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rm activity and global warming remains uncertain. To better understand storm–climate relationships, coastal lagoon deposit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investigated because they could provide high-resolution storm records long enough to cover past climate changes. However, site-specific sediment dynamics and high barriers may bias storm reconstructions. Her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se factors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five distinct storm records (XCL-01, XC-03, XC-06, XC-07, XC-08) from different water depths in a lagoon with a high barrier (i.e., Xincun Lagoon of Hainan Island). Sediment cor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and XRF measurements, to identify storm events. These data were coupled with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obtain bed shear stress data with high-spatial resolu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storm-induced sediment transport mechanisms. 210Pb dating and Pb pollution chronostratigraphic markers indicated that the chronology of the storm deposit sequences of the cores span the period between 117 a and 348 a. The grain size and XRF results indicated numerous, highly variable and short-duration fluctuations, suggesting that storm-induced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at these core sites. The inconsistent storm events recorded in these cores suggest that these sites have different preservation potentials for storm deposits. However,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storm sediment record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for Core XCL-01 indicates that high-barrier lagoons could provide long-term storm event records with high preserv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采用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实现基于u-blox的城市区域亚米级导航定位技术服务模式,该模式完全取代精度相对较低的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point positioning,SPP)技术,同时相比于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  相似文献   
43.
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以此为基础,选取目视解译法监测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392 913km2,占高原土地总面积的15.1%,主要包括沙质沙漠化土地、砾质沙漠化土地和风蚀残丘3种类型。沙漠化土地以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为主,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仅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2%。空间上,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其他地区零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沙漠化土地面积逐渐增大,沙漠化程度不断加重。以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数据(面积、类型、程度、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为基础,结合气候、地貌、第四纪沉积物和人类活动等数据,将青藏高原沙漠化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半干旱高山宽谷沙漠化区、藏北青南高寒高原面沙漠化区、柴达木干旱盆地沙漠化区、黄河上游半干旱河流盆地沙漠化区和“三江”流域湿润半湿润高山沙漠化区。  相似文献   
44.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公众参与度低、实现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参与主体(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各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性规律,探讨三方博弈系统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运用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最后依据博弈分析结果为探索“政府+市场”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政府是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引导者与推动者,管控成本和社会收益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加强政府的奖惩力度、增加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的潜在收益、降低供给成本对企业参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正向作用,社会公众购买海洋生态产品所获效用的提升与监督成本的减少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45.
干旱区湖泊沉积可以有效记录区域湿度变化及粉尘活动历史,位于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南部的咸水封闭湖泊尕海具有恢复区域环境变化的潜力.该地区的长序列环境演变研究已开展了较多的工作,但缺乏短尺度、高分辨率的近代以来的环境变化湖泊记录.通过对尕海深水区短钻岩芯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的年代测定和沉积物各指标分析,认为尕海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可以反映区域湿度变化;而粗颗粒组分(66.9μm)主要由风力搬运入湖,其含量可以指示区域粉尘活动历史.区域近400 a的环境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1633 1750 AD:各指标出现大幅度波动,表现出该时期气候环境的不稳定和干湿交替,其中1650 1720 AD的变化波动尤为显著,这与太阳活动进入Maunder极小期存在一定的联系.1750 1950 AD:区域气候环境无明显波动,碳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湿度增加.1950 2010 AD:各指标变动剧烈,区域虽降水增多,但由于蒸发加强,湿度降低;1974 AD以后粗颗粒组分含量急剧上升,表现出高强度尘暴事件.  相似文献   
46.
以河南省焦作市城区1:1 000地籍图测绘为例,以SWCD数码航空影像为数据源,基于JX-4C DIS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探讨并总结大比例尺数码航空测图的方法与技术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国家地籍测量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7.
赵求东  赵传成  秦艳  苌亚平  王建 《冰川冻土》2020,42(4):1285-1298
木扎提河是天山南坡冰川面积覆盖率最大(48.2%)的河流, 流域径流过程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为了合理管理和规划水资源,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亟需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该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以VIC-CAS分布式水文模型为计算平台, 利用实测的径流和两次冰川编目间的冰川面积变化数据开展了模型的多目标参数化校正和验证, 有效提高了模拟结果的“真实性”, 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结合观测数据定量解析了流域径流的组成、 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 木扎提河总径流集中在暖季(5 - 9月), 占全年总径流量的77.9%, 冰川径流、 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分别占总径流量的66.6%、 26.4%和7.0%。1971 - 2010年木扎提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 由于降水的增加, 降雨和融雪径流均呈增加趋势, 但冰川径流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导致总径流呈现下降趋势。在RCP4.5情景下, 未来该流域气温呈现明显升高趋势, 降水表现为微弱下降趋势; 气候变暖后, 更多降水以降雨形式发生, 未来降雨径流将明显增加, 降雪和融雪径流已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 随后明显减少; 冰川面积将持续萎缩, 冰川径流于21世纪10年代达到拐点, 随后明显减少, 导致河道总径流量也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8.
微囊藻群体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群体富含多糖类物质是影响微囊藻RNA提取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微囊藻群体总RNA,对比分析4种针对多糖含量较高的方法——方法 1 PGTX-bead法、方法 2 CTAB-bead法、方法 3 Fast RNAPro Blue Kit和方法 4RNeasy Mini Kit对微囊藻群体总RNA的提取效果.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微囊藻群体RNA的完整性,Nanodrop ND1000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纯度及浓度,并采用q PCR检测DNA污染情况.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能从微囊藻群体中提取获得RNA,并在去除DNA后都可以进行RT-PCR等后续实验.方法 1 PGTX-bead提取的RNA产量最高,纯度好,DNA污染小,成本低,适合从微囊藻群体中大量提取RNA;方法 2 CTAB-bead提取的RNA样品产量也较高,但DNA污染严重,适合需要同时提取DNA和RNA的样本;方法 3 Fast RNAPro Blue Kit和方法 4 RNeasy Mini Kit提取的RNA产量都较低,但方法 4操作简单,耗时短,所检测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更适合从少量的微囊藻群体中提取总RNA.  相似文献   
49.
海洋工程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风、浪、流或地震等极端循环载荷的影响,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对于海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基于累积损伤理论提出的多种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无法对多尺度节点实现统一预测,造成了实际工程应用的不便。因此文中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开展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发了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VUSDFLD程序,实现ABAQUS与FORTRAN子程序联合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在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中的有效性;其次,根据多组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anson-Coffin公式的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公式;最后,依据Miner理论,将适用于等幅加载的超低周疲劳寿命公式扩展至变幅加载情况,验证了多种节点尺寸下超低周疲劳公式的适用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