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704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4篇
  1947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81.
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的逐时风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吴息  丁宇宇  丁杰  江燕如 《气象科技》2013,41(4):777-783
为满足风电场精细化风速预报的需要,利用MM5模式的格点输出数值预报产品以及福建沿海地区两座海上测风塔的逐时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将MM5数值预报产品与测风塔实测气象资料要素指标值共同引入回归方程,拟合两座测风塔特定高度的逐小时风速预报方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通过一年的预报效果指标以及15日的独立样本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逐小时风速的预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2.
“铁帽”金矿现已尽人皆知。“锰帽”(主要指非锰矿锰帽、次生堆积锰矿或锰土等)对找Au、Ag矿的指示意义,似乎还未充分引人注意。“锰矿”中发现Au、Ag矿已不是个别现象。我国某些地方“黑土型”金银矿的发现,表明了“锰帼”的找矿指示意义。如大坊“黑土型”金矿,Au平均可达1.51g/t、Ag167g/t;七宝山锰土中含Au1.9g/t,Ag44.5g/t。栖霞山也是从氧化锰矿床开始,发现了Pb—Zn矿床,后又发现了伴生Au—Ag矿及单独Au矿体。在冷水坑铅锌银矿田中,从花岗斑岩体接触带向外,大致依次出现铁锰铅锌银  相似文献   
183.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both wild and reared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col-lected from Guan-Jing-Yang in Ningde, China in May 1999 was investigat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olymorphism and mean difference of the wild popula-tion as revealed by RAPD were 18.9% and 0.0960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f the reared stocks were rel-atively lower, with 16.7% in polymorphism and 0.0747 in mean difference.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tocks was 0.0041. From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were probably overilshing, small number of parents as broodstocks and the debatable arti-ficial ranching.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populations distributed along Fujian coastal waters including Guan-Jing-Yang still potentially wide genetic vari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genetic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conducted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 crocea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4.
地表面与下层土壤间的热交换量简称土壤热交换量。是热量平衡中的主要分量之一,它表示了土壤中所能吸收和释放热量的状况和热储存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大气和土壤中的能量分配。因此,它不仅在气候研究上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工农业生产可以提供热量资源和指标。  相似文献   
185.
图片新闻     
陈国栋  李振涛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2+49-F0002,F0003
11月4日,主题为“携手应对、共促发展”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祝贺大会召开,并表达中国政府着力推动国际矿业合作与发展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186.
2月23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云南省昭通市召开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强调,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7.
 以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实施间伐后6种保留密度下(540、650、1 084、1 104、1 408和1 860 株 / hm2)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N、P、K等养分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垂直递减特征明显,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当林分密度由540 株 / hm2增加到1 860 株 / hm2时,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其分布区间分别为10.56~21.21 g / kg,与5.48~11.70 kg / m2;(2) 林分密度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密度有显著的影响,1 408 株 / hm2油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分别与650 株 / hm2和1 860 株 / hm2油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呈显著性差异,而其它林分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当林分密度为1 104 株 / hm2时,各土层土壤全N和P、K的有效量及全量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在0~60 cm深度土壤全N、全P、全K、有效P和速效K含量均值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38 g/kg、0.34 g/kg、32.75 g/kg、33.10 mg/kg和118.85 mg/kg;(3) 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与土壤全N及P、K的全量和有效量的相关显著性有差异,对整个土壤剖面而言,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与土壤全N、全P、速效K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 在本研究林分密度范围内,从林地土壤固碳的角度,建议将油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1 104 株 / hm2。  相似文献   
188.
朱蕾  朱国栋 《湖北气象》2010,29(2):171-175
利用2004—2006年11月至次年二月的每半小时一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别建立了乌鲁木齐机场跑道视程大于800m和小于800m2个支持向量学习机(SVM)推理模型,并进行了跑道视程的预测试验,结果显示:对训练集的回报、对试验集的预报、对检验集预测的TS评分在48%~75%之间,较高TS评分表明:所建SVM推理模型对跑道视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为跑道视程预测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中国西部主要台站积雪深度的空间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空间插值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27.17~48.05°N,79.05~103.57°E)11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空间内插,研究积雪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普通Kriging法和Cokriging法都能够反映出研究区积雪深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但相比之下,Cokriging法的精度更高,局部特征的反映更佳。分析发现,影响插值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研究区内气象台站稀少,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通过合理的采样设计,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并考虑地形、气候等影响积雪分布的因素将有利于改善空间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190.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大型韧性剪切带是分划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区域主构造边界,通过对其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的研究,结合两侧不同(洋-陆)构造环境下各类地质体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中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在新阳镇和元龙北剪切带中分别获得(347.95±2.17)Ma (MSWD=1.89)和(351.70±1.72)Ma (MSWD=0.80)的坪年龄,分析确定其应为黑云母的冷却年龄,表明变形时代应在早石炭世早期之前;反映了最晚在早石炭世早期,该剪切带已横切秦岭与祁连造山带并发生强烈的右行走滑构造拼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