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力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山前地带引水增加,人工绿洲扩大,生态环境改善,但盐渍化发展;河流中下游水量减少。古代绿洲衰亡。荒漠化扩大,生态环境恶化。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是:“两扩大。四缩小”。即在沙漠与绿洲同时扩大的情况下,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水域、林地、草地和野生动物种群减少。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水资源的地域分配。同时与气候波动、河流改道、风沙活跃等自然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而塔里木河流域由于缺少生态功能区划导致目前生态修复工程缺乏针对性,生态引水工程布局欠佳,以及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的成效低下。为此,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文过程与生态结构、服务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相结合,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形成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即将该流域分为2个生态大区、4个生态区、28个生态亚区。研究成果不仅为流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相似流域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地下水位及其合理深度确定   总被引:67,自引:15,他引:52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的地下水、土壤水和植被状况相互关系的研究,把地下水埋深与生态环境状况相联系,划分为沼泽化水位、盐渍化水位、适宜生态水位、植物胁迫水位及荒漠化水位五种类型.并确定其相应埋藏深度。根据潜水蒸发与土壤盐渍化与荒漠化的关系,把适宜生态水位确定在2~4m,即潜水强烈蒸发深度以下与蒸发极限深度之上的区间。地下水位的划分,适宜地下水位的确定为估算生态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新疆的水平循环是,径流形成于山区,流到平原区后不断蒸发和渗漏,最终消耗在沙漠中,或者流入尾闾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的分布和转化都发生了改变,绿洲中的水量增加,但绿洲以外与河流下游的水量减少,同时有些湖泊缩小甚至干涸,沙漠化发展,自然植被衰退,自然环境退化。  相似文献   
95.
三十多年,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流域,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及其他综合措施,治理灌溉绿洲内部严重的次生盐渍化耕地和零星沙漠化土地,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自然绿洲天然荒漠林锐减、沙漠化强烈发展、草场退化等环境劣变现象尚未根本扭转,亟需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6.
广西大地构造与铀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侯怀仁  李自立 《河南地质》1998,16(4):309-312
郑州市地下热水赋存于晚第三纪中、上新世河湖相松散地层中,属沉降带地下中温热水,其补给来源,除大气降水外,尚有部分的埋藏水,为锶和偏硅酸复合型天然矿泉水。本文就郑州市地下热水的成因、储量、水质进行了初步评述,并对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
海洋技术中的GIS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钱自立  张鹰等 《海洋工程》2001,19(3):108-112
使用GIS工具软件MapInfo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 及可视化开发语言Delphi,初步完成了江苏省海岸带信息管理系统及风暴潮预警子系统的开发,结果表明:1)研制的风暴潮预警系统有较好的可操作性,2)GIS技术是海洋信息技术服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
1949—2014年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莎莎  丛春华  魏萌  孙艺 《气象科技》2017,45(1):158-164
利用1949—2014年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常规降水、大风资料以及NCEP日平均(25°×25°)再分析资料,统计这期间所有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并对这些变性台风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4年,共有80个变性台风影响山东。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变性地点主要在中纬度地区。变性台风的个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年变化,变性台风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春季和冬季比较少。台风变性地点分布与副热带高压分布还有西风槽的位置及等高线梯度有一定的关系。台风变性时存在明显锋区,锋区强,变性台风个数多,锋区弱,变性台风个数少。影响山东的台风变性后加强的有33个。斜压锋区、一定的冷空气、冷空气从中高层倾斜下沉入侵、高空正涡度平流及低层暖平流这些因子都有利于变性台风强度加强。  相似文献   
100.
台风暴雨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雨强和降雨分布,后者即为暴雨的落区。影响台风暴雨落区的因子主要有3个:1)台风涡旋内部结构;2)台风周围环境大气影响;3)台风下垫面强迫作用。本文对这3类因子的作用和影响作了总结。台风暴雨可分为台风环流内的暴雨和台风环流之外的暴雨两大类。本文把台风环流内的暴雨概括为5个落区,包括眼壁暴雨、螺旋雨带暴雨、小涡暴雨、倒槽暴雨、切变暴雨。把台风环流之外的暴雨分为台前飑线暴雨、远距离暴雨和变性下游效应暴雨。地形可能会改变两类暴雨的强度和落区。本文对每一个落区的暴雨特点和形成机理作了总结,对台风暴雨业务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