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20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177篇 |
海洋学 | 35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濒海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从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看,濒海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辽宁双台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94和1997年两期TM数据进行GIS数据处理,通过各种类型的湿地景观在该时段的面积变化得到保护区濒海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变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区管理对策,以便更好地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2.
位于两大构造单元结合带的查干德勒苏地区,中元古代在近EW向裂陷槽内接受了巨厚的含炭质、白云质和火山物质的渣尔泰群滨浅海相沉积建造,铀元素得到第一次预富集;大约1.4Ga前的白云鄂博运动,出现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铀元素得到第二次预富集;晚石炭世末的中华力西运动第Ⅱ幕,形成罕乌拉、英巴岩基的主体,铀元素得到第三次预富集;早白垩世早期的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含有较多的有机质,铀元素得到第四次预富集;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气候干旱炎热,在地表地下水的作用下,铀元素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成为查干德勒苏地区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矿化期。 相似文献
33.
34.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地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地蝗虫发生的地形分析是建立草地蝗虫发生预报模型的基础,以青海湖地区为实验区,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草地蝗虫发生与各地形变量(包括海拔高度、坡度与坡向)的叠置分析,提取草地蝗虫发生的地形信息数据库,然后,分别采用T-检验(对连续变量-海拔高度和坡度)和卡方(Chisquare)检验(对类变量-坡向类型)进行各地形变量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和坡度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极为显著(显著性水平p=0.000),而坡向地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显著性水平p=0.039)。 相似文献
35.
36.
研究了铜精矿催化加压浸取净化除铁后 ,料液中铜镍的萃取分离及串级模拟实验。采用LIX984萃取剂 ,在料液 pH =4.0时铜镍分离效果较为理想。除铜后的料液 ,用P2 0 4 萃取富集镍。经硫酸反萃的溶液可直接用于铜镍的电解精炼。 相似文献
37.
38.
39.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在成岩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2 500~2 700 m以下的地层,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但在一定条件下,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勘探成果表明,在该油田深层系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下部(简称(核三下)席状的扇三角洲砂体中存在成岩圈闭.本次通过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成岩阶段划分,对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核三下的砂体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不同的成岩作用发生于不同的埋藏深度.2 700~3 100 m之间以胶结强烈为特征,属于胶结带.3 100~3 900 m之间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为特征,尤其是3 200~3 600 m之间, 属于深部溶蚀带.本区核三下砂体自南而北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其上倾方向处于胶结带的部分由于强烈胶结而变成致密层,可封堵油气,而下倾方向处于溶蚀带的部分由于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而成为良好储层,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根据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成岩阶段孔隙发育和保存的特征,可预测成岩圈闭分布。 相似文献
40.
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藏北高原是我国土地沙漠化三大分布区之--青藏高原分布区的代表性地域,是研究现代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重要地区。本文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类型多、程度重、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变化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