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5篇
  免费   2667篇
  国内免费   3972篇
测绘学   1905篇
大气科学   1809篇
地球物理   2157篇
地质学   6600篇
海洋学   2412篇
天文学   284篇
综合类   919篇
自然地理   162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827篇
  2018年   723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776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945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市水源热泵的应用,宏观上未充分考虑地下水水源地的分布,微观上未注重应用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回灌率低造成了水资源浪费。本文针对北京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浅层含水层导水系数、有效导水系数、地下水中的铁和总硬度为评价因子,以水源地保护区及补给区、地面沉降中心区为约束因子,利用叠加分析技术,将平原区分为适宜发展区、较适宜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为水源热泵的理性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等学科,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岩相和重矿物类型和组合及其稳定性等的分析,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侏罗纪—白垩纪的岩相特征,并重建古气候的演化特征。塔里木盆地侏罗纪主要属于温暖湿润气候,晚侏罗纪后期到早白垩世属于干旱炎热气候。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盐湖钾盐资源现状及提钾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钾肥缺口很大。中国又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 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 有望解决中国的缺钾问题。中国已经建立了青海察尔汗和新疆罗布泊两个钾肥生产基地, 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钾肥需求, 70%需要依赖进口。因此, 有必要继续加强钾盐开发研究, 建立新的钾肥生产基地。通过长期攻关, 我国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盐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提钾工艺路线, 但是, 碳酸盐型盐湖提钾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对青海察尔汗盐湖和新疆罗布泊盐湖两大中国钾肥生产基地的资源及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成功的开发经验可用来指导我国同类型其他盐湖钾资源的开发; 探讨了开发我国碳酸盐型盐湖钾盐的可行之路, 碳酸盐型盐湖通过技术创新, 可以在盐湖现场获得钾肥产品; 指出我国不同水化学类型的盐湖应采取不同的资源利用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94.
995.
正态分布检验在地下水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松  饶竹  黄毅  贾静 《岩矿测试》2010,29(5):585-589
对地下水调查中37种必测组分检测过程的替代物进行筛选,应用D’Agostino法对替代物的测量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利用正态分布函数"3σ"原则,定义了各替代物质量控制指标的有效区间。应用正态函数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计算得到各替代物有效区间内的正态函数分布概率均大于97%,替代物过程能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二溴氟代甲烷、甲苯-d8、对溴氟苯、1,2-二氯苯-d4、氟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过程选用的替代物质量控制过程处于稳定的监控状态;2,4,5,6-四氯间二甲苯、二丁基氯菌酸酯、p-三联苯、十氯联苯等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过程选用的替代物监控指标分析过程能力不足。建议参考美国EPA方法中有关监控指标质量控制区间的要求,适当放宽对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流程中选用的替代物质量控制区间的有效范围。正态分布在地下水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加标回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回收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水质分析中加标回收分析的方法步骤、条件控制及计算方法。当加标体积影响试样在加标水样中的浓度时,直接使用回收率理论计算公式的计算值,均较其真实的回收率偏低,且其偏低值随加标体积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加标回收分析的定义,分别以加标前后被测组分质量浓度(mg/L)的变化或含量(μg)的变化为依据,导出两个计算加标回收率的实用公式。采用该公式,加标体积可以不受严格控制,其计算结果与真实的回收率一致,适用于日常水质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997.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为数不多的铜品位高、规模大、矿体连续性好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文章根据167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元素平面分带、(Pb+Zn)/Cu、Au/Cu、Mo/Cu、Pb/Ag、Zn/Pb、Zn/Cu比值分带以及剖面上元素的分带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具有典型的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由深部向浅部具有Mo→Mo(Cu)→Cu+Mo→Cu(Pb+Zn+Mo)→Cu(Pb+Zn)→Pb+Zn的成矿元素分带现象,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研究提出,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是由北东至南西,流体源位于矿区北东部的则古朗地区。这种典型的热液分带特征同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近管道相Pb/Ag比值高、远离喷口Zn/Pb、Zn/Cu比值高的元素分带特征有着本质的区别。矿区北部则古朗地区高Mo/Cu比值以及钼元素矿化强度随标高降低愈强的分布特点,均预示了该地区是深部隐伏含矿斑岩体之所在。  相似文献   
998.
The surface sulfur speciation of chalcopyrite leached by moderately thermophilic 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was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ulfur K-edge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XANES), accompanying with the leaching behavior elucidation. Leaching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optimum range of the redox potential for chalcopyrite dissolution. Leaching products were found accumulating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which might be jarosite according to the XRD analysis. The sulfur K-edge spectra indicated that chalcocite might be the intermediate sulfur compound under a critical redox potential, which might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optimum range of the redox potential and provide an evidence for the two-step leaching model of chalcopyrite at low Eh.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sulfur K-edge spectra showed jarosite would accumulate on mineral surface, which might b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passivation layer.  相似文献   
999.
滇西三江地区中生代盆—山动力学耦合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地和相邻造山带在动力学机制上的耦合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开展这一研究的典型实例。晚三叠世思茅盆地从前陆盆地向裂谷盆地的转换过程,与造山带演化的主碰撞阶段和后碰撞阶段相关,是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过程及其沉积响应、地球物理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经历了"盆转山"(T1—T2)、"山控盆"(T3—E1)以及盆—山共变(E2—Q)三个阶段;思茅陆相断陷湖盆通过盆地内沉积相迁移、层序建造、基底变形,尤其是沉积旋回来响应深部动力学过程;岩石圈速度结构剖面揭示出思茅盆地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P波速度增大,莫霍面加深;结合思茅盆地两侧中生代岩浆岩活动期次和地球化学特征,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俯冲板片断离作用可能是盆山动力学耦合的深部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盆地川东南地区“源—盖”匹配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泥质盖层不仅封闭性能形成时间早(早于震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而且排替压力大(最大排替压力高达26MPa),封闭能力强,具备封闭超高压气藏的能力,"源—盖"匹配关系好,对下伏烃源岩具备有效封盖作用;志留系泥质盖层虽然现今排替压力较大,但封闭性形成时间晚于下伏寒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有效封闭性较差;二叠系和三叠系泥质盖层封闭性形成时间分别早于志留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具备有效封闭能力,且最大排替压力都大于10MPa,可封闭高压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