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2篇
  免费   2117篇
  国内免费   3291篇
测绘学   1031篇
大气科学   2580篇
地球物理   3426篇
地质学   8631篇
海洋学   2529篇
天文学   1868篇
综合类   1063篇
自然地理   1662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856篇
  2019年   928篇
  2018年   1130篇
  2017年   1046篇
  2016年   1037篇
  2015年   822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104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995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7篇
  1975年   23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气温长期演变趋势中城市化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兰州、上海及其周围站点的1月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了城市化对气温长度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区域性气候增暖过程中,城市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992.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993.
乌鲁木齐重力潮汐研究与震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蔚晓利 《内陆地震》1995,9(2):104-111
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法分析了乌鲁木齐GS-15-216重力仪1990~1993年的潮汐记录,得到了该地区的重力潮汐参量:δo1=1.15826±0.00049,Δo1=0.15±0.02,δM2=1.16108±0.00022,ΔM2=-0.32±0.01。主波M2和O1的结果与1980年中比协作时GEO-084的观测结果一致,与Molodensky模型1值符合很好。不同时段得到的δ值和Δ值内符合精度高,表明乌鲁木齐地区重力场稳定,重力仪性能稳定,观测资料可用于检验地球模型、研究地球深部构造以及震源物理场。分析了和静东北两次5.2级地震前δM2值的短期前兆异常,确认从目前的重力潮汐观测中可以分辨出变化量大于1%的δ因子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994.
1500年宜良地震地表形变带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维贤  申旭辉 《地震研究》1995,18(4):405-411
据历史记载1500年在宜良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由前人对该次地震无较详细的现 场实地考查资料,因此对这次地震认识说法不一。1992年作者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实地考证。发现和确认了这次地震十分丰富的地震地表形变带,现存长度达81公里,最大左旋水平位错量9至11米。研究结果表明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小新街-徐家渡断裂,震级接近8级。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地形与暴雨的若干气候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彭乃志  傅抱璞 《气象科学》1995,15(3):288-292
本文以详实的资料,通过对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形特征的暴雨分析后,得出了地形对暴雨影响的若干气候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996.
俞小鼎  ERichar  RRosset 《气象学报》1995,53(3):319-327
通过比较一次洋面冷锋过程的干、湿三维模拟结果,揭示潜热释放对冷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潜热释放的作用,冷锋区的温度梯度和风矢量的气旋性切变大大地加强了,冷锋附近的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呈现出更多的更加紧密的中尺度结构;锋面非地转直接环流在湿模拟中比在干模拟中发展得更加充分并且具有更高的组织性;潜热加热倾向于增加锋面环流的强度,尤其是其上升支的强度。研究表明,潜热释放过程是形成冷锋前沿上方低层大气中狭窄强上升气流区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多物理参量检验防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雨曾  郁青 《气象》1995,21(10):3-8
除使用地面冰雹资料(即冰雹动能、质量、降雹强度等)外,还选用了反映雹云变化的雷达回波参量等10个物理参量,作为作业效果的检验量,检验防雹效果。结果表明:高炮作业后雷达回波顶高、强度及30dbz强回波顶高显著地比作业前小;作业区比未作业区冰雹动能、冰雹质量、冰雹动能通量、质量通量、最大冰雹直径、数密度以及降雹持续时间也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98.
汪志亮  王志贤 《地震》1995,(3):240-245
深入研究了全国地电台网内M_s≥5.0的45次地电前兆震例,用统计方法按大震、强震、中强地震分别研究其地电前兆特征。 通过研究得到:大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其半径超过200km,在700km以内,异常时间在12—20个月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97.8%;强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大多在300km以内,趋势异常的时间在12个月以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86.5%;中强地震地电阻率异常范围,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趋势异常时间在180天之内发震的概率最高,为95.0%。大震、强震、中强地震地电趋势异常时间似乎存在着20个月、12个月、6个月三个不同的异常时间段。 临震异常类型一般可分为加速型、转向型和波动型三类。对7级和7级以上大震能观测到临震异常前兆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能观测到临震异常前兆的震例均为50.0%。出现临震异常后1—20天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 1988年11月以来,西部地区先后发生澜沧-耿马7.6、巴塘6.7、天祝6.2级地震。震前都曾依据地电前兆短临异常特征,作过某种程度的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入手,讨论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渭干河——塔里木河流域这样一个大区域的地下水水化学分带问题。进而通过对渭干河、库车河冲积扇的砂体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差异的研究,阐明了地下水水化学分带性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河北唐山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岩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张夏组鲕粒灰岩内,广泛见到细径放射鲕和较粗的同心-放射鲕.放射鲕中存在连生体,我们称之“连生鲕”.与赵震等(1984)人工合成的静水鲕对比,区内放射鲕亦系静水条件下生成;因未见长串连生体,仅呈现数鲕(2—4个)连生,表明鲕粒生成后遭到搅动水拆开.由此可以认为,本组鲕粒灰岩属间歇高能成因模式的产物。又按该类岩石显示的成岩特征,可知本区鲕粒灰岩经历过多种成岩环境,至今仍保留较为明显的大气成岩环境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