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12篇 |
海洋学 | 4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9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REE geochemistry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Chukchi Se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are earth elements (including the lanthanides and Y) have analogica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low solubility, and they are not easy to transfer and take inter-element fractionation during ge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weathering, disintegration, transporta…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高分辨率的声探剖面的分析解释,对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进行了声学地层划分。结合区域内钻孔岩芯的分析结果,对晚更新世以来长江口区的沉积环境及水下三角洲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百年来长江口泥质区高分辨率沉积 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9,他引:10
对长江口泥质区Chjk01与E4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210 Pb测年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Chjk01孔与E4孔的沉积年代分别为132年(1873~2005年)与41年(1962~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达2.8cm/a与3.5cm/a。高密度间隔(0.5~1.0cm)粒度分析达到了反映粒度季节性变化的高分辨尺度。两孔粉砂含量随深度基本保持不变,粘土与砂含量则互为消长。Chjk01孔沉积物粒度自1873年以来明显呈三段式变化,1873~1957年间的84年中粒度稳定地逐渐变粗、砂含量增加、粘土含量减少、分选变差; 1957~1981年间的24年中粒度逐渐变细、粘土含量增加、砂含量减少、分选变好,在1970~1981年间的11年中粒度最细; 1981~2005年间的24年中粒度总体变粗、砂含量波动式增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E4孔在1962~2003年间的41年中,沉积粒度特征与Chjk01孔基本一致。1873年以来的132年期间长江口泥质区粒度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与同时期长江水沙入海主泓位置,以及主汊道的分沙比阶段性演变相对应; 长江口泥质区粒度长尺度的阶段性变化,对长江大通站(1950~2004年)水沙变化和东亚季风强度指数(1873~1995年)变化不敏感。因此,长江水沙入海主泓位置与两孔位置距离的变化是影响泥质区粗、细粒级含量相对变化的主控因素,掩盖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65.
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与地质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作为样品(或指标)间的相似性统计量,并据此按传统的聚合归类原则来实现样品(或指标)的聚类。 相似文献
66.
东海颗粒碳的垂直转移过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1993年和1994年两个航次中,利用震动式取样从东海陆架取得3个柱状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POC,PIC,PON含量和粒度分析,并同其上覆水体的POC,PIC以及总颗粒物的垂直通量和悬浮体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
1 Introduction T aking the average riverbed elevation ofthe riverm outh from its upstream side to its dow nstream sidew ithin a m outh area as a base line, there is usually asand sw ell standing higher than the base line. If thesw ellis form ed in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itis consid-ered as “a longitudinalbar”;ifitis offornearthe riverm outh,itis called “m outh bar”(Jiand H uang,1995a),such as the cases in the C hangjiang R iver andQ iantang R iverm outh areas(see Figs 1 and 2). Fig. … 相似文献
68.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suspended matter and their sedimentary effect o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mud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ree cruise data of total suspended mat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area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pattern of distributions of suspended mat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almost the same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Sediments from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to the sea are chiefly trapped to the west of 123o15'E due to a strong obstruction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This suggests that these sediments are mainly transported and deposited in the inner shelf. The sediment supply, Taiwan Warm Current, and Zhejiang Coastal Current show a strong seasonal variation, which results in a strong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effect on this mud area. This mud area is a "sink" of the Changjiang's sediment discharge to the sea and its sedimentation is stronger in summer and weaker in winter. 相似文献
69.
Yang Zuosheng 《GeoJournal》1995,37(1):186-189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ports
IGU Commission on Marine Geography — CMG 相似文献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