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管理创新对于加强和改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机关管理创新的视角出发,对垦利县国土资源局实施管理体系认证和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深入分析,提出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2.
针对2009—2017年6~9月天津地区140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将NCEP FNL(1°×1°)全球分析资料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融合,计算天津地区短时强降水的融合物理量参数,通过偏差和偏差区间占有率等分析融合物理量的可信度,并在大量样本统计基础上给出不同月份的短时强降水环境参量特征和指标。结果表明:(1)基于NCEP FNL分析资料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融合物理量在短时强降水潜势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融合CAPE、LI、LCL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60.7J.kg-1、0.9℃、14hPa,与融合前的NCEP FNL物理量相比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8.1%、48.0%、49.0%。(2)不同月份短时强降水发生所必需的水汽、热力和能量等环境条件差异显著,TPW、K、LI、CAPE、LCL和Z0均呈现明显的月变化特征。(3)若以75%短时强降水发生的环境条件作为预报指标,7~8月TPW、K、CAPE、Z0、LCL物理量阈值极为相近,短时强降水多发生在TPW>45kg.m-2、K>32℃、CAPE>835J.kg-1、LCL>882 hPa、Z0>4300m条件下,6月物理量指标要求明显降低,如TPW>34kg.m-2、K>30℃、CAPE>353J.kg-1、LCL>880 hPa、Z0>3900m,9月预报指标要求则最低。  相似文献   
83.
2019年8月22日在黑龙江绥滨发生9次小震活动,地震活动分布的时间与空间相对集中。利用调制地震、震源机制解及视应力等方法,分析此次小震序列活动特征,并结合黑龙江省以往震例,进行震后趋势分析,初步判定,黑龙江绥滨地区后续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4.
本工作参照Johansen等人分离Fe,Co的优点,以阴离子交换和反相色层法有效地除去Cr,Fe,Co,Sc放射性核素的干扰、用国际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仪器及试剂γ—射线谱仪: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量系统是由一个70cm~3同轴Ge(Li)探测器,对~(60)Col332KeV峰的分辨率为3.5KeV,峰康比为20:1和一台Laben—4096多道分析器组成,放化中子活化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85.
调查了广州海珠湿地公园8种人工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并运用Brey模型对各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8种人工红树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年次级生产力以2011年拉关木样地最高,为13.60 g/(m~2·a);2016年桐花树+木榄样地最低,为0.87 g/(m~2·a)。P/B值以2016年桐花树+木榄样地最高,为0.91;2011年无瓣海桑Ⅰ样地最低,为0.66。海珠湿地8种不同人工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差异主要与红树林植被类型及林龄有关。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胶州湾五河口区域互花米草群落扩展迅速。为分析互花米草群落的扩展趋势,利用2009年以来5个年度卫星历史影像,勾绘互花米草群落图斑并统计其扩展面积,分析其扩展趋势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GoogleEarth软件具有强大的历史影像数据库,可以快速查询1984年以来互花米草的历史影像资料,根据勾绘图斑计算面积,分析图斑消长变化;(2) 8年间,胶州湾五河口区域互花米草从无到有,群落面积现已扩展到215 hm~2;(3)预测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2020年互花米草群落面积可扩展到500 hm~2;(4)以机械收割作为饲料或在萌芽期摘芽作为蔬菜等利用方式可以控制互花米草群落蔓延。  相似文献   
87.
为准确把握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和水动力条件,采用现场观测和GIS技术对其地形变化、冲淤分布和冲淤量进行探讨,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波浪、潮流和泥沙共同作用对海湾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演变对连续台风的响应不同,表现为先冲后淤,其中苏拉作用下的冲刷量为台风过境后全年的2倍左右;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春夏冲淤幅度较大,海湾冲淤分布为南冲北淤,波高分布不均与涨潮流入湾时的向北偏转是其主要原因;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底床切应力约为潮流单独作用时的10倍,波浪是导致海湾冲刷的主要因素,常浪下底床切应力小于临界冲刷应力,泥沙不易起动,因此海湾冲刷主要是由极端天气时的大浪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8.
本文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和碳氮源对分离自海水养殖环境的一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编号BP-171)无机氮降解特性的影响。环境因子设置了C∶N(质量比)、盐度和pH三种,碳源设为乙酸钠、丁二酸钠、柠檬酸钠、蔗糖、乳糖和葡萄糖,氮源设置为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及三者混合氮源(1∶1∶1)。研究表明,在温度28℃下,菌株BP-171在碳源为葡萄糖、C/N=18、盐度20~40和pH=7.0~8.0条件下对降解液中无机氮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在上述脱氮条件下,进一步研究3种单一氮源和1种混合氮源对菌株BP-171无机氮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氮源为单一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时,5天后培养液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74.49%、53.61%和83.39%,总氮则分别降低了2.91%、23.89%和30.98%;在以三者混合作为氮源时,降解液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89%、78.73%和46.57%,总氮则降低了15.14%。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表明,菌株BP-171对无机氮的转化和去除包括菌体细胞的同化作用、异养硝化作用和好氧反硝化作用等生物学过程,不同条件下具体机制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9.
探究牡蛎壳粉可替代混凝土中河砂的可行性及其最佳掺量,将牡蛎壳加工成粒径为1~2 mm的牡蛎壳粉后,按不同梯度替代C45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河砂,并与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比较,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力学性能实验和溶出物实验,测试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pH、营养盐。研究表明:(1)牡蛎壳粉可用作混凝土人工鱼礁材料,在抗压强度、抗渗性能不发生显著变化(P0.05)的前提下,牡蛎壳粉最多可替代40%的河砂;(2)牡蛎壳粉部分替代混凝土中河砂后,溶出物的pH显著(P0.05)优于普通混凝土试块中溶出物的pH,并且牡蛎壳粉替代30%的河砂时,其溶出物效果是最优的;(3)牡蛎壳粉礁块组在人工海水中会比普通混凝土礁块组更快地溶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硅酸盐,同时溶出无机氮、磷酸盐的量比普通混凝土组要低。  相似文献   
90.
滑坡位移预测是滑坡灾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研究将滑坡视为一个对外界响应稳定的系统,即相同的外界条件下,滑坡的位移变化是相同的。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滑坡所处状态不断变化,相同的外界激励下的位移响应相差甚远。从滑坡状态与位移的响应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划分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滑坡位移预测。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滑坡变形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聚类分析,获取了表征滑坡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的状态标签。根据状态标签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划分,对每一类数据均单独构造一个BP神经网络,并依据上一时刻的状态标签选择对应的预测器来完成滑坡位移预测。将该方法运用到白水河滑坡的工程实例研究中,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