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55篇 |
免费 | 2990篇 |
国内免费 | 18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43篇 |
大气科学 | 1310篇 |
地球物理 | 2008篇 |
地质学 | 4881篇 |
海洋学 | 1481篇 |
天文学 | 209篇 |
综合类 | 748篇 |
自然地理 | 10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243篇 |
2023年 | 303篇 |
2022年 | 486篇 |
2021年 | 556篇 |
2020年 | 483篇 |
2019年 | 557篇 |
2018年 | 518篇 |
2017年 | 511篇 |
2016年 | 560篇 |
2015年 | 502篇 |
2014年 | 567篇 |
2013年 | 577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672篇 |
2010年 | 688篇 |
2009年 | 586篇 |
2008年 | 565篇 |
2007年 | 510篇 |
2006年 | 457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305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00篇 |
1999年 | 219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斜带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5时可分析引物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台湾群体和广东群体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根据电泳检测结果,平均每个引物获得4.2个等位基因,未发现群体的特异位点.获得2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672 1和0.682 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47 9和0.544 4,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011 0.统计结果表明,2个群体有着较高的遗传变异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多数海水鱼类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3.
34.
青海格尔木早更新世昆仑河砾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仑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前人所报道的新近纪与第四纪地层,主要集中于昆仑山垭口地区,而在昆仑河—格尔木河谷地中,只有中更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从而提出了发生于1.1~0.6 Ma BP间的“昆仑—黄河运动”的概念。然而在昆仑河谷中发现了厚达20 m的钙质胶结的河流相砾石层(昆仑河砾岩),其分布、特征及其与纳赤台沟组、三岔河组和低阶地沉积等上覆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以及ESR法测定的该砾石层2个钙质胶结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 042 ± 104 ka BP与1 269 ± 126 ka BP)均表明,早在距今1.27~1.42 Ma之前昆仑河—格尔木河河谷已经形成,而且已深切到现今的谷底。此后河谷内的多次切割与堆积,不应是构造运动的结果,而可能是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变化造成的。同样,昆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的强烈隆升至少应发生于距今1.27~1.42 Ma之前。 相似文献
35.
TaoFa Zhou Yu Fan Feng Yuan SanMing Lu ShiGui Shang David Cooke Sebastien Meffre GuoChun Zhao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8,51(10):1470-1482
The Lu-Zong (Lujiang-Zongyang)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olcanic basin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China. It comprises four shoshonitic volcanic units, which are, in an ascending order, the Longmenyuan, Zhuanqiao, Shuangmiao and Fushan Groups. The LA-ICP MS U-Pb zircon ages of the four units are: 134.8±1.8 Ma for the Longmenyuan Group, 134.1±1.6 Ma for the Zhuanqiao Group, 130.5±0.8 Ma for the Shuangmiao Group, and 127.1±1.2 Ma for the Fushan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volcanic rocks in the Lu-Zong basin were form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from about 135 Ma to 127 Ma, lasting 8-10 Ma. There were no Jurassic volcanic activities in all the volcanic basins including the Lu-Zong basi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This work has provided new chronological results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 tonic, magmatic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es of eastern China in the Mesozoic. 相似文献
36.
在浅层工程折射地震测量中 ,通常采用相遇观测系统采集数据和相应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单边观测采集方法由于与其相应的解释方法较少而少被采用。本文提出 1种方法简单、精度可靠、可直接利用同一点相邻 2排列 2次观测的初至折射时间并适合于海洋走航式单边连续观测系统的折射初至资料解释方法。其精度基本与同观测段的采用相遇观测的差异时距方法解释的精度十分接近。该方法即适合于人工解释又适合于计算机自动解释。 相似文献
37.
渤海湾西北岸发育有中纬度地区典型的滨外沙坝泻湖及沿岸沙坝泻湖。泻湖不仅是该海岸区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亦是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带。然而,由于泻湖的自然演变退化,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泻湖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加速了泻湖陆化消亡过程。本文以渤海湾西北岸泻湖为例,讨论了泻湖的自然演变及其人为陆化问题。 相似文献
39.
新疆东天山地区延西铜矿床的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4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下深部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白垩系储层岩盐广泛发育,储层含盐特征的精细表征和评价对该区勘探区带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以库车坳陷大北克深井区白垩系砂岩储层72件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与QEMSCAN(岩石矿物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白垩系砂岩储层的含盐特征、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及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盐晶体主要赋存在碎屑颗粒间、碎屑颗粒表面和溶蚀孔与裂缝中,呈格架状、晶粒状和团块状集合体等3种赋存状态,不同状态岩盐晶体Na和Cl等元素的原子分数存在差异;岩盐分布规律为,平面上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垂向上距上覆膏盐岩层越近,岩盐体积分数越高;不同的盐源供给条件、储层埋藏深度、砂岩粒级、分选性等制约岩盐晶体的集合体形态;岩盐来源主要为古近系膏盐类沉积物的溶蚀渗流,也可能与含盐流体沿构造断裂的侧向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