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12篇 |
免费 | 15769篇 |
国内免费 | 83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21篇 |
大气科学 | 4000篇 |
地球物理 | 6237篇 |
地质学 | 23813篇 |
海洋学 | 6932篇 |
天文学 | 344篇 |
综合类 | 2812篇 |
自然地理 | 47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8篇 |
2024年 | 1284篇 |
2023年 | 1418篇 |
2022年 | 2303篇 |
2021年 | 2782篇 |
2020年 | 2346篇 |
2019年 | 2628篇 |
2018年 | 2200篇 |
2017年 | 2085篇 |
2016年 | 2118篇 |
2015年 | 2497篇 |
2014年 | 2420篇 |
2013年 | 2839篇 |
2012年 | 3056篇 |
2011年 | 2915篇 |
2010年 | 2872篇 |
2009年 | 2710篇 |
2008年 | 2756篇 |
2007年 | 2585篇 |
2006年 | 2504篇 |
2005年 | 2115篇 |
2004年 | 1585篇 |
2003年 | 1083篇 |
2002年 | 1214篇 |
2001年 | 999篇 |
2000年 | 825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文昌鱼作为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的幸存物种,是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物种,在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研究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 MaxEnt)对位于厦门黄厝海域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下文简称保护区)的文昌鱼潜在适生区进行了模拟预测,并探讨了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限制条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文昌鱼的潜在适生区总面积为575.4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76%,高适生区面积仅为63.39 hm2,呈斑块状分布,栖息地破碎化明显。影响文昌鱼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粒径大于0.125 mm沉积物的占比和水深。鉴于目前厦门海域文昌鱼种群枯竭和栖息地退化的现状,应持续进行文昌鱼种群和栖息地的长期跟踪监测,积极开展文昌鱼栖息地质量和适宜性评估,不仅可为科学选划修复目标区提供依据,而且对保护文昌鱼种群、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为采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获取深海沉积物微生物遗传资源,利用深海沉积物DNA构建了2个宏基因组文库,对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PPD)活性进行了筛选,并分离出3个克隆子。体外转座子突变和全长测序发现了两个新的4HPPD基因和一个新的尿黑酸(HGA)代谢基因簇。克隆到 pMD18-T 载体中的3个新的4HPPD 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产生水溶性棕色素。该色素被鉴定为黑色素,并与 HGA 相关。结果表明,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含有多样性丰富的4HPPD功能基因,可用于发现新的黑色素生物合成基因。 相似文献
223.
于2008-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尼洋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尼洋河浮游植物共计7门29科48属,其中硅藻为优势浮游藻类.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尼洋河中游(尼洋河下游)最高,其他河段呈下降趋势,符合中间高度膨胀假说.尼洋河沿程浮游植物的总丰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夏季的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其他季节的存在显著差异,夏季总丰度与秋、冬季的存在显著差异,冬季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春季的存在显著差异,冬季的均匀度指数与其他3个季节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浮游植物季节演替依赖于外源性水源补充,沿程演替则与河道底质有着很大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尼洋河硅藻门舟形藻科的藻类与理化因子铵态氮、表层pH、表层水温相关,部分蓝藻以及绿藻与水质理化因子也存在着关联.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预测了尼洋河着生藻类时空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尼洋河浮游植物群落总丰度和均匀度指数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低于8.0的水域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比pH值高于8.0的水域大,尼洋河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受到河道底质影响较大,底质为黏土的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底质为砂石的大.这些关键环境因子对尼洋河水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建议加强对浮游植物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关注,保障尼洋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4.
225.
海外勘探中常遇到的资料稀缺、地质条件复杂等困境,直接加剧了勘探难度和挑战性,所以急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取得研究成果并指导勘探.文中以地震资料稀缺、地形复杂的D盆地为例,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区的构造成图技术和流程.结合地震、钻井、文献多样化信息,借助数字化的地质剖面和重磁信息约束的趋势面综合网格构造成图,对地震空白区进行了有效的趋势约束,得到了基础区域地质图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下一步的盆地构造分析以及构造单元划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6.
作为探地雷达的一种特殊方式,定向钻孔雷达系统除了能够探测地下目标的深度和径向距离外,还能够对钻孔四周目标进行方位识别,进而利用所求方位进行三维成像.本文所研究的定向钻孔雷达包含一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4个接收天线等角度分布在垂直于井轴的圆环上.基于4个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四个信号的微弱不同,提出利用反正切法计算目标方位角,再利用方位角和各道信号组合计算井周地层纵横切片的算法,最终实现钻孔雷达三维成像算法.利用数值模拟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7.
中高山地区作业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需要有高原适航性.通过对比空中国王350ER在起降条件、最大升限、最大续航能力及高原机动能力等特点,提出了在中高山地区的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的选型原则及飞行方法.通过甘肃某测区的实际测量飞行验证了该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AS350B3型直升机在中高山地区作业时表现出的实际飞行性能满足在该类型区域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8.
在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5勘探线地电化学勘查剖面上采集了电提取前后的土壤样品,开展了全量及顺序提取\"七步法\"分析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地电化学过程所提取的元素是以多种相态存在于土壤介质中的,以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等活性相态为主,同时颗粒较小的弱活性相态,甚至残渣态颗粒也可被电化学过程所迁移、吸附;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元素某一种或几种相对活性相态含量与矿体产生了极好的空间对应关系;较浅的运积物覆盖层及深部有矿体或矿化体存在,可导致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微量金属元素全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地电化学方法在运积物覆盖区具有较大的勘查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9.
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已有的地质、物化探成果的坐标系统基本为WGS84、B J54或Xi'an80系统,而根据国家测绘局关于全面使用CGCS2000坐标的要求,今后取得的各类成果的坐标系统应为CGCS2000坐标,这为已有成果的利用和综合研究的工作带来不便.ArcGIS作为一款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简要介绍了ArcGIS内置坐标系统的同时,研究并推导了ArcGIS软件中莫洛金斯基坐标转换方法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不同椭球之间转换参数的求取及转换精度评定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坐标系统在ArcGIS软件中向CGCS2000转换的具体思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30.
人们在评价和解释化探异常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高、大、全”的化探异常上,对面积小、强度弱、叠加程度低的异常关注很少.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化探工作的切身体会,认为有几种弱小的化探异常值得重视,特别是那些成因上与筒状岩株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其矿致化探异常往往面积小、强度低,但与这些小异常有关的矿床规模可能是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形成了“小异常成大矿”的反常现象,在解释评价时,这类异常很容易被忽略.另外,有规律排列的单点异常、覆盖区的弱小异常均能够代表一定的地质意义,在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