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成生联系、体系归属,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序次,并以此和岩溶岩系(建造)为依据,联系成岩环境(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反映构造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72.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气候演变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地球轨道变化驱动冰期旋回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热带过程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进展,暴露了传统的轨道驱动理论存在着对低纬区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作用估计不足的严重缺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拟以南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深海记录为依据,进行全球性对比和跨越地球圈层的探索,通过观测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合、地质记录与现代过程的结合,检验和论证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变化机制的假说,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上低纬过程如何通过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变中的作用,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同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科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期目标等。  相似文献   
73.
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强度变化对小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大,对小麦的生长、生理活动及产量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紫外辐射增加的这些效应又和小麦的各种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热、水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某些环境条件处于胁迫状态时,则可能对紫外辐射的植物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掩作用,减弱其抑制强度。  相似文献   
74.
大水沟碲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保华  曹志敏 《地质科学》1999,34(4):463-472
本文在对大水沟碲矿床各成矿阶段矿物共生分析、成矿温度、矿液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的其它物理化学条件,如pH、fO2、fS2、fTe2等作了热力学计算,并结合矿床地质资料,计算与分析了成矿过程中碲的迁移形式及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西藏二叠系(竹蜓)类及非(竹蜓)有孔虫的研究认为,早二叠世早期(竹蜓)类以冷温型的Monodiexodina动物群为主,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太陆及扬子地块的分界分别为昆仑山南坡断裂和金沙江断裂。早二叠世晚期(竹蜓)类Neoschwagerina-Polydiexodina动物群仍限于冈瓦纳北缘区,其生物区系以及扬子地块的分界与早二叠世早期相同,而冈瓦纳大陆北缘西部首先与欧亚大陆塔里木等地块接近,该动物群才越过了昆仑山北坡。晚二叠世晚期(竹蜓)类以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为主,与扬子地块相似属华夏—特提斯生物区,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的界线转为班公湖—怒江断裂,而冈底斯带与喜马拉雅带至今未见Palaeofusulina,该二带仍属冈瓦纳—特提斯生物区。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热带碳循环"973"项目于2008年暖池区专题航次采集的KX08-97321-2柱状样(01°25.01'S,157°58.91'E;水深1897m)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以及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测定.结果发现,In(Ba/Ti)和In(ca/Ti)指示的赤道西太平洋古生产力在过去的370ka以来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77.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日土—多龙地区为一条燕山期岩浆弧,已相续发现多处大、中型矿产,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弗野岩体位于该岩浆弧西侧,岩性以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为主,蚀变较强;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后亏损Ba、Nb、Ta、Sr和Ti,富集Th、U和Pb;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表现出整体向右缓倾,显示负Eu异常;D1046和D1049两件样品的锆石LuHf同位素结果显示,εHf(t)主要集中在-5.2~-12.2区间,TDM1模式年龄介于0.98~1.28Ga之间;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19.06±0.48Ma和120.03±0.68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属于I型花岗岩类,源区物质来源于幔源物质和下地壳物质。根据该岩浆弧带的岩体特征判断,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至少在中侏罗世已经开始了向北的俯冲作用,且在早白垩世这种向北的俯冲作用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78.
华南沿海老红砂的成因与红化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正  黄山 《地理学报》1994,49(4):298-306,T001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以及测年数据,本文讨论了华南沿海老红砂的成因、年龄与形成环境。认为老红砂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海岸风沙堆积,红色特征与亚间冰期的温暖古气候有关。在湿热气候下,古风成砂中含铁硅酸盐矿物氧化生成赤铁矿,而使无色石英沙粒染成红色,是其红化的主要机制。风成砂形成红色的时间不超过1万年。  相似文献   
79.
Foraminifera from two cores off eastern Vietnam and the northwestern Philippines, where modern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driven upwelling occu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spectively,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paleoproductivity and upper water structure over the last 220,000 yr. We observed enhanced organic carbon flux and a shoaled thermocline when upwelling intensified off eastern Vietnam during interglacial ages and off the northwestern Philippines during glacial ag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creased while the winter monsoon decreased during interglacial ages. Particularly, the upwelling reached a maximum off eastern Vietnam during late marine isotopic stage (MIS) 5 and off the northwestern Philippines during MIS 2, implying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decreased gradually since MIS 5 while the winter monsoon displayed an opposite trend. The variations in upwelling proxies exhibit a distinct cyclicity with frequencies near 41,000 yr and 23,000 yr off eastern Vietnam, in contrast to a strong frequency peak near 100,000 yr off the northwestern Philippines. We suggest that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has been forced by changes in solar insolation associated with precession and obliquity, while ice-volume forcing is probably a primar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 and timing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but with less important insolation forcing.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不同沉积相源岩的生烃能力,选择宁夏灵武煤田延安组的对象,对其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下不同沉积相源岩进行热解分析,划分其生油岩类型或有机质类型,分析了不同沉积相源岩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