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篇 |
大气科学 | 36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180篇 |
海洋学 | 31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13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13地层普遍发育了很好的碎屑岩,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为了认清柴西北区E13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在岩心观察、显微分析和各种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划分了本区成岩作用序列,并通过热力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存在四次较大规模的成岩作用,第一次是白云石胶结及交代作用,第二次是方解石的胶结与交代作用,第三次是胶结物的溶解,第四次是晚期硬石膏的胶结及交代作用,而油气充注发生在溶解作用之后硬石膏胶结作用之前。另外,压实和压溶作用贯穿整个成岩作用过程。各种成岩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热力学体系下进行的,通过细致的热力学推导,绘制出包含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等矿物相在内的五组分相图,从而得到了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2.
153.
石炭纪生物礁在晚古生代礁体演化序列中处于特殊地位。石炭纪是生物礁地史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发育的生物礁类型有:(1)叶状藻礁丘;(2)叠层石礁丘;(3)珊瑚礁;(4)Waulsortian灰泥丘;(5)Chaetetes礁丘;(6)钙质微生物—藻礁丘。石炭纪生物礁总体上表现为礁相结构、造礁群落组成及礁体建造阶段的造礁作用相对比较简单,这些都体现出生物礁在石炭纪的发展受到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在以藻礁占主导地位的宾夕法尼亚亚纪,中国后生动物骨架礁发育,尤其是发育有Fomitchevella大型珊瑚礁,成为世界石炭纪生物礁的一个亮点。从石炭纪整个生物礁的发展情况来看,后生动物骨架礁与以微生物和钙藻为主导的生物礁或许是两个平行发展的礁系统,后生动物骨架礁的发展在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后有明显的演化滞后现象,以钙藻和微生物为主导的造礁群落的复苏在生物灭绝事件之后更为迅速。从石炭纪生物礁古地理分布来看,石炭纪生物礁基本上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区域,因此,它们代表了在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礁体,与现代珊瑚礁的分布相近似。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这里综合应用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有利煤层气储层分布区的预测。在研究中,有效应用测井资料,根据SMB工区3号主力煤层及其上部小煤层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纵向组合分布及其分类,结合煤层与围岩间的物性差异所引起的地震振幅横向变化特征对煤层的横向展布进行预测。通过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选择地震均方根振幅属性进行SMB工区煤层分布区地震相带的刻画,地震相带边界明显。综合分析试验区沉积地质背景,有效应用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进行试验区地震相、沉积相的描述,优选了有利的煤层分布区即三角洲分流间湾沉积区,实现了煤层气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7.
158.
白忱鹤迁徙路径与地面条件变化信息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两千多年来的文字记载 ,候鸟适应了地球系统的气候环流、地表温度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选择了迁徙这种生存方式 ,幼年候鸟在迁徙往返中成长 ,候鸟种群在千里迁徙中优胜劣汰。传统监测候鸟迁徙路线的方法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这种方法的回收率为 1 0 %左右。近年来 ,我们与北海道环境研究所、东京大学 ,围绕鹤类鸟迁徙路径及其地面条件变化问题 ,开展了卫星跟踪数据、遥感成像数据、地表温度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得到了初步的结果。这项研究对中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和待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区的布局和发展 ,以及候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候鸟 ,白忱鹤的迁徙路径监测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9.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新型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特点,因此,地热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地热产业现状和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地热能产业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以推动地热产业的良好发展,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0.
分形节理力学性质的光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根据Weierstrass函数,用计算机生成6条维数不同的分形曲线,在聚碳酸脂板上加工出贯通节理模型,来模拟节理剖面的粗糙度。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向压缩光弹实验,并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定量刻画节理粗糙度的分维对节理变形、强度的影响,其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