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7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1105篇
测绘学   397篇
大气科学   696篇
地球物理   912篇
地质学   2057篇
海洋学   656篇
天文学   212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CINRAD/SA雷达频综故障检修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红根  高玉春  胡帆  周良  蔡勤  吴田  兰杰 《气象》2009,35(10):113-118
频综是多普勒全相参天气雷达的核心部件,其组件工艺水平高且价格昂贵,它提供了整个雷达工作所需的基准信号,共有5路输出,它们分别是9.6MHz主时钟信号、COHO信号、RF DRIVE信号、STALO信号、RF TEST SIGNAL信号.由于不同地区雷达发射机工作频率不同,因此频综不能通用,在台站,备份频综组件不太现实.由于厂家没有提供频综图纸,使得故障判别难度加大.因此通过剖析频综内部结构,给出频综的内部原理简图.针对十多个CINRAD/SA雷达频综出现的故障,划分出三种故障类型,并提出具体维修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型号雷达在使用过程中频综出现故障时,雷达操作、维护人员应掌握的故障排查方法及技巧,以提高台站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2.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暴雨产生在正的MPV1中心附近,有利的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量。  相似文献   
143.
苏北海岸带潮成辐射砂脊群的形成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20000km2,以160° 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60余个钻孔揭示,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00 km2潮成砂区,其顶点位于东台,同样呈扇形以130°的角度向东展开。在潮成砂区内潮成砂质沉积单元位于冰后期海侵型砂坝-湖沉积层之上,二者之间具明显的冲刷面。砂坝-湖沉积层位于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层之上,二者之间有较长的沉积间断。潮成砂沉积层上覆潮坪沉积层,二者呈渐变关系。以潮成砂层底部的侵蚀面为界,其下为海侵序列,其上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潮成砂区内同样存在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其顶点位于东台附近。由此推断,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区内也是辐射状潮成砂脊体系,它形成于全新世海退时期。由于长江和黄河三角洲的前展,以东台为顶点的潮成砂脊体系逐渐暴露成陆。陆上和海域潮成辐射砂脊群形成于相同的潮汐动力环境,但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后者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矿物分析揭示,陆上和海区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组成,其中长江沉积物由南向北运移,且时间较早;黄河沉积物由北向南运移,时间较迟,这种泥沙的运移趋势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海平面上升趋于减缓,长江三角洲增长,江苏海岸线向外推进,苏北潮成砂区逐渐出露成陆。1128年黄河由苏北入海,大量的黄河沉积物的加入,加快了本区海岸线的推进速度。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与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相伴而生,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的位置曾经历三次变化,第一次以长江古河口湾为顶点,第二次位于现今陆上潮成砂区,第三次位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现代海域,代表了潮成辐射砂脊体系发育的三个阶段。只是长江古河口湾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由于河流的巨大改造作用,可能未很好保存,至今未发现典型的辐射砂脊体系。  相似文献   
144.
Shanlianglishi Formation strata volcanic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western fault zone of Kalamaili. Studies show that the rocks are basalt, andesite and basaltic andesite, calc-alkaline series with SiO2 content of samples ranging from 49.43% to 59.08%, TiO2 (1.18%~2.49%), P2O5 (0.21%~0.92%) and MgO (3.81%~6.28%). Samples have relatively high HFSE content (Ti, Zr, Y) and also high La/Nb (2.98~1.96), Zr/Y (9.36~4.01) ratio. The primitive mantle normalized trace element spider shows samples enriched LILE (Rb, Ba, K, U) and Pb, but relatively depleted Nb, Ta and Ti. Rare earth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REE shows slightly enriched LREE, (La/Yb)N=1.93~9.59, and that Eu is weakly negative anomaly (δEu=0.87~0.95).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PB and VAB. Shanlianglishi Formation strata formed in the stretched after collision environmen. After partial melting of the enriched mantle that was previously metasomatized by the subduction fluid and with participation of the subduction sediment, magma experienced a certain degree of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contamination by earth crust, and then erupted to form the Shanlianglishi Formation strata volcanic rocks. In eraly Late-Carboniferous, extensional movement was the most intense volcanic activity, which reached its peak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45.
The Au-SiO2 and Sn-SiO2 complexes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calibrated at varying temperature,silica comcentration and pH: Au^ H2SiO4^-=AuH3SiO4 lgK=-1.65436 9611.21/T; Sn^4 4H3SiO4^-=Sn(H3SiO4)4 lgK200℃=42.73 Compared with Au-Cl,Au-HS and Sn-OH complexes,AuH3SiO4 and Sn(H3SiO4)4complexes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dominant transport forms in Si-bearing solurtions under pH and Eh conditions of general interest.The decrease of SiO2 concentration and oxygen fugacity would reverse the direction of dissolution-complexing reactions,resulting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 and silica,as well as cassiterite and silica.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iO2-complexation in hydrothermal solutions for gold,tin and other metallizations.  相似文献   
146.
