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7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5篇 |
大气科学 | 100篇 |
地球物理 | 113篇 |
地质学 | 372篇 |
海洋学 | 6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06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822.
阴山中段山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0年TM数据和2000年ETM数据,以农牧交错带的阴山山地中段为研究区,分析1990~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重点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耕地的转移流向主要集中于草地,而草地的转移流向又集中于耕地,林地消失区主要转变为草地。阴山北麓为草地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区域;阴山南部是林地向草地转变最为集中的区域;阴山中部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相对较少。在土地利用的垂向变化上,耕地减少区域集中分布于海拔1500~1600m及1700~1850m;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分布区域大致在海拔1700~1900m范围;海拔1600-1800m为草地-耕地相互转移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草地面积主要在海拔1450-1600m范围增加,在1650-1800m范围内减少;林地除在海拔2000~2200m范围内与非林地相互转变大致持平外,在其余地区均发生退化。海拔1800m和海拔2100左右是本农牧交错带山地土地利用类型波动最为集中的两个分布区。 相似文献
823.
为明确层序格架下不同构造—沉积分异格局内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展布特征和页岩气储层差异特征。基于T-R层序模型划分筇竹寺组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格架约束下,对筇竹寺组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及孔隙结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筇竹寺组可识别及划分出4个层序界面与3个三级层序,各层序厚度表现为从绵阳—长宁裂陷的裂陷中心向裂陷外缘逐渐减薄,其中SQ2-RST的厚度在JS1—JY2地区大幅减薄,SQ3厚度减薄范围扩展至Z4—JS1一线。明确了层序格架内不同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特征:TOC含量表现为TST大于RST,裂陷中心大于过渡带大于裂陷外缘;矿物含量表现为SQ1和SQ2以长石和石英为主,而SQ3以黏土和石英为主,过渡带的石英和黄铁矿含量高于裂陷外缘;孔隙度表现为过渡带大于裂陷外缘,SQ1低于SQ3和SQ2,且SQ1有机质孔发育较差。绵阳—长宁裂陷的构造—沉积分异作用控制了筇竹寺组沉积时期的地形地貌和水体深度,导致不同层序和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水平、自生矿物形成环境以及底板封闭性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影响了有机质的富集、矿物组分含量和孔隙发育特... 相似文献
824.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选育群体作为试验群体,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头长、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背吻距、背鳍基长等8个主要体尺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上述8个性状的遗传力在0.131—0.313之间,多为中等或偏低遗传力,其中背鳍基长遗传力最低,为0.131±0.039,体高遗传力最高,为0.313±0.086。采用皮尔逊相关法估计上述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结果显示,上述性状间表型相关变化范围为0.016—0.815。采用两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上述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上述性状间遗传相关变化范围为0.065—0.866。在本研究中,比较分析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发现,虽然体厚与尾柄长的表型相关最低,仅为0.016,相关性不显著(P0.05),但是遗传相关为0.247,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统计分析达到显著水平(P0.05)。体厚与背鳍基长的表型相关为0.647,t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遗传相关仅为0.305,LRT统计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该群体中各体尺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水平不完全相同,在设计育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825.
1961年3月8日宜都潘家湾、1964年9月5日郧西安家、1969年1月2日保康马良坪发生的三次中强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震级始终未能统二确定;历年来汇编的地震目录和报告也很不一致。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有必要重新确定这三次地震的震级。 相似文献
826.
海北高寒草甸的季节冻土及在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区植被下的草毡寒冻雏形土属季节性冻土,因温度低,冻土在年内的每个月均可发生.一般在11月中旬可形成稳定的季节冻结层,至翌年3~4月冻土层厚度最大可达230cm.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开始,土壤开始消融,至6月下旬到7月上旬冻土全部消失.分析发现,季节冻土在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季节冻土的存在和维持将给高寒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对植物初期营养生长发育有利,可弥补春夏之交时降水不足所引起的干旱胁迫影响;2)季节冻土的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植物残体和土壤有机质留存于土壤,并随土壤冻结和融化过程发生迁移,可提高土壤肥力;3)较高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土壤胡敏酸的形成,可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其它有机元素的供给;4)冻土层所形成较高的土壤水分使土体热容量加大,从而调节因气候异常波动引起的土壤温度变化;5)季节冻土的变化对植物地上年生产量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表现出从10月或11月开始,土壤冻结速率快,对提高植物地上年生产量有利.这也证实,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土壤有机质将加快分解速度,土壤水分因受温度升高、冻结期缩短,其贮存能力降低;受温度升高的影响,地表蒸发能力加大,若降水仍保持目前的水平,土壤水分将明显减少,将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有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827.
关于风和潮流作用下单点系泊船体的鱼尾状摆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模型试验和静平衡状态的特征值分析调查了单点系泊的船体在风和潮流作用下的鱼尾状摆动的特性。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一致。为了调查浅水效应,还进行了浅水中的鱼尾状摆动的数值模拟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28.
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技术在哈密白山钼矿深部找矿和远景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测量(GS)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新疆哈密白山钼矿勘查实践中.哈密白山钼矿深孔在1400m以下的深部验证了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证实白山钼矿属于斑岩型钼矿.岩体顶盖碎裂角岩化带是热接触变质的产物,含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能较好地反映隐伏花岗岩体的就位空间和大致的侵入界线,深部隐伏花岗岩显示高阻高重力异常,中低阻异常围绕高阻高重异常周边分布,钻探验证在高阻异常顶部200~2500Ωm中低阻异常区间对应的是钼矿层位.依据钻探工程对隐伏花岗岩和钼矿层的控制,对应CSAMT测深剖面似电阻率等值线区间,大致推断隐伏花岗岩的侵入顶界和定位预测深部的钼矿赋存空间.白山钼矿的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2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829.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