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2篇
  免费   1609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测绘学   1085篇
大气科学   1034篇
地球物理   1513篇
地质学   4158篇
海洋学   1172篇
天文学   271篇
综合类   796篇
自然地理   96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基于SCIATRAN模型的二氧化氮DOAS 反演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是影响星载SCIAMACHY仪器观测数据定量遥感NO2大气柱总量的2个主要因子.文中利用高光谱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SCIATRAN,在考虑分子吸收和气溶胶多次散射影响基础上,精确模拟了气溶胶、地表反照率和NO2气体浓度变化对差分处理前后卫星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定义影响因子f,对3个模拟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剔除卫星反射光谱中慢变光谱变化成分,DOAS方法明显降低了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对卫星反射光谱的影响;(2)差分处理前,3个模拟参数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地表反照率、气溶胶和NO2浓度;而差分处理后,3个模拟参数的影响强弱依次为NO2浓度、地表反照率和气溶胶.在影响趋势上,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很相似,均体现为宽带效应,在440-450 nm内有水汽强吸收和多次散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的较大峰值;NO2浓度变化对差分处理前后的光谱都呈现气体吸收结构的影响特性;(3)由于吸收和散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基于卫星观测的差分光谱中仍然残留有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的误差,地表反照率约占18.6%,气溶胶约占6.2%.因此,当前SCIAMACHY遥感的NO2产品在中国区域浓度偏高,需要对气溶胶和地表反照率进行二次精细化的订正.  相似文献   
993.
喜马拉雅山地区地气间物质交换及其与南亚夏季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喜马拉雅山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山地的代表。该地区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状态在强烈太阳辐射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局地环流系统。该特殊局地环流系统所导致的地气交换过程可能不同于平坦地形和其他山区。喜马拉雅山毗邻南亚季风区,该地区的地气交换过程也可能受到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地气交换过程,利用2006年夏季喜马拉雅山北侧绒布河谷地区获得大气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的大气环流资料,对绒布河谷地区地气间的物质交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地气间物质交换以午后至次日凌晨强烈的向下输送为主;观测期间平均向下输送强度为7.9×106m3.s-1,相当于每天将整个封闭河谷内大气置换约38次;2)该地区地气间的物质输送与南亚夏季风存在密切关系,南亚夏季风活动弱(季风中断期)则物质交换量大(9.7×106m3.s-1),季风活动强(季风活跃期)则物质交换量小(6.6×106m3.s-1);3)南亚夏季风可能主要通过改变局地大气辐射状况进而影响该地区地气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第16届亚运会帆船赛区强风概率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省汕尾甲子屿海岛测风站2008年11月逐时风速资料,分析了第11届亚运会帆船赛区11月份的风况特征,并根据汕尾气象站同时期的风速资料,通过相关性检验建立了大风样本的比值关系。根据汕尾气象站1966~2009年的历年11月份测风资料,构建了最大风速极值序列。利用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推算了汕尾气象站11月份的各等级强风出现概率,再利用相关比值法和风速随高度变化幂指数律将结果推算至帆船赛区10 m高度。结果表明:帆船赛区11月份的主导风向为ENE,其次为NNE,静风频率为0;海面10 m高度出现帆船比赛中断风速的概率约为0.033(30年一遇)。  相似文献   
995.
996.
樊鹏 《陕西气象》2008,(4):17-20
分析了渭北优势果业区的地理、气象条件,通过渭北苹果优生区与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气象条件的比较,渭北苹果生长的7项指标均符合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的条件,是苹果产业发展的最优地区之一。但发源于白于山、子午岭、六盘山、黄龙山等地的冰雹,对渭北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冰雹灾害的损失,在渭北人工防雹基地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人工防雹科学研究的内容,从冰雹云预报预警、三维冰雹云模式、雷达探测、决策指挥、空域申请、作业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研究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97.
油气运移滞后效应是指油气从烃源岩中生成并排出的时间早,而聚集成藏的时间晚,油气经历了长时间长距离运移,已聚集成藏的油气相态与成熟度低于现今烃源岩成熟演化的现象.这种油气运移滞后效应在东部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普遍存在,在斜坡带表现最为明显.通过利用地球化学分析,平衡剖面技术、盆地模拟、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  相似文献   
998.
济南市一次持续大雾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7年12月20-23日济南市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气压场、温度对数压力图以及单站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根据大气稳定层结的状况及变化,可以判断大雾天气的有无及生消时间;近地面逆温和低空逆温同时存在,表明大气层结非常稳定,近地面逆温有利于近地面层水汽积累,低空逆温使近地面层水汽不易扩散而聚集,有利于近地面层维持潮湿,持续几天出现大雾;连续几天大气层结都处于稳定状态,地面风力很小,这些都限制了近地面层的水汽向外耗散,底层相对湿度较大,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999.
南京冬季城、郊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利用2006年2月17日-3月2日在南京市区和郊区测得的辐射、湍流通量和脉动风速资料,定量分析了城、郊不同下垫面辐射收支、热量平衡特征及各分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平衡特征城、郊有一定差异,在晴天时差异最大,在下雪天时差异最小,但多云时更接近各辐射分量城、郊差异的平均特征;(2)城、郊下垫面感热和潜热分布不均,尤其是潜热城、郊对比有较大差异;(3)观测期间平均波文比(Qh/Qe)市区为7.8,与荒漠干旱地区接近,郊区为1.8.  相似文献   
1000.
We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optically passive spirals and dusty red galaxies in the A901/2 cluster complex at redshift ∼0.17 using rest-frame near-ultraviolet–optical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 24-μm infrared data and Hubble Space Telescope morphologies from the STAGES data set. The cluster sample is based on COMBO-17 redshifts with an rms precision of  σ cz ≈ 2000 km s−1  . We find that 'dusty red galaxies' and 'optically passive spirals' in A901/2 are largely the same phenomenon, and that they form stars at a substantial rate, which is only four times lower than that in blue spirals at fixed mass. This star formation is more obscured than in blue galaxies and its optical signatures are weak. They appear predominantly in the stellar mass range of  log  M */M=[10, 11]  where they constitute over half of the star-forming galaxies in the cluster; they are thus a vital ingredi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picture of star formation quenching in clusters. We find that the mean specific star formation rate (SFR) of star-forming galaxies in the cluster is clearly lower than in the field, in contrast to the specific SFR properties of blue galaxies alone, which appear similar in cluster and field. Such a rich red spiral population is best explained if quenching is a slow process and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s delayed even more. At  log  M */M < 10  , such galaxies are rare, suggesting that their quenching is fast and accompanied by morphological change. We note that edge-on spirals play a minor role; despite being dust reddened they form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spirals independent of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