献   
29.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美经贸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 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至2012年,美国已成为接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自相关,以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0-2014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COFDI在美国地域分布的不平衡程度有所下降,整体逐渐趋向均衡;②美国吸收COFDI的区域差异较大,南部地区总量领先但增速较慢,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实力平均但增速较快,整体差距逐渐缩小;③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南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表现为“以点带线,多点成面”的时空演化过程;④总体来看,COFDI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程度尚不显著,呈现“集聚--随机分布--离散”的空间形态,局部区域形成“冷、热区”的分化。  相似文献   
30.
2005年以来,中国对金砖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上升,研究金砖四国利用COFDI的效益与投资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有利于中国对其投资的持续良好发展。通过计算COFDI业绩指数,衡量金砖四国引进及利用COFDI的能力;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教、自然环境五方面选取26个指标,基于改进的熵权法计算出2005-2015年金砖国家的投资环境分值,用以衡量各国投资环境的优劣;进而建立起金砖四国COFDI业绩指数与投资环境分值的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二者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金砖四国COFDI与投资环境耦合状况差异较小,俄罗斯耦合度最好,处于中等关联,其余三国次之,在较低关联或中等关联之间波动。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较大,南非协调度最佳,达到初级协调至良好协调,俄罗斯从濒临失调发展到勉强协调,巴西和印度相对落后基本处于失调状态。研究可为中国对金砖四国的进一步直接投资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