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单杰  李志鑫  张文元 《测绘学报》2019,48(12):1523-1541
大规模三维城市模型在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模拟、应急响应、导航、虚拟旅游以及其他科学和大众应用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大规模城市三维建模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本文全面总结和讨论了三维城市建模在数据源、建模方法和平台、模型表达和互操作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并描述了世界范围内开放城市模型的几个代表性示例。在日益多样化的数据,先进但价格可承受的技术以及不断增长的公共和科学需求的推动下,三维城市建模正在加速实现自动化、细致化、语义化、标准化、一体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62.
非洲地区盆地演化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地区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待发现资源量大,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非洲板块在显生宙主要经历了冈瓦纳大陆形成、整体运动和裂解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板块构造演化和原型盆地研究及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北非克拉通边缘盆地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受海西运动影响,油气主要富集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大型穹隆构造之中,以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北非边缘裂谷盆地海西运动之后普遍经历了裂谷和沉降,裂谷期各盆地沉降幅度和沉降中心的差异导致了油气成藏模式和资源潜力的差异;东、西非被动陆缘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潘吉亚大陆的解体、大西洋和印度洋张裂的过程中,西非被动陆缘盆地普遍发育含盐地层,形成盐上和盐下两套含油气系统,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结构控制;中西非裂谷系是经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3期裂谷作用而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受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近东西向展布盆地抬升剧烈,油气主要富集在下白垩统,北西南东向盆地受影响较弱,油气主要富集在上白垩统和古近系之中;新生代东非裂谷系盆地和红海盆地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新生代三角洲盆地中油气分布主要受三角洲砂(扇)体展布和盆地结构所控制。  相似文献   
63.
吴俊华  彭志新 《湖南地质》1993,12(4):226-230
通过对桂东超单元各单元特征的对比,我们认为桂东超单元包括了两类不同地质、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花岗岩,进而探讨了这两类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得出牛塘、三洞两单元为1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块碰撞的环境,大塘、寨前、子公坑、五峰仙单元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陆一陆同碰环境。建议将牛塘、三洞两单元建立桂东序列,其余四单元归属江西汤湖超单元。  相似文献   
64.
冀北赤城—尚义地区航磁数据处理及其地质意义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是我国燕山金矿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赤城-尚义和常峪口-雕鹗堡两条东西向深断裂带水泉沟东西向碱性杂岩带、燕山期北东向中酸性岩浆活动带是重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航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结合遥感、地质等资料,探讨了区域构造和岩浆岩的发育情况,为金矿成矿预测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河南平顶山膨胀土温度影响下的抗剪强度试验,揭示了膨胀土的强度随温度、含水量、干密度、压力等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压力作用下膨胀土强度随含水量不同有较显著的变化,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但当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强度不再随压力而变化,即内摩擦角为0。当含水量较高时,温度影响显著,相同压力、含水量和干密度情况下,液相为全液体时,随温度的升高抗剪强度增大;当液相有部分结冰时,其规律与干密度的大小有关。含水量较小时,压力较小情况下,温度对抗剪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6.
华东区域台风降水量演变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1961-2000年华东区域代表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应用任福民等提出的方法,从降水量中分离出台风降水量;分析了华东区域台风降水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华东区域各省台风降水量均具有清楚的年际变化,不过各省年际变化并不同步。(2)各省台风降水量均存在多雨段和少雨段,但其相位可以不同。1971—1975年,福建、安徽和江西都处于多雨段,但江苏是少雨段,山东和浙江属正常段。(3)位于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TC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因此,考虑降水年代际变化趋势时,必须关注TC降水的年代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7.
在大量已有湿陷性黄土地区强夯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根据变权的概念确定权重,从而构建了一个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湿陷性黄土强夯有效加固深度预测范例推理模型。该模型是将已有强夯实例作为源范例,将待分析实例作为目标范例,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作为模糊因子,通过源范例与目标范例之间模糊因子的相似度计算,得到目标范例与源范例之间的相似性序列,找到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目标范例最相似的源范例,实现有效加固深度的预测。实例分析表明,有效加固深度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防灾等科学问题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研究以及在钻孔深井内进行的地震、地球物理长期观测得到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观测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日本、德国、美国在深井长期观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展示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江苏东海现场开展深井地球物理综合观测的初步方案及其观测研究前景。该深井观测站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无地面干扰的综合性深井地球物理和流体长期实验观测站,预期可以获取客观真实的深井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开创中国零干扰条件下地球科学观测研究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69.
新元古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了2次主要的冰期事件, 分别是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渝东南秀山地区发育与上述2次冰期对应的冰川沉积, 分别为南沱组(Marinoan冰期)和千子门组(Sturtian冰期)。笔者通过对千子门组砂岩锆石运用LA-ICP-MS进行定年, 测得其206Pb/238U年龄为736~2 726 Ma, 其中28个测点数据非常集中, 在736~890 Ma, 平均值为834 Ma。其最小值736 Ma限定了Sturtian冰期千子门组的沉积起始时间, 且与湘东南江口冰期起始时间(734±4) Ma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一致, 二者可以对比。而834 Ma则记录了物源区与四堡—晋宁运动有关的岩浆活动。所有样品ICV值介于0.85~1.74(平均值为1.23), 表明黏土矿物较少, 受再沉积作用的影响较小。同时其CIA值介于43~69(平均值为57), 表明千子门组沉积环境特征为寒冷、干燥, 低程度化学风化。利用SiO2-K2O/Na2O和K2O/Na2O-SiO2/Al2O3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判定千子门组很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大亚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6年8月对大亚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d、Cr、Pb、Zn和Cu)展开调查,并将获得的各元素含量与粒度、Fe、Mn和总有机碳(TOC)等相关理化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大,含量基本呈现为沿岸高、湾内低的趋势,总体质量较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要求;澳头湾和范和港附近海域人类活动密集,重金属含量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大亚湾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工业污水排放和渔业养殖等;Cu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性弱于其他元素,在还原性环境中被沉积物吸附形成金属Cu硫化物可能是喜洲岛附近海域Cu元素含量异常高值的原因;作为湾内有机质主要来源的水生浮游生物的生长状态对Cr、Zn和Pb含量影响较大;Cr、As和Pb与粉砂结合为主,Zn与粘土结合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