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0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采用蒸馏水以及浓度不同的NaCl溶液作为浸泡溶液,对商用膨润土进行了膨胀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膨胀变形随浸泡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浸泡溶液的浓度越大,溶液的渗透吸力也越大,渗透吸力的增加将引起施加在黏土颗粒上有效应力的增加,使得在外部施加荷载相同时膨润土的膨胀变形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压实膨润土在盐溶液中膨胀时,其有效应力pe可分为两部分,即施加荷载部分p和渗透吸力部分p。对于浸泡于蒸馏水和NaCl溶液中的膨润土试样,其膨胀后的蒙脱石孔隙比em与有效应力pe之间的关系可采用同一关系曲线表示,此时施加于黏土颗粒上的有效应力的渗透吸力部分p=(p/)0.66。  相似文献   
262.
马伸桥岩体是由同源不同期次的超基性-硷性-碳酸岩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杂岩体,其中超基性岩体是一个多韵律的层状岩系,产有9层磷矿,累计厚度68.25m.该类杂岩在世界各古老地台均有产出,半数以上产有磷、铁、稀有金属、稀土元素等矿产.马伸桥岩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超基性-硷性-碳酸岩三位一体杂岩,在我国属首例.马伸桥硷性杂岩体产于...  相似文献   
263.
生态系统服务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睿倩  李永富  胡恒 《地理学报》2020,75(11):2417-2430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面向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如何整合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政策,如何协调人类活动并保护生态格局和自然资源,是空间规划的核心问题,亟需吸纳多学科视角和知识加以回答。生态系统服务关联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是优化国土空间、推动规划决策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工具。本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需求,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对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支撑作用。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价值目标的关联进行了基本判断,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不仅是空间规划进行自然资源价值塑造的载体,也是空间规划面向公共福祉的政府选择。其次,针对国家、省级以及市县和乡镇各纵向层级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和内容重点,分别剖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实现规划的战略性和政策性、协调性和操作性的支撑作用,并从尺度效应视角探讨了其对构建规划协同机制的促进作用。最后,面向“多规合一”的横向衔接需求,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在培育部门共同价值,协同多元主体利益及改进空间规划技术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为指导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路径,丰富深化了生态系统服务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4.
一个有限区嵌套细网格模式的设计及预报结果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钱永甫等研制的p-σ混合坐标系原始方程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一有限区域的单向影响嵌套细网格数值预报模式,并选取台风Wayne对应的天气形势演变过程为例,通过与MM4模式对同一例预报结果的比较分析以及统计学检验,对该模式的预报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实际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各层大气高度场的预报结果与实况的相关系数都超过0.74。和MM4对温压场的预测结果相对比,二者间只有  相似文献   
265.
南海地区潜热输送与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的遥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使用奇异值分解(SVD)和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方法,分析了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与前期(冬季、春季)及同期(夏季)南海潜热输送之间相关场的分布型,从中找出遥相关的“关键区”,并对找到的高相关区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与前期(冬季、春季)及同期(夏季)南海潜热输送相关密切,尤其春、夏季潜热输送与降水相关程度更高。前期中的冬季,南海北部潜热输送与华南及其近海地区的夏季降水有较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春季,南海中部海盆地带的游热输送与长江以南至华南沿海地区的夏季降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夏季,南海中部海盆地带仍是影响同期华南降水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266.
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   总被引:66,自引:14,他引:66  
南海季风试验是一次国际性大气与海洋的联合试验 ,旨在更好地了解南海季风的爆发、维持与变化 ,以改进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季风预报。 1998年 5~ 8月进行的外场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获得了大量气象与海洋资料。不少国家对这些资料进行四维资料同化 ,并改进数值模拟和预报 ;同时也为东亚与南海地区季风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资料集。文中总结了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共包括 6个方面 :(1)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与机理 ;(2 )南海季风爆发过程中对流与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 ;(3)低频振荡与遥相关作用 ;(4 )南海海 气通量的测量及其与季风活动的关系 ;(5 )夏季风时期南海海洋的热力结构、环流和中尺度涡旋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 ;(6 )南海与东亚季风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67.
上海及长江口第四纪沉积层中埋盖的古河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四纪时期,上海及长江口由于地质构造、古气候、海面升降等综合作用,第四纪沉积层中与之相适应的埋盖了七期古河道。文中指出埋盖古河道的形成与发育是因袭了基底深切沟谷的走向。古河道的摆动、延缩、埋盖,是受古气候冷热交替制约。文中还指出研究埋盖古河道的演变规律,不仅对上海及长江口变化、海陆变迁有着指导意义,而且对城市供水及长江口外大陆架供水有着重大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68.
太阳辐射日变化对夏季风模拟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谦谦  钱永甫 《气象学报》1997,55(3):334-345
利用60°S-60°N范围,有海气耦合但无海流的七层原始方程模式,做了有无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准定常的平均季风系统的形势受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可能来自海陆和地形分布。但是模式中包含太阳辐射日变化后,大气上下层季风系统强度的模拟得到了改善。太阳辐射日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降水的分布形势,在没有太阳辐射日变化的试验中,大陆内部的降水大大减少,而沿海地区的降水增加。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对应良好。降水增加和减少的地区呈波状分布。至于对季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风发展的初期,太阳辐射日变化可加快其发展。因此,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引入,可使平衡态较早达到  相似文献   
269.
本文研究了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排列,利用一维费马数变换,只要直接进行一次变换,就能获得多维费马数变换的算法。由于该算法总是把计算结果放在原始数据的相应位置,因此对这种算法,其存储量的要求,仅限于原始数据的存储量,大大地节约了计算机内存。  相似文献   
270.
A global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alled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LICOM),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ptake and storage of anthropogenic CO 2 in the global ocean. Two simulations were made: the control run (RUN1) with the climatological daily mean forcing data, and the climate change run (RUN2) with the interannually varying daily mean forcing data from the 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of the 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distributions and storages of anthropogenic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anDIC) from both ru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bas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data-based results, the simulations generate higher anDIC concentrations in the upper layer and lower storage amount of anDIC between the subsurface and 1000-m depth, especially in RUN1.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runs shows that the interannually varying forcing can enhance the transport of main water masses, so the rate of interior transport of anDIC is increased. The higher transfer rate of anDIC in RUN2 decreases its high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and increases its storage amount below the subsurface, which leads to closer distributions of anDIC in RUN2 to the data-based results than in RUN1. The higher transfer rate in RUN2 also induces larger exchange flux than in RUN1.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global oceanic anthropogenic CO 2 uptake was 1.83 and 2.16 Pg C yr 1 in the two runs in 1995, respectively, and as of 1994, the global ocean contained 99 Pg C in RUN1 and 107 Pg C in RUN2 of anDIC, indicating that the model under the interannually varying forcing could take up 8.1% more anthropogenic carbon than the model under the climatological forcing. These valu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other estimates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model simulation, while the estimates in RUN1 are near the low bound of other work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root mean square of the global air-sea anthropogenic carbon flux from the simulated monthly mean results of RUN2 with its seasonal cycle and long-term trend removed is 0.1 Pg C yr 1 . The most distinct anomalies appear to be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Southern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