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沉降(或抬升)速率与边界断层走滑速率之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对夹在郯庐断裂中段两分支断层间的潍北凹陷沉积埋藏史的恢复,间接求取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潍北凹陷内不同构造位置4口井的埋藏史恢复结果表明:凹陷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期的快速沉降,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的抬升剥蚀和中新世以来的缓慢沉降3个阶段;各阶段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0.142 9、-0.072 8、0.032 5 km/Ma。通过对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俯冲速率和方向变化的分析推断,中新世中期(39.5 Ma)太平洋板块由北西向俯冲转而变成正西向俯冲所产生的西南向应力分量是导致新生代郯庐断裂开始右行走滑的主要因素,且走滑活动持续至今。根据走滑活动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结合各个时期内潍北凹陷的沉降和抬升速率,计算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为15 km左右。  相似文献   
147.
中国东北部陆缘是我国内生金矿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以成矿作用复杂、蕴藏丰富的金资源量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通过对该区内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年代的系统研究,初步将该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金矿床、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4种主要成因类型和3个重要成矿期(170~160 Ma、130~110 Ma和110~90 Ma)。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确定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源,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减薄及拆沉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年轻地壳,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减薄拆沉的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接触交代作用更为密切;而斑岩型/类斑岩型金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其成矿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 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148.
伏牛山构造带变质流体脉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伏牛山构造带由多条近平行的断裂带和夹持其间的变形岩片组成,洛南-栾川断裂带和瓦穴子-乔端断裂带为其中的两条主要断裂带。这两条断裂带虽遭受多期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但主造山期的构造特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并以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形成了典型的糜棱岩和同构造期石英脉。本文从宏观、微观、超微观变形特征及年龄等方面对这些变质流体脉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与其形成密切相关的构造活动特征、年代及其在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南缘强变形带中的作用。石英脉中石英颗粒动态重结晶特征总体显示远离剪切带只有少量的膨凸式,靠近断裂带为亚颗粒式,形成核-幔结构,位错特征显示远离剪切带位错密度较小,靠近断裂带较大,位错形态显示瓦乔断裂带以挤压为主,洛南-栾川断裂带以剪切为主。两条断裂带石英脉的变形特征说明它们的糜棱岩化过程均为塑性变形中的晶质塑性变形,形成过程均为挤压在先,剪切在后。所测糜棱岩中石英脉的ESR年龄分别为372.9±30.0 Ma、275.0±20.0 Ma和218.0±20.0 Ma,真实地记录了晚加里东至中-晚海西期北秦岭的构造活动及所受影响。其中372.9±30.0 Ma是宽坪岩块向华北板块下的斜向俯冲汇聚和走滑的年代, 275.0±20.0 Ma是瓦乔断裂带的形成年龄。218.0±20.0 Ma的年龄则反映了华南、华北两大板块印支晚期全面闭合作用在秦岭造山带内部的影响。从以上3个年龄可以看出:北秦岭各构造带自北向南演化,时代上自北向南变新。  相似文献   
149.
松辽盆地大布苏地区的斜坡背景与青山口组一段、二段侧向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配合,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将研究层段划分为9个砂组。通过沉积微相分析,确定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浊积扇和半深湖等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浊积水道、浊积席状砂和半深湖泥质沉积等微相类型。以高频层序划分的砂组为单元,分析了各砂组的沉积微相构成与分布特征,指出垂向上高频层序下降半旋回的砂组,河口坝较发育;上升半旋回的砂组,分流河道较发育;青一段、青二段中,下部砂体厚度大,上部砂体厚度薄。平面上砂体呈南西—北东方向展布,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砂体发育;东北部以半深湖泥质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浊积扇;砂体向北西斜坡方向的侧向减薄、尖灭明显。研究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斜坡背景上的鼻状构造背景相互匹配,易于形成构造—岩性圈闭,为研究区最有利的勘探领域;结合地震特征,进一步预测了3个岩性圈闭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0.
拂晓地区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安徽段的张八岭地区,地质构造条件与山东段的胶东金矿矿集区类似,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为探索拂晓地区金矿找矿前景,我们系统的开展地物化工作,以面积性的磁法、化探异常为依据,圈定隐伏岩体范围,提供多目标的直接找矿信息,减小找矿范围,预测出两个重点找矿远景区。在重点找矿远景区内,部署了两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和频谱激电剖面对重点区域的深部纵向结构特征进行探索。综合研究拂晓地区的地物化资料,提出以“弱磁异常-化探异常中心-中等强度的电性异常”为特征的物化探找矿标志;“煌斑岩脉-闪长质脉岩”为特征的地质直接找矿标志;“次级断裂带-不同岩体间的接触带区域”为重点找矿区域的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有效的增强了找矿能力。为安徽拂晓地区及其邻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