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9篇 |
免费 | 2579篇 |
国内免费 | 16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6篇 |
大气科学 | 892篇 |
地球物理 | 1125篇 |
地质学 | 3609篇 |
海洋学 | 1350篇 |
天文学 | 74篇 |
综合类 | 392篇 |
自然地理 | 7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47篇 |
2023年 | 232篇 |
2022年 | 358篇 |
2021年 | 401篇 |
2020年 | 345篇 |
2019年 | 435篇 |
2018年 | 350篇 |
2017年 | 350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487篇 |
2012年 | 494篇 |
2011年 | 466篇 |
2010年 | 471篇 |
2009年 | 471篇 |
2008年 | 464篇 |
2007年 | 449篇 |
2006年 | 431篇 |
2005年 | 362篇 |
2004年 | 301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04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8篇 |
1974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粤东深澳湾养殖区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进行,对异养细菌和弧菌丰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深澳养殖海湾水体中以上2种被调查菌类的丰度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1.20×105―1.27×108cfu·L-1和1.00×103―3.90×105cfu·L-1;底质中的丰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73×104―4.06×107cfu·g-1和3.25×102―7.23×104cfu·g-1.从时间上来看,营养盐类与异养细菌的相关性要强于温度、盐度、pH值和溶氧等物理因素的相关性;而弧菌与物理因素的相关性要强于与营养盐类的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来看水体环境的变化要比底质的大,水体中经常出现异养细菌和弧菌丰度的剧烈变化,变化程度也远远高于底质中细菌的变化.而且不同的养殖活动也会很明显地影响异养细菌和弧菌的丰度:S3站位水体中异养细菌的丰度比底质中的高;S5站位的底质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丰度都是较高的.龙须菜的养殖可以很明显地改善底质环境,特别是降低底质中对养殖和水质环境有很大负面影响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如硫化物和弧菌等.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火星生命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以ALH84001火星陨石新鲜破裂面上的大量碳酸盐小球体和多环芳香烃(PAHs)为主要依据,推论火星至少在13~36亿 aBP前很可能有生命形态存在。然而,很多人认为ALH84001陨石的各种特性可以是非生物成因的。由于地球上的生物在超过115℃的温度下很难存活(火星可与之类比),争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碳酸盐球体的形成温度上。也有研究者关注该陨石上有机物质的来源问题。对ALH84001陨石的综合学科研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证据。综述了自1996年以来在国外各种主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 ALH84001陨石与火星生命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一些对其他火星陨石的研究),认为目前尚不能断言火星生命存在与否。对火星继续深入探索以获取进一步的证据是十分必要的。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Odys sey宇宙飞船起始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引发新一轮火星生命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27.
JIN Jian-hui LI Zhi-zhong LING Zhi-yong ZHENG Fei XU Xiao-lin CHENG Yan CAO Xiang-dong LI Zhi-xing ZHANG Wen-jing REN Yong-qing 《山地科学学报》2019,168(12):2754-2769
Coastal dunes are a common geomorphic type in sandy coastal zones. They are a record of the couple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wind and ocean waves. Many coastal dune fields have developed on the east coast of Fujian China and now occur as widespread typical coastal aeolian sand landforms on the Liuao Peninsula, Gulei Peninsula and Dongshan Island, but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geomorphologic process of sandy coast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accurate chronological data.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the Hutoushan (HTS) aeolian dune on the Liuao Peninsul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ptical dating and grain-size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sand samples from the aeolian sequence of a profile of the HTS du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s of seven samples of this profile were in the range of 37.8–0.19 ka from 4.0 to 0.2 m deep. These correspond to th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MIS3), abrupt climatic change events of 4.2 and 1.1 ka and the Little Ice Age (LIA), respectively. These samples displayed evidence of a longer-term climate trend in this area. The period of formation of this coastal aeolian dune corresponds to a cold and arid climate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EAWM). Periods of dune fixation and rubification are evidence of a hot and humid climate. Mobiliz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aeolian dune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astal evolution in South Chin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28.
罗海燕;廖芳;郑文武;邓运员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6):35-39
为了进一步发掘蚁群算法的应用潜力,提高分类精度,将相关性引入分类规则发掘过程,试图在蚁群算法挖掘规则时既考虑像元的光谱信息,又兼顾邻近像元灰度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蚁群算法。算法包括对单个像元的分类规则挖掘和顾及邻域像元相关性的分类规则挖掘,单个像元的分类规则挖掘中,为使信息素缓和增加,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保证算法具有适当的收敛速度,采用自适应方案调整参数。顾及邻域像元相关性的分类规则挖掘中选用了优势类、优势度、类熵和邻域类相关性等4个指标,以反映邻域相关性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顾及邻域蚁群算法的分类结果精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总体精度提高了3.00%,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建设用地、裸地等复杂地物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顾及邻域蚁群算法能够更准确地提取光谱信息复杂的地物,有效地减弱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干扰。 相似文献
29.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