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46篇 |
免费 | 18672篇 |
国内免费 | 434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87篇 |
大气科学 | 21996篇 |
地球物理 | 13643篇 |
地质学 | 36726篇 |
海洋学 | 16233篇 |
天文学 | 1178篇 |
综合类 | 4819篇 |
自然地理 | 29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373篇 |
2022年 | 720篇 |
2021年 | 1038篇 |
2020年 | 2196篇 |
2019年 | 5639篇 |
2018年 | 5936篇 |
2017年 | 5599篇 |
2016年 | 5693篇 |
2015年 | 4953篇 |
2014年 | 4559篇 |
2013年 | 5018篇 |
2012年 | 4741篇 |
2011年 | 4558篇 |
2010年 | 4444篇 |
2009年 | 3792篇 |
2008年 | 3038篇 |
2007年 | 3129篇 |
2006年 | 2682篇 |
2005年 | 2547篇 |
2004年 | 2859篇 |
2003年 | 2595篇 |
2002年 | 2339篇 |
2001年 | 2102篇 |
2000年 | 1783篇 |
1999年 | 1856篇 |
1998年 | 1910篇 |
1997年 | 1949篇 |
1996年 | 1550篇 |
1995年 | 1475篇 |
1994年 | 1382篇 |
1993年 | 1306篇 |
1992年 | 1073篇 |
1991年 | 808篇 |
1990年 | 765篇 |
1989年 | 627篇 |
1988年 | 561篇 |
1987年 | 421篇 |
1986年 | 344篇 |
1985年 | 269篇 |
1984年 | 293篇 |
1983年 | 181篇 |
1982年 | 213篇 |
1981年 | 155篇 |
1980年 | 108篇 |
1979年 | 112篇 |
1978年 | 48篇 |
1977年 | 43篇 |
1971年 | 53篇 |
1970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基于室内光谱测量的玉米单叶偏振与二向性反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多角度光度计实测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比与二向反射比数据。该光度计能够在不同的观测天顶角、入射天顶角和方位角下测量目标物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获得地物目标在2π空间的多角度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实测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数据,得出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与二向反射之间关系密切,最大与最小偏振反射比之和的平均数约等于同等观测条件下玉米叶片的二向反射比。该研究成果为植被遥感监测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并且对偏振光遥感、多角度遥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区东部微烃渗漏区的遥感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微烃渗漏遥感探测的机理主要是建立在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表征和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依据Schum acher(1996)和Saunders等(1999)提出的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原理和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东部为研究区,以多光谱遥感和航空放射性遥感为探测手段,分别利用氧化铁指数(TM3/TM1)、亚铁指数(TM5/TM4)和黏土化指数(TM5/TM7)来识别Fe3 氧化物、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黏土化和碳酸盐化的相对富集区,同时用矿物组合图像来增强显示上述信息。综合亚铁指数(TM5/TM4)分割图像、矿物组合图像、航放铀、钍、钾信息及钍归一化铀指数等信息,提取了研究区微烃渗漏地段。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条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相对富集区带。一条为与库布齐沙漠走向近于一致的北部近东西向带,它与石油部门发现和描述的油气渗漏区域基本一致。另一条为泊海子—准召—新庙不连续的北西向带,它的北界与泊海子—准召断裂展布基本一致。在垂直中部北西向微烃渗漏带的剖面上,清晰显示亚铁指数(Fe2 )、航放测量铀(U)、钍归一化铀(Ud)为正异常;氧化铁指数(Fe3 )、航放测量总道值(Tc)和钾(K)、钍归一化(Kd)为负异常的特点。研究认为地表还原带是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推测受断裂、裂隙带控制的、主要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还原带对东胜铀矿带形成聚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对傅里叶描述子进行归一化的基础上, 将该方法引入地物轮廓的形状特征描述中, 针对建筑物、
农田、道路和河道4 种典型地物, 分别从谱线特征、不同频段描述子对形状特征的贡献率、形状重构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 结果表明, 在谱线图中, 直流分量对形状特征的贡献率在70%以上, 低频和高频成分共占7%—24%左右, 中
频成分的贡献率只有2%—4%左右, 仅低频成分(第1—5 项)便能够很好地进行地物形状重构。最后将第1—5 项描
述子应用到基于决策树的面向对象分类中, 得出实验区总体分类精度为98.48% 相似文献
95.
首先利用海表面风速与高度的对数关系、风向与高度的关系,推算出高空的风速、风向及相应风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降雨的形成高度,假定在海表面10 m处风速为10 m/s的情况下,得到单位质量为1的雨水在风场影响下的飘移距离在3—100 km之间,可以判定这个偏移距离即为在风场影响下卫星观测降雨的误差。利用上述方法对10组TRMM卫星降雨产品数据进行纠正,将纠正前后的TRMM数据与GPCP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过纠正的TRMM数据与GPCP数据更为一致,整体精度提高了12%左右,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97.
多频率多极化地表辐射参数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发展了针对对地观测系统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E应用的裸露地表辐射模型。首先,利用1993年法国INRA地面试验数据对AIEM在宽波段高频率和大角度的辐射信号模拟能力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AIEM模型模拟值与地面实测数据吻合很好,说明AIEM模型能很好模拟宽波段和大角度的辐射信号。在此基础上,用AIEM模型建立了一个针对AMSR-E传感器参数配置.包含各种地表粗糙度和介电特性的裸露地表辐射模拟数据库。利用AIEM模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对目前人们使用的半经验地表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展了多频率多极化的地表辐射参数化模型——Qp模型。该模型中,地表粗糙度对辐射信号的影响通过粗糙度参数Qp来表示。参数Qp可简单表示为均方根高度与相关长度的比值(s/l)。从Qp模型与AIEM模型模拟的发射率比较结果来看,它们之间的绝对误差很小,不超过10^-3因而,本文发展的参数化模型可用作模拟地表辐射的前向模型,如用于估算AMSR-E传感器的亮温值,同时模型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辐射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8.
99.
星载紫外遥感辐射计积分球定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紫外波段,使用常规手段实现高精度的辐射定标是比较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标准灯的定标不确定度约4%和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测量不确定度4%-6%所致。为了提高定标精度,本文应用积分球辐亮度定标方法,获得了接近理想的大面积辐亮度光源(约2%),标定了在研的星载紫外遥感光谱辐射计的亮度响应度。文中将标准灯考虑为均匀亮度的点光源,对辐射计的投影视场进行了照明因子修正。同时进行了常规的灯-板定标方法与积分球定标新方法的比较,得到了采用两种方法标定的辐射计亮度响应度有较好的一致性(3%)的结论。初步的定标数据分析比对显示,漫反射板BRDF的测量不确定度和仪器投影视场内辐亮度的计算不确定度是比对中不一致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