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6篇
  免费   2003篇
  国内免费   2969篇
测绘学   1362篇
大气科学   1914篇
地球物理   1823篇
地质学   4971篇
海洋学   1745篇
天文学   233篇
综合类   884篇
自然地理   1566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799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利用龙门山区域重力网经平差处理和去基准点干扰、去高程变化影响的1997-2007年11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借助密度的三维反演方法,分析研究了龙门山地区地壳各深度的介质密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区域密度场的整体时空分布均表现出显著特征,从时间进程来看,震前十年的密度变化趋势呈现阶段性变化:密度变化平稳阶段—变化剧烈阶段(加速增加—缓慢减少)—变化缓慢减少阶段—密度变化缓慢增加阶段,密度变化程度由强到弱,表明大地震孕育达到了最后阶段;从空间分布来看,密度变化分布有“分散—相对集中”的趋势,震前地下密度场具有熵值减小的现象;密度变化剧烈地方多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西的川西高原上。此外,随深度的增加,密度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比较分析,在汶川地震前密度变化对重力的影响远远超过高程变化对重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2.
Feldspar and clastic debri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ituent framework grains of sedimentary clastic rocks and their chemical dissolu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econdary pore in the reservoir rocks. On the basis of thermodynamic phase equilibrium,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hemical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uid and various plagioclase and K-feldspar in diagenesis of the sediments, particularly,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and fluid compositions (pH, activity of K+, Na+, Ca2+ and so on) on precipitation and dissolution equilibria of feldspars. Feldspar is extremely easily dissolved in the acid pore water with a low salinity when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e dissolution of anorthite end-member of plagioclase is related to the Ca content of the mineral and the fluid, higher Ca either in the mineral or in the fluid, easier dissolution of the feldspar. Moreover, the dissolution of albite end-member of plagioclase is related to Na of both the mineral and fluid,  相似文献   
833.
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对破坏性地震中可能发生的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研究,设定了几种有实际意义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进行了结构地震破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在一定泄漏和气象条件下的向周围空间扩散的动态仿真研究,给出了典型毒气扩散过程中可致人员死亡,严重危险和有感区域的范围的动态变化结果,作者认为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研究对大地震应急、城市和大型企业防灾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4.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hot debates in the geodynamic community regarding to the deep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Cenozoic volcanism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Of all the constraints available, high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upper mantle discontinuities, especially the discontinuities at depths of 410 km(D410) and 660 km(D660), is of the most important, which may provide reliable clues on the magma channel as well as its evolution. In this work, we adopt the common conversion point stacking technique with teleseismic radial P-wave receiver functions to examine the D410 and D660 discontinuities. The primary results exhibit tha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 obtained by different velocity models are largely consistent. Obviously elevated D410 and slightly depressed D660 are observed beneath the Hannuoba Volcano, suggesting possible delamination of the local lithosphere deposited at the D410. This process may induce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ic materials filling the space left by the delaminated lithosphere, and subsequently trigger volcanic eruptions. Strong depressions are observed at both D410 and D660 depths beneath west of the Dariganga Volcano, and the depression of D660 is more pronounced. It leads to the apparently thickened MTZ,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cold material at the D660. This cold material is speculated as a stagnant slab from the subducted Pacific Plate or the remains of a detached island arc system from the collis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CAOB. Slightly thinner MTZ is found beneath the Hentey Mountains and the Middle Gobi Volcano. Apparently, this thinner MTZ is not significant enough to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high thermal anomalies,which may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large-scale hot material upwelling from either the local MTZ or even the lower mantle.  相似文献   
835.
古炭屑与古森林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火普遍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它对自然植被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森林火培育出不同类型的植被:频繁的森林火导致草甸的形成,而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森林火的缺乏。古炭屑作为古森林火的遗迹,具有分布广泛、细胞结构保存完好以及原地埋藏等特点,为研究古森林火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古炭屑的出现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植被类型和地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干旱、少雨的气候常常伴随高频率森林火的发生,表现出古炭屑的数量增多;易燃物种组成的植被易发生森林火,古炭屑的出现也会增多,而耐火树种会降低森林火的强度,古炭屑则出现少。因此,从古炭屑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探讨古森林火的发生规律,进而推断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地理状况的演变。  相似文献   
836.
