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于军 《地质学刊》2004,28(1):26-26
由韩国科学与工程技术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江原大学和吉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东北亚地区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3年11月18日~2 2日在韩国江原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英国及非洲等10多个国家从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就地壳演化、板块运动、火山作用、水资源环境、地质灾害及3S技术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也派出了两位同志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派代表参加这样的…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给出1988年2月25日彰武地区Ms:4.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发震断层的走向和有关参数作了分析和估算。认为北东22°节面为断层面,破裂长度为5千米左右,破裂速度为3.2 km/秒,平均错距为5 cm,平均应力降为9×10~5帕,同时,对彰武地震无前、余震的孕震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彰武地震前的小震活动特征作了分析。最后,对彰武地震后的震情趋势作了讨论,认为彰武地震后,1988年~1989年内,辽宁省及其附近地区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33.
我国地面沉降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摘要:地面沉降主要有(1)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和(2)在新构造活动构造沉降的基础上,由开采地下水、油气、地下热水形成的地面沉降两种类型。不仅不同的土层有不同的变形特点,在不同地点的同一层土也有不同的变形特点。同一地点同一层土在不同时期的变形特点也不尽相同。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根据土层实际变形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才能模拟出真实的地面沉降情况。解决耦合问题和垂向、水平向尺度不同带来的困难也是正确模拟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4.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所引发的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时,如不考虑沉降发展过程中模型参数的非线性变化,会给预测带来很大误差。本文依据苏锡常地区实际资料,通过典型钻孔土力学试验,确定出土体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弹塑性和蠕变特征方程以及土体渗透系数随孔隙度变化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变系数地下水流模型及考虑土体垂向不同变化特征(弹塑变或蠕变)的一维区域沉降模型,并采用多尺度有限单元法对模型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耦合求解。  相似文献   
35.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条件,选取基岩埋深、基岩面起伏度、第Ⅱ承压含水层厚度、黏性土层厚度、主采层水位埋深、地面沉降梯度作为影响因子指标,计算了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程度和影响权重,对整个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危险性分区。根据区划结果,划分出地裂缝的安全区、过渡区、较危险区以及危险区。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裂缝分析,达到了对该区地裂缝发育影响因素量化的目的,为地裂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裂缝作为苏锡常地区的一种地质灾害对该区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地裂缝孕育过程的非线性以及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复杂性,使得难以用线性方法进行地裂缝危险性分区。在分析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古基岩面的起伏差异、第四纪沉积结构差异、地面沉降的不均一性和地下水的超采的基础上,将该4个因素的6项量化指标--基岩埋深、基岩起伏度、地下水位、地面沉降梯度、含水层导水系数以及粘性土层厚度作为输入量,采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危险性分区模型。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常州东部、无锡中部和江阴南部地段,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张家港的东北部、常熟市的东部、常州市的北部和西南部,较危险区和次安全区为危险区和安全区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37.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地质资源本底、地质环境安全、生态敏感性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构建了适用于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指标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  相似文献   
38.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1-xSrxTiO3(BST)及Ba0.6-xPbxSr0.4TiO3(BPST)陶瓷,通过XRD,FESEM和拉曼谱分析了Pb掺杂对Ba0.6Sr0.4TiO3样品的晶格、相变及表面形貌的影响.测试了BST及B  相似文献   
39.
并行模拟技术在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苏锡常地区建立了一般意义上的重叠型多个不规则子域FEM并行模型,然后利用区域分解法在MPI环境中实现了并行求解算法,并使用C++完成了MPI环境中的混合编程设计。通过常州无锡两地实际并、串行应用结果比较,并行模拟具有数据资料准备相对简单且精度高的特点,是解决大型化、复杂化地下水流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0.
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质行业GIS的应用正从过去的制图与辅助分析决策走向信息化管理,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在对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现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原则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对其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组织建设进行了分析与实践,并依照这一方案实现了一个地质环境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