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7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5篇 |
大气科学 | 100篇 |
地球物理 | 113篇 |
地质学 | 372篇 |
海洋学 | 6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06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01.
802.
803.
隧道施工风险一方面取决于地质条件、设计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于施工技术水平、灾害体探测能力、监测控制能力这些主观因素,其实质是两者水平的比较。基于此,本文选取围岩条件、隧道设计条件、施工措施质量控制、地质预报能力、施工队伍素质和监控测量组织管理能力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最后将本套评估系统应用到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隧道施工,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占比较大和风险评分较高的指标分析出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施工建议,在现场整改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再次评估,直至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为止。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获得了理想的风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04.
805.
震后避难空间是居民遭遇地震时紧急疏散、避难、临时生活的重要区域。以无人机影像为基础,采用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与GIS栅格化的分析方法,构建震后避难空间评价指标,建立基于遥感影像的震后避难空间快速提取模型,并以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为例,将避难空间提取的结果与震后居民实际选取的避难空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共计提取可用避难空间70个,根据目标函数F得到最优避难空间5个,其中每个避难空间在漾濞MS6.4地震中实际帐篷数量分别为72、55、54、30、44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匹配。 相似文献
806.
阴山中段山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0年TM数据和2000年ETM数据,以农牧交错带的阴山山地中段为研究区,分析1990~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重点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耕地的转移流向主要集中于草地,而草地的转移流向又集中于耕地,林地消失区主要转变为草地。阴山北麓为草地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区域;阴山南部是林地向草地转变最为集中的区域;阴山中部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相对较少。在土地利用的垂向变化上,耕地减少区域集中分布于海拔1500~1600m及1700~1850m;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分布区域大致在海拔1700~1900m范围;海拔1600-1800m为草地-耕地相互转移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草地面积主要在海拔1450-1600m范围增加,在1650-1800m范围内减少;林地除在海拔2000~2200m范围内与非林地相互转变大致持平外,在其余地区均发生退化。海拔1800m和海拔2100左右是本农牧交错带山地土地利用类型波动最为集中的两个分布区。 相似文献
807.
海北高寒草甸的季节冻土及在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区植被下的草毡寒冻雏形土属季节性冻土,因温度低,冻土在年内的每个月均可发生.一般在11月中旬可形成稳定的季节冻结层,至翌年3~4月冻土层厚度最大可达230cm.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开始,土壤开始消融,至6月下旬到7月上旬冻土全部消失.分析发现,季节冻土在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季节冻土的存在和维持将给高寒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对植物初期营养生长发育有利,可弥补春夏之交时降水不足所引起的干旱胁迫影响;2)季节冻土的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植物残体和土壤有机质留存于土壤,并随土壤冻结和融化过程发生迁移,可提高土壤肥力;3)较高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土壤胡敏酸的形成,可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其它有机元素的供给;4)冻土层所形成较高的土壤水分使土体热容量加大,从而调节因气候异常波动引起的土壤温度变化;5)季节冻土的变化对植物地上年生产量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表现出从10月或11月开始,土壤冻结速率快,对提高植物地上年生产量有利.这也证实,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土壤有机质将加快分解速度,土壤水分因受温度升高、冻结期缩短,其贮存能力降低;受温度升高的影响,地表蒸发能力加大,若降水仍保持目前的水平,土壤水分将明显减少,将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有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808.
关于风和潮流作用下单点系泊船体的鱼尾状摆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模型试验和静平衡状态的特征值分析调查了单点系泊的船体在风和潮流作用下的鱼尾状摆动的特性。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一致。为了调查浅水效应,还进行了浅水中的鱼尾状摆动的数值模拟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09.
漠河前陆盆地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区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对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构造背景的稳定与否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已成为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研究的有效手段. 分析表明, 中生代漠河盆地砂岩在化学成分特征上显示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特点; 同时又充分地揭示出, 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北侧的造山带并接受了盆地南侧的大陆区碎屑来源, 具有前陆盆地的二元物源特征. 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认为中国黑龙江省漠河盆地的堆积物应属于磨拉石沉积, 所反映出的盆地构造类型应为前陆盆地, 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裂谷盆地. 这一研究结果为漠河前陆盆地与相邻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在中生代的构造成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0.
1961年3月8日宜都潘家湾、1964年9月5日郧西安家、1969年1月2日保康马良坪发生的三次中强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震级始终未能统二确定;历年来汇编的地震目录和报告也很不一致。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有必要重新确定这三次地震的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