在航空电磁探测方法应用中,地下探测环境复杂,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存在各向异性特征。如果采用常规各向同性介质模型,在资料解释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本文基于矢量有限元法开展三维任意各向异性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模拟计算研究。首先,将总场分解成一次场和二次场,对空气介质的均匀全空间进行一次场解析计算,同时利用矢量有限元法对二次电场的双旋度方程进行求解。为提高求解速度,采用共享内存直接求解器PARDISO对大规模稀疏矩阵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三维模型的计算速度。之后开展了4种典型目标模型的三维各向异性介质模拟:围岩各向同性-目标体各向异性(绕z轴旋转)模型;围岩各向同性-目标体各向异性(绕x轴旋转)模型;围岩各向异性-目标体各向异性(绕z轴旋转)模型;围岩各向异性-目标体各向异性(绕x轴旋转)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在不同旋转角度情况下,磁场实虚分量的变化特征,进而总结了各向异性参数对航空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37.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通过大量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石牛栏组或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4个(SSQ5~SSQ8),识别出三角洲、陆棚、碳酸盐台地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中探讨了各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平面展布。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指出了两类有利储集层:一类为台地浅滩相和台地前缘斜坡相礁滩型生物灰岩、颗粒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石牛栏期三级层序SSQ3和SSQ4的高位体系域,纵向上分布于石牛栏组中、上部,横向上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叙永—习水—观音桥一带;另一类为浅水陆棚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小河坝期三级层序SSQ4高水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于南川—石柱—利川等地。  相似文献   
838.
郑州市区环境空气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郑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为依据,分析了郑州市空气污染现状,并根据1994~2003年10年来的监测数据,对空气污染特征和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郑州市空气污染在近10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39.
北京奥运演练精细化预报方法及其检验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虎  王建捷  杨波  时少英  魏东  孙继松  李靖 《气象》2008,34(6):17-25
2007年北京奥运演练期间精细化场馆客观预报方法,即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和半周期函数拟合(HPFF)预报方法,为场馆精细化预报产品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利用2007年8月1-26日国家体育场、顺义水上中心等5个奥运场馆的5种地面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3小时累积降水量)观测资料,对SVM和HPFF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在客观方法基础上制作的3天逐3小时预报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客观方法相比较,HPFF方法对于预报连续变化的气象要素(如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精细预报比SVM方法预报技巧高;而对不连续变化的变量(如:风向)的预报技巧低于SVM方法.(2)预报员制作精细要素预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客观方法.预报员对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预报技巧略高于客观方法,对于降水和风向的预报技巧与客观方法相当.尽管预报员对客观方法的修正能力比较有限,但具有对两种客观方法结果做出择优选择的综合判别能力;(3)预报员0~63小时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8℃,气温预报误差≤1℃的准确率在43%左右,预报误差随预报时效变化不大;0~24小时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0%,相对湿度预报误差≤10%的准确率是60%,误差随预报时效而有所增大;0~63小时风向预报准确率约20%,预报准确率随预报时效变化不大;0~63小时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8~1.4m·s-1之间.  相似文献   
840.
于2008-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尼洋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尼洋河浮游植物共计7门29科48属,其中硅藻为优势浮游藻类.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尼洋河中游(尼洋河下游)最高,其他河段呈下降趋势,符合中间高度膨胀假说.尼洋河沿程浮游植物的总丰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夏季的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其他季节的存在显著差异,夏季总丰度与秋、冬季的存在显著差异,冬季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春季的存在显著差异,冬季的均匀度指数与其他3个季节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浮游植物季节演替依赖于外源性水源补充,沿程演替则与河道底质有着很大关系.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尼洋河硅藻门舟形藻科的藻类与理化因子铵态氮、表层pH、表层水温相关,部分蓝藻以及绿藻与水质理化因子也存在着关联.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预测了尼洋河着生藻类时空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尼洋河浮游植物群落总丰度和均匀度指数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低于8.0的水域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比pH值高于8.0的水域大,尼洋河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受到河道底质影响较大,底质为黏土的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底质为砂石的大.这些关键环境因子对尼洋河水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建议加强对浮游植物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关注,保障尼洋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