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01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679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摘 要: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 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52.
知识图谱使用人与机器能共同理解的语言,以"图"的方式来描述真实世界,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是构建单体矿床、成矿系列和重要成矿区(带)的知识图谱实验的一部分,收集了钦杭成矿带6个较为典型的斑岩铜矿、斑岩-夕卡岩型铜矿的原始文本数据,参照斑岩铜矿床概念模型进行知识获取,标注、抽提文本中的实体、关系、属性,构建...  相似文献   
953.
用化学品对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硫属元素Se(Ⅳ)和Te(Ⅳ)单组分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毒性效应,用相加指数法评价了Se(Ⅳ)和Te(Ⅳ)双组分对螺旋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e(Ⅳ)对螺旋藻的毒性大于Se(Ⅳ),其EC50,96h分别为125.2 mg/L和36.1 mg/L;Se(IV)和Te(Ⅳ)的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 其EC50,96h为103.1 mg/L.  相似文献   
954.
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方式(CdCl2浓度、胁迫时间、接种藻密度等)下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去除Cd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CdCl2浓度的增大,藻体总吸附量呈递增趋势,其中藻体表面吸附量远远大于细胞内含量,占总吸附量的95%以上。培养96h,藻体总吸附量比培养10d小,但单位藻质量去除Cd的能力却高于培养10d的实验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接种藻密度对藻体去除Cd的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5.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动水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受碰撞絮凝概率与剪切破碎概率、絮凝体所受外力与本身抗力两大关系的制约,而流速又通过制约以上两大因素的变化,成为制约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6.
新疆巴什苏洪铌钽矿是近年新发现的稀有矿床.依据野外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研究总结了该矿床的特征:矿床类型属碱性花岗岩和碱性伟晶岩复合型矿床,含矿岩体包括碱长花岗岩脉和侧向的霓长伟晶岩两种形式;主矿体产于第四期中细粒碱性花岗岩中,呈密集脉状沿近EW向分布,矿脉具有陡倾、厚度稳定连续分布特点.估算铌钽资源量超过1万吨,...  相似文献   
957.
准确捕捉视觉注视方向可有效提高行人导航效率和安全性,由于现有注视方向估计方法无法满足行人导航对便携性的需求,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眼镜估计行人注视方向的模型.首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特征度量注视图像和街景视图的相似度;然后,根据行人和街景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建立行人注视方向估计模型.实验选取两个校园场景中的28个测试点估...  相似文献   
958.
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河和长江流域极端径流影响的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丽娟  董文杰  张勇 《大气科学》2013,37(3):634-644
使用NASA-NCAR全球环流模式FvGCM结果驱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20 km),进行1961~1990年当代气候模拟(控制试验)和2071~2100年IPCC A2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情景模拟(A2情景模拟试验)。将RegCM3同高分辨率大尺度汇流模型LRM(分辨率0.25°×0.25°)连接,分析水文极端事件在A2情景下相对于当代气候的变化,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水文极端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来黄河流域径流年变率增大,月变率减小,日变率在头道拐站以上流域减小,以下流域增大。未来兰州以上半湿润地区,流域东南部湿润区出现径流量峰值的可能性增大,而流域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出现径流量百分位极值的可能性减小。未来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发生流域洪水的风险在夏季月份减少,其余月份均增大。(2)未来长江干流径流年际变率增大,上中游地区径流日和月变率减小,下游地区略有增大;未来汉江流域径流量的年、月和日变率均增大。未来长江干流发生流域洪水的风险在夏季明显降低,而汉江流域各月发生流域洪水的可能性均增大。  相似文献   
959.
新时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过程综合与深化、陆地表层系统集成、陆海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应用等方面。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在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以下前沿领域与方向:①地貌学需要重点加强地貌学与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研究;②生物地理学有待深化属性地理学、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连接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地理空间分布与人类需求;③水文学需要开展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综合集成研究,发展生态水文学、社会水文学、水文形态学等新兴学科领域;④自然地理学有待全方位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在气候变化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功能;⑤综合自然地理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⑥自然地理学需深化耦合自然与人文要素及过程研究,建立发展复杂系统模拟模型,分析和模拟变化环境下的自然、人文要素耦合机制和陆地表层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60.
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作为大火燃烧的产物有很强的化学惰性及生物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地保存,所以成为恢复古代大火历史的最常用指标。近年来世界各地二叠系—三叠系(P-Tr)界线地层中相继发现了黑碳(木炭等)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等记录,特别是在煤山P-Tr界线地层,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含量在生物灭绝线附近(25~26层)出现极高的峰值,据此首次明确地提出了P-Tr界线大火事件。P-Tr界线大火的规模、性质如何,与P-Tr界线生物灭绝有什么关系等,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大火事件发生在陆地上,通过其燃烧及排放的烟尘等,把陆地、大气和海洋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系统的整体观来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变迁。因此,在回顾和总结P-Tr界线地层中的大火燃烧记录基础上,评述了大火事件与生物灭绝及相关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P-Tr界线生物灭绝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