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ArcView的水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M陆地卫星资料提取辽宁省水资源数据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建立了辽宁省水资源数据库系统。通过对地表水、水利工程数据库的建立与基础数据的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空间与属性数据的显示、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2.
93.
94.
高菠阳  刘卫东  宋涛  冯锐  计启迪 《地理研究》2020,39(12):2718-2730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加速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而对于这些“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往往面临着东道国社会环境及治理结构变革、制度制约、文化冲突等多重挑战。此前经济地理学提出的“主动嵌入”和“被动嵌入”,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呈现的“外资”与东道国治理结构、地方制度文化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构建了“全球-国家-地方”多尺度嵌入的分析框架,以缅甸莱比塘铜矿为例,阐释企业如何通过多样化制度创新,顺应东道国的社会变革,突破制度和文化的制约,从而取得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多赢”局面的合作模式,从而从新的视角理解制度的多尺度性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尺度要素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作用,且作用模式有不同的组合,同时多个尺度要素的嵌入和影响过程也存在时序效应。最后,结合莱比塘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冯锐  高菠阳  陈钰淳  张婷婷 《地理研究》2020,39(9):1972-1986
科技创新与金融生态的紧密结合是社会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地以及经济活力较高的区域之一,在推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和产业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2009—2018年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并分析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力度持续增大,市场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制度日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但区域间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受到政府科技投入、金融效率、高新技术发展等因素的正向影响,但广东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最后,研究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服务部门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阐述了农业遥感等数据平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作物类型精准识别、作物产量估产机理研究以及遥感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气象保障大数据的尺度转换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的建立需要全面整合专家智慧、遥感技术、大数据、服务方式等研究理论和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遥感应用模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气象等综合信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7.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2023,(12):594-606
商周期间的地震记载多在川西—陕甘交界地区,山体垮塌十分普遍。现代科学将之划分成4种主要形态:落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其中以地震致崩塌和滑坡的危害最大。具体地介绍了汶川、湔江、叠溪和磨西地震山崩的灾情,特别是王家岩滑坡的力学机制;分析了历史上滑坡、河流改道、堰塞湖溃坝三大次生灾害;说明在青藏高原的推挤作用下,该区岩体的反复破裂是致灾元凶。  相似文献   
98.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2023,(11):547-560
《竹书纪年》记载了大禹建夏以前的地震活动和气候变化,考古研究证实了公元前21世纪和17世纪两次上古地震的真实性,还揭示了北半球“小冰期”对全球生态文明的重大影响。介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以及对黄河溃决的影响。大禹治水的真实性研究在深入,更加重视到地震原因。结合近年间青铜器遂公盨的重大发现,作者从地震堰塞坝和太行山前断裂上探讨了大禹治水的可能机制。最后,简介了近年间在地震考古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9.
100.
土地的坡度和高程是决定耕地质量与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对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土地资源调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依托ArcGIS软件平台,利用辽宁省1∶2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空间分辨率为100 m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DEM完成了辽宁省坡地资源信息的提取与分级,并对坡地资源的利用规划进行分析,为辽宁省土地规划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自动、客观、高精度的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