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8篇
  免费   1485篇
  国内免费   2323篇
测绘学   1039篇
大气科学   810篇
地球物理   1192篇
地质学   3852篇
海洋学   1322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953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模拟研究:区域气候模式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华北地区1991—2002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中国台站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温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以检验模式的模拟性能。对平均场的模拟结果检验认为,该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模拟存在一定的误差,河套地区及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接近实况,沿着太行山脉及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模式对温度的模拟误差较小,较好地再现了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山西及以北地区模拟的温度略偏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成功再现了该区域降水和气温的异常变化。模式能够成功模拟出该区域降水和气温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对于逐年夏季的降水日变化过程的峰值和谷值均有成功表现,对于典型年份华北地区较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发生的时间、落区、强度等也有再现能力,不足的是模拟的降水量比观测偏大。对于模式误差是否与地形或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等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2.
象山港人工鱼礁投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明人工鱼礁生境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情况,评估人工鱼礁投放的生态修复效果,根据2006—2007年4季象山港全港区以及2010年4季人工鱼礁区和邻近区的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3个不同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6种,其中多毛类46种,软体动物35种,甲壳类18种,棘皮动物6种,其他类11种,各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均为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邻近区鱼礁区全港区,生物量为鱼礁区邻近区全港区。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和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分析结果显示,鱼礁区和邻近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而与全港区的相似度较低。相似性百分比进一步揭示,鱼礁区和邻近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间的平均非相似性为77.19%,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为造成群落间差异的重要贡献物种;鱼礁区和全港区群落间的平均非相似性高达91.34%,不倒翁虫、薄云母蛤(Yoldia similis)、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和洼颚倍棘蛇尾(Amphioplus depressus)为重要贡献物种;邻近区和全港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间的平均非相似性也高达91.47%,不倒翁虫、薄片镜蛤(Dosinia laminata)和薄云母蛤为重要贡献物种。双因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邻近区和全港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区域两两间检验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和全港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工鱼礁区和邻近区以及邻近区和全港区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白石山群岛海域人工鱼礁的投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但影响范围局限于人工鱼礁区附近。  相似文献   
903.
青蛤(Cyclina sinensis)TLR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转录组文库分析得到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基因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该基因的表达过程。结果显示,青蛤TLR2基因的cDNA开放阅读框为2082bp,编码693个氨基酸,具典型的LRRs、单次跨膜区和TIR结构域。该基因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最高,与肝脏、鳃、外套膜、闭壳肌和性腺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鳗弧菌和Poly I:C刺激下,青蛤血淋巴中TLR2基因3h开始升高,48h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藤黄微球菌刺激下,血淋巴中CsTLR2基因3h开始升高,48h亦达到最大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04.
905.
906.
907.
近年来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岩土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工程实践表明,埋入式传感光纤与被测岩土体之间的变形协调性会对监测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该问题一直制约着光纤感测技术在工程监测中的推广。本文通过一系列室内拉拔试验,对比了3种预埋于砂土中的单模光纤在不同上覆压力的作用下的拉拔力-拉拔位移曲线,并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光纤-砂土界面力学性质的三段式的拉拔模型,分析峰值拉拔力、残余拉拔力、有效拉拔位移和残余拉拔位移4个参数在不同上覆压力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揭示传感光纤-砂土界面的力学特性和应力传递规律,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尤其在变形监测光纤的选用标准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8.
宋博  闫全人  向忠金  陈辉明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14,33(12):2032-2050
岩相学特征表明,广西凭祥盆地砾岩可分为颗粒支撑和基质支撑2种,砾石成分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其次为砂岩和泥岩。盆地砂岩主要由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的亚岩屑(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组成,物源区为碰撞造山带或再旋回造山带。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凭祥中三叠世盆地中的砂岩和泥岩样品SiO2含量为61.71%~74.85%,接近于上地壳的平均值。具有高的K2O/Na2O值(6.50~0.51)和高的TFe2O3+MgO含量(7.29%~10.31%),TFe2O3/K2O值为2.05%~5.54%,矿物稳定性较差。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和明显的Eu、Ce负异常特征,类似于上地壳和典型的太古宙页岩,具有海相沉积的特征。砂岩风化蚀变指数CIA高(71~88),Th/U值为3.68~9.53,表明砂岩和泥岩经历了较强的风化作用。砂岩物源区判别图表明,凭祥盆地物源与酸性岛弧具明显的亲缘性,增生楔和活动陆缘是主要的物源区。这些特征综合表明,凭祥盆地是一个伴随古特提斯分支洋盆闭合、经强烈构造改造的残余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909.
燕娜  赵生国  赵伟  郑红文 《岩矿测试》2014,33(2):197-202
准确快速测定铜精矿中7种稀有金属元素(镓铟锗硒碲铊镧)的分布情况对于铜精矿的综合利用及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锗和铊等目标元素含量低至10-7级,要求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本文应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实现了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快速准确测定。以盐酸-硝酸混合酸(体积比3:2)作为样品的微波消解试剂,选取合适的分析质量、调谐仪器及数学校正方程等三种方式消除质谱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目标元素加标回收率为80.2%~123.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4%。硒的检出限为1.3 mg/kg,另外6种目标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0.08 mg/kg。本法目标元素的检出限均低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相应元素的检出限。该方法降低了试剂空白,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实现了铜精矿目标元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910.
南海西部陆坡海域海底广泛发育麻坑,其规模和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但关于它们目前的活动特征尚不清楚。通过对西沙隆起西南部麻坑区采集的两根沉积柱样孔隙水SO^2–4、K^+、Mg^2+、Ca^2+、Sr^2+以及溶解有机碳(DIC)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的研究,揭示麻坑内与硫酸根消耗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推断麻坑目前的活动状况。采集于麻坑外的C9柱样SO^2–4浓度变化整体呈向下凹的形态降低,减少的硫酸根是被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作用消耗。采集于麻坑内的C14柱样SO^2–4浓度梯度呈现明显的三段式变化,0.00-0.66 m内SO2–4浓度变化主要受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作用控制,0.66-3.70 m受有机质硫酸盐还原和甲烷缺氧氧化共同控制,3.70 m以下部分主要受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影响。根据C14柱样3.7 m以下孔隙水硫酸根浓度梯度计算的硫酸根-甲烷交接带(SMI)约在14.3 m处,甲烷向上扩散的通量约为0.0144 mol/(m^2·a)。此外,2个柱样沉积物孔隙水的Ca^2+浓度均随深度明显降低,而Mg2+浓度略微降低,主要与自生碳酸盐矿物沉淀有关。C14的Mg/Ca和Sr/Ca随深度变化指示该柱样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岩矿物主要为高镁方解石。2个柱样的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目前研究区麻坑活动不活跃, C14麻坑中含甲烷流体发生微弱渗漏,可能处于麻坑活动的衰落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