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98篇
  免费   1403篇
  国内免费   2388篇
测绘学   1672篇
大气科学   3279篇
地球物理   6086篇
地质学   14526篇
海洋学   1938篇
天文学   1835篇
综合类   2878篇
自然地理   19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5001篇
  2017年   4267篇
  2016年   2882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1311篇
  2011年   3051篇
  2010年   2378篇
  2009年   2616篇
  2008年   2145篇
  2007年   261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孙元福  郑全安 《海洋学报》1981,3(3):400-409
所有物体都不断地发出电磁辐射,在微波谱段内黑体的辐射量Bbb可用瑞利—金斯公式表示:Bbb=2KT/λ2。  相似文献   
172.
本文分析了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各测站的实测流、潮流和佘流分布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测区内潮流为非正规丰日浅海潮流,其运动形式呈往复流。核电站二期工程取水口附近(L_1,18站)为一大流速区,而一期工程出水口周围(L_2,L_2′站)有一相对小的流速区。大流速区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流历时,而相对小流速区则相反;大流速区的余流较小,而小流速区的余流大。在四个季节中,涨潮流速秋季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落潮流速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余流冬、秋两季较大。在实测流中以潮流为主,径流和季风的作用也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173.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悬浮物 (SPM)的研究目前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作者利用 1998和 1999年的中德合作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研究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估计海底剪切速度。并为研究悬浮物输运提供资料和作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74.
一种新的波浪变形三维数值模式──0-1混合型边界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边界元法模拟三维波场波浪变形的数值计算精度,借鉴常数元和线性元剖分方式、波势函数及波势函数法向导数对单元节点设定的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元剖分模式──0-1混合型边界元,以控制和减缓由于计算误差累计而造成的波浪数值计算上的“横向振动”,借此结合边界元法的分区模式可实现较大范围的波场线性波浪变形计算,并为时域内的波浪非线性变形计算提供时间步长的数值保证.  相似文献   
175.
东海冲绳海槽深海鱼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大陆架浅水区的外缘,是一北东一南西向延伸,在东南方向呈弧形突出的海槽。其北部水深在500-1000米间,南部最深达2000余米。1978年6,7月间我所“金星”号调查船在这一深水区及其附近进行了海洋综合考查。在进行底栖生物拖网时,获得一些深海鱼类标本。本文共报道深海鱼类14种,隶14属,12科,9目。  相似文献   
176.
Bathymetric, 9.5-kHz long-range sidescan sonar (OKEAN), seismic reflection and sediment-core data are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two tectonic troughs south of Cret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Here, up to 1.2 s two-way travel time (TWTT) of strata have accumulated since the Middle Miocene in association with extension in the South Aegean region. The study area comprises >100-km- long by >25-km-wide basins filled by sediments subdivided into two seismic units: (1) an upper Unit 1 deposited in sub-basins which follow the present-day configuration of the southern Cretan margin; (2) a basal Unit 2, more than 500 ms (TWTT) thick, accumulated in deeper half-graben/grabens distinct from the present-day depocentres. Both units overlap a locally stratified Unit 3 comprising the pre-Neogene core complex of Crete and Gavdos. In this work, the interpreted seismic unit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onshore stratigraphy, demonstrating that denudation processes occurring on Crete and Gavdos in response to major tectonic events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along the proximal southern Cretan margin. Consequently, topographically confined sedimentary units have been deposited south of Crete in the last 12 Ma, including turbidites and other mass-flow deposits fed by evolving transverse and axial channel systems. Surface processes controlling facies distribution include the direct inflow of sediment from alluvial-fan systems and incising mountain rivers onto the Cretan slope, where significant sediment instability processes occur at present. In this setting, seismic profiles reveal eight different types of stratigraphic contacts on basin-margin highs, and basinal areas show evidence of halokinesis and/or fluid escape. The acquired data also show that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e margin’s configuration occurr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ost-Alpine tectonic and eustatic episodes affecting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相似文献   
177.
台湾海峡纽形动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世春 《海洋科学》1995,19(5):45-48
首次报道台湾海峡产的纽形动物,包括沙栖原细首纽虫、浮游拟脑纽虫、椒状岩田纽虫、中华平裂纽虫和马顿氏潘丁纽虫,共5种。除椒状岩田纽虫在琉球群岛有报道外,均为东海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8.
Thesecondorderspectrumoftwo-dimensionalrandomwaves¥DingPingxing;SunFuandYuZhouwen(ReceivedJanuary15,1993;acceptedMay31,1993)A...  相似文献   
179.
早在30年代,张玺教授就领导采集团对胶州湾的海产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査。全国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胶州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吴宝铃教授发现了多毛类的许多新种和新记录。作者自1980年以来在胶州湾进行了连续三年的逐月底栖生物调査,又发现了许多过去未曾记录的多毛类,基本掌握了胶州湾多毛类的全貌。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报道胶州湾多毛类46科213种,其中前人已记录的有132种,作者补充了81种(名录中带*号者),有23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本文对新记录的种类作简单描述,并在后列出胶州湾多毛类名录。  相似文献   
180.
南海北部及广东沿海新生代火山活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调查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活跃。岩性以基性为主,少数属超基性Sr~(87/86)初始值最高0.706189,最低0.703178,陆区和海盆新生代火山岩均来自地幔。 K-Ar年龄最老62.86百万年,最新0.43百万年。从老至新可划分为8个活动期,分别为古新世早期、始新世早期、渐新世末期、中新世中期、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中期。 海盆与陆区火山活动在岩性、同位素特征、活动时期、喷发方式以及岩浆来源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二者属统一的新生代火山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