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78篇 |
免费 | 4528篇 |
国内免费 | 60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77篇 |
大气科学 | 4789篇 |
地球物理 | 6260篇 |
地质学 | 12839篇 |
海洋学 | 2983篇 |
天文学 | 1113篇 |
综合类 | 2444篇 |
自然地理 | 30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547篇 |
2022年 | 1265篇 |
2021年 | 1473篇 |
2020年 | 1247篇 |
2019年 | 1395篇 |
2018年 | 1564篇 |
2017年 | 1350篇 |
2016年 | 1493篇 |
2015年 | 1269篇 |
2014年 | 1595篇 |
2013年 | 1476篇 |
2012年 | 1418篇 |
2011年 | 1515篇 |
2010年 | 1491篇 |
2009年 | 1346篇 |
2008年 | 1230篇 |
2007年 | 1135篇 |
2006年 | 930篇 |
2005年 | 819篇 |
2004年 | 685篇 |
2003年 | 659篇 |
2002年 | 640篇 |
2001年 | 651篇 |
2000年 | 710篇 |
1999年 | 972篇 |
1998年 | 835篇 |
1997年 | 789篇 |
1996年 | 728篇 |
1995年 | 600篇 |
1994年 | 631篇 |
1993年 | 524篇 |
1992年 | 436篇 |
1991年 | 305篇 |
1990年 | 253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193篇 |
1987年 | 120篇 |
1986年 | 101篇 |
1985年 | 85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62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4篇 |
1975年 | 6篇 |
1958年 | 1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五强溪水电站左岸船闸边坡开挖监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五强溪水电站船闸左岸边坡,是由前震旦系的Pt1(主要为千枚状板岩)和Pt2(主要为砂岩、板岩)组成。因断层穿插,岩体破碎,边坡稳定性很差。为确保边坡在开挖施工期的安全,作者根据工程地质力学和系统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之进行监控设计,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2.
对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GPS的广泛应用和GPS产业的迅速发展,GPS厂家众多,生产的接收机类型更是数以百计,整个GPS接收机市场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识别困难;大多数购买者只能听信厂家的技术指标,如何对GPS接收机的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意义显得很重要,本文基于此对GPS接收机测试评估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3.
104.
边界层过程对"98·7"长江流域暴雨预报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ETA模式对"98@7"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数值试验研究,讨论了行星边界层过程对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层过程在这次暴雨预报中有重要作用.具体结论为:(1)降水大范围落区是受大尺度流场所决定的,但边界层过程对暴雨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2)不考虑边界层过程会影响对天气系统的正确预报,包括影响大气低层的运动场、水汽及大气不稳定度,从而影响暴雨的预报;(3)从时间层次上看,由于地表通量有着显著的日变化,边界层过程的作用不仅与暴雨本身发生发展及消亡的阶段有关,也与各阶段的时间(白天或夜间)有联系;(4)在空间范围内,边界层过程对大气的影响是通过大气流场重新分布来影响降水的环境条件,故地表通量分布和低层流场的相互配置作用十分重要.长江南北的情况有所不同,长江流域南侧区是地表通量的大值区,也是长江流域雨区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源区,它对长江流域的暴雨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地球轨道根数变化与第四纪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致的气候变迁所致;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中均存在上述类似的变化周期,表明气候变迁所导致的变化是全球性效应,证实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是基本正确的;对天文气候学理论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米兰柯维奇天文气候学理论的可能不足,对引起最近百万yr以来的近10万yr气候变化周期的可能天文机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6.
107.
Jie Feng Youbing Hu Zhijia Li Tao Yang Pengfei Shi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SERRA)》2014,28(8):1973-1984
To maintaining a heal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area, ecological shelter zones (ESZ) need to be built in the TGR shore zone urgently. Based on the implication and function of ESZ,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st three subsystems of the TGR area, including the upstream production-living land, 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water body, and the ESZ. Then a simple and practical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model for controlling the eutrophication of the TGR water body wa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ESZ range of TGR. Additionally, based on the pollutant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ESZ and the assimilative capacity of reservoir water body, a raster reverse tracking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range of ESZ. Thirdly, take Yangdu town in Zhongxian county as a typical region, the ESZ range under three scenarios of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nd inflow water quality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decisive factors of defining ESZ range we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statistical laws of the ESZ’s width at each boundary points were discussed to facilitate the ESZ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selected standardized rate at 70, 90, and 99 % were labelled as “General”, “Good” and “Excellent” level to repres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dth of the ESZ range. In conclusion, it suggest “Good” level width as basic width of ESZ, and additionally a special protection zone should be put on upstream environment for the extreme large width at the boundary points.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在考察了节理化岩体的断裂力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形几何原理,建立起追踪裂纹裂分形模型,对不连续岩体的断裂韧性的分形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压剪试验得到难。 相似文献
109.
利用1971-2005年三门峡市冰雹天气过程资料,分析了冰雹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系统、本站要素指标及雷达回波特征等,结果表明:渑池县降雹次数最多,灵宝次之,卢氏最少;降雹集中在4-8月,13-19时降雹几率最高.三门峡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蒙古-华北冷槽、冷涡型和西北气流型.受上述天气系统影响时,500 hPa有冷平流,若地面连续2~3天增温增湿,有可能出现冰雹天气.此外,雹云雷达回波强度>50 dBz,云顶高度>10 km,云顶温度<-40℃,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明显的跃升.是降雹的前兆. 相似文献
110.
(一)测量云高之方法: 测量云之高度,必须於申乙两处,同时以经纬仪量云所在之方位,及其仰角。甲乙两处相距约须有千五百公尺之遥;两处并须有电话相通,俾观测者得约定时间及指定欲测之云块。两处同时测定之後,则云之高度即可求得。此法发明甚早,十七世纪意大利教士 Riccio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