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45篇 |
免费 | 3685篇 |
国内免费 | 21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04篇 |
大气科学 | 1348篇 |
地球物理 | 1447篇 |
地质学 | 5064篇 |
海洋学 | 2266篇 |
天文学 | 76篇 |
综合类 | 703篇 |
自然地理 | 10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297篇 |
2023年 | 351篇 |
2022年 | 587篇 |
2021年 | 654篇 |
2020年 | 585篇 |
2019年 | 644篇 |
2018年 | 557篇 |
2017年 | 533篇 |
2016年 | 510篇 |
2015年 | 538篇 |
2014年 | 566篇 |
2013年 | 703篇 |
2012年 | 744篇 |
2011年 | 718篇 |
2010年 | 703篇 |
2009年 | 707篇 |
2008年 | 750篇 |
2007年 | 699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488篇 |
2004年 | 348篇 |
2003年 | 267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18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4年 | 7篇 |
192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欧泊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其变幻莫测的色彩令人着迷。但在国内珠宝市场上欧泊的销售份额很小,有关其有效营销方法研究方面的参考资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结合笔者在澳大利亚馆销售欧泊产品4个月的经历,着重从多角度吸引顾客、留住顾客、销售攻心术、灵活引导及创新推广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澳大利亚AODC公司的营销策略,从中总结出几点建议,旨在对国内珠宝营销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2.
山东平邑—蒙阴地区古近纪地层时代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平邑—蒙阴地区古近纪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该区内的古近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提供了新的ESR测年数据,并结合生物地层序列确定了该区古近系的地层顺序为:古近系渐新统汶东组(E3w)、古近系上始新统大汶口组(E23d)、古近系中始新统朱家沟组(E22z)、古近系下始新统常路组(E21c)、古近系上古新统卞桥组(E12b)和古近系下古新统固城组(E11g)。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古近系的研究与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3.
海南岛农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研究土壤中Se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和生物有效性控制因素意义重大。系统总结了海南岛27 426 km2范围内土壤Se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69.98%土地面积为足硒和富硒土壤,表层土壤Se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土母岩(或深层土壤)Se含量,但不同成土母岩形成的表层土壤Se含量富集贫化趋势不同。进一步研究显示,土壤中Se含量与有机碳、Al2O3、TFe2O3、Mn和CIA等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粘土矿物、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及风化淋溶程度对Se的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这些指标又是影响土壤Se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参数。土壤有机碳、粘粒、CEC等含量或指标越高,Se的生物有效性越低。研究区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较低;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随pH下降而增加;当土壤pH为5.5~7.5时,土壤Se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不但要依据土壤总Se含量,还必须考虑土壤pH、TOC、CEC、粘粒等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74.
75.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勘探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深水勘探开发钻井和工程难度大、经济投资成本高的特点,针对深水区复杂油气藏,本文首先在深水研究区从深水重力构造形成机制和深水沉积储层研究入手,创新了深水研究区成藏规律认识.在深水重力构造研究方面,发现其由陆向海的演化模式,按演化和特征分成3种类型,建立深水沉积和重力控制下的构造模式;在深水沉积研究方面,以刻画深水沉积特征为基础,分析了海平面升降影响和重力流密度对深水沉积的控制作用,建立了两种深水沉积模式;然后通过研究重力构造、深水沉积与油气成藏三者的关系,确立了重力构造对深水油气成藏的主控作用,以及深水沉积储层与油气富集规律的关系,建立了深水油气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断层为线索,落实构造,追踪油气,以沉积为单元,计算储量和资源量,进行深水高效勘探评价的新方法.并将上述思路应用到深水复杂油气藏勘探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6.
安徽绩溪伏岭岩体隆升时代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绩溪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花岗岩体的东部。伏岭岩体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分布于51±5~68±7 Ma之间,围限径迹长度为11.9~12.9μm。岩体形成之后,所在山系经历了速率波动较大的隆升过程,至55 Ma期间为一加速隆升过程,到55 Ma时速度达到最大的73 mm/ka;随后速度减缓,54 Ma左右时的平均抬升速率为60 mm/ka;54~51 Ma间又是一个快速加速隆升时期,到51 Ma时,速度达到70 mm/ka。研究区具有三个主要的冷却剥露阶段:130~116 Ma左右,冷却速率约为1.34℃/Ma;70~60 Ma左右,进入第二个较为快速冷却阶段,冷却速率约为25℃/Ma;在7~8 Ma左右发生突然加剧冷却事件,持续至今,速率达到8℃/km。总体来说,伏岭岩体经历了速率逐渐增加的冷却过程。由于黄山山体与伏岭岩体在大地构造位置、岩性特征及侵入时间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的隆升时代、速率以及抬升剥蚀量是大致相当的。 相似文献
77.
78.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To reveal the tectonic therm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esent heat flow distribution, based on 154 heat flow data, the present heat flow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are first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tectonic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ies of 20 profiles are reestablished crossing the main deep-water sags with a structural, thermal and sedimentary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geothermal features, the Qiongdongnan Basi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northern shelf and upper slope region with a heat flow of 50–70 m W/m2, most of the central depression zone of 70–85 m W/m2, and a NE trending high heat flow zone of 85–105 m W/m2 lying in the eastern basin. Numerical modeling shows that during the syn-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increases generally with time, and is higher in basement high area than in its adjacent sags. At the end of the syn-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in the deepwater sags was in a range of 60–85 m W/m2, while in the basement high area, it was in a range of 75–100 m W/m2. During the post-rift phase, the heat flow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ended to be more uniform in the basement highs and sags. However, an extensive magmatism, which equivalently happened at around 5 Ma,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heat flow values, and the relict heat still contributes about 10–25 m W/m2 to the present surface heat flow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zone and the southern uplift zone. Further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t high heat flow in the deep-water Qiongdongnan Basin is a combined result of the thermal anomaly in the upper mantle, highly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recent extensive magmatism. Other secondary factors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heat flow distribution features in some local regions. These factors include basement and seafloor topography, sediment heat generation, thermal blanketing, local magmatic injecting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faulting and overpressure. 相似文献
79.
80.
居民幸福感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研究多是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探讨大尺度空间环境因素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合乡村旅游的角度探讨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目前还较少。运用SEM分析方法,探究处于多维压力之下的城市居民旅游者如何通过前往乡村进行旅游休闲活动提升幸福感,进行模型构建与分析,结果显示:① 压力源对调适策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休闲参与不显著,但不同群体影响差异显著,压力调适对休闲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② 休闲参与对心流体验和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且心流体验对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 心流体验对休闲效益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休闲效益对幸福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④ 心流体验在休闲参与对幸福感、休闲效益在心流体验对幸福感均具有显著中介效应;⑤ 旅游者不同背景变项在压力调适、休闲参与及幸福感